本发明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仪表台总成及商用车。
背景技术:
1、通常情况下商用客车采用一体化造型的仪表台总成,整体开模尺寸较大,装配体积较大、开模成本较高。另外,在产品换代、改进时,仪表台各模块变更需要对仪表台总成重新开模,由此导致改款成本偏高。
2、随着新能源技术和车辆电控功能的发展,仪表台功能模块愈加丰富,由此导致多种类型的功能模块叠加,增大了布局难度,且容易导致驾驶员对于复杂的功能模块混淆。在对其中部分功能模块进行改款设计时,还可能需要对临近的功能模块进行适应性变形改进,进一步增加了仪表台迭代改进的技术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仪表台总成及商用车,以实现仪表台模块化、分体化设计,提高仪表台迭代改进的灵活性,降低改款设计的成本。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仪表台总成,包括:主仪表台体上片、主仪表台体下片和功能模块;
3、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与所述主仪表台体下片可拆卸连接;
4、所述功能模块包括:主仪表表头模组、控键功能模组和显示器,所述主仪表表头模组、所述控键功能模组和所述显示器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
5、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主仪表表头模组位于方向盘安装区前方,且所述主仪表表头模组、所述控键功能模组和所述显示器自主驾区指向副驾区的方向间隔设置;
6、所述控键功能模组相对于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凸起、并向接近所述方向盘安装区的方向延伸。
7、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具有环绕所述主仪表表头模组的包裹部,所述主仪表表头模组嵌入所述包裹部的内侧。
8、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主仪表表头模组包括:表头主体、表托、面板和仪表框架;
9、所述表头主体连接于所述包裹部的内侧,所述表托连接于所述表头主体,所述面板连接于所述表托,所述仪表框架连接于所述面板。
10、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功能模块配置有注塑安装座,且所述注塑安装座预埋有用于连接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的紧固件。
11、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仪表台总成还包括连接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和/或所述主仪表台体下片的副仪表台体;
12、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副仪表台体的副仪表台功能模组。
13、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所述主仪表台体下片和所述副仪表台体皆配置为聚氨酯发泡基体。
14、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所述主仪表台体下片和所述副仪表台体分别配置有可开闭的检修盖。
15、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副仪表台体活动连接于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和/或所述主仪表台体下片,以调节主驾区的空间尺寸。
16、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功能模块穿过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且所述功能模块连接于所述主仪表台体下片,以使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被压紧在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主仪表台体下片之间。
17、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具有抵接所述功能模块顶部的亏缩斜面,所述亏缩斜面由前至后向下倾斜;
18、在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前方受到碰撞的状态下,所述亏缩斜面挤压所述功能模块向下方收缩。
19、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设有多个安装工位,所述显示器安装于其一所述安装工位。
20、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显示器枢转连接于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以调节所述显示器相对于主驾区的角度。
21、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商用车配置有第一方面记载的仪表台总成。
22、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主仪表台体上片与主仪表台体下片可拆卸连接,功能模块包括:主仪表表头模组、控键功能模组和显示器,主仪表表头模组、控键功能模组和显示器分别可拆卸连接于主仪表台体上片,实现了仪表台分体化、模块化设计,并使功能模块按照不同功能独立开发、安装,提高仪表台迭代改进的灵活性,降低改款设计的成本。
23、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1.一种仪表台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仪表台体上片(100)、主仪表台体下片(200)和功能模块(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仪表表头模组(310)位于方向盘安装区前方,且所述主仪表表头模组(310)、所述控键功能模组(320)和所述显示器(330)自主驾区(001)指向副驾区(002)的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仪表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100)具有环绕所述主仪表表头模组(310)的包裹部(101),所述主仪表表头模组(310)嵌入所述包裹部(101)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仪表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仪表表头模组(310)包括:表头主体(311)、表托(312)、面板(313)和仪表框架(3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300)配置有注塑安装座,且所述注塑安装座预埋有用于连接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100)的紧固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台总成还包括连接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100)和/或所述主仪表台体下片(200)的副仪表台体(4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仪表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100)、所述主仪表台体下片(200)和所述副仪表台体(400)皆配置为聚氨酯发泡基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仪表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100)、所述主仪表台体下片(200)和所述副仪表台体(400)分别配置有可开闭的检修盖(50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仪表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仪表台体(400)活动连接于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100)和/或所述主仪表台体下片(200),以调节主驾区(001)的空间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300)穿过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100)、且所述功能模块(300)连接于所述主仪表台体下片(200),以使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100)被压紧在所述功能模块(300)与所述主仪表台体下片(200)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仪表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100)具有抵接所述功能模块(300)顶部的亏缩斜面(102),所述亏缩斜面(102)由前至后向下倾斜;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100)设有多个安装工位,所述显示器(330)安装于其一所述安装工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330)枢转连接于所述主仪表台体上片(100),以调节所述显示器(330)相对于主驾区的角度。
14.一种商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商用车配置有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仪表台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