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汽车列车,具体是涉及了一种汽车列车无线电子电气架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商用车中新功能的不断增加,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越来越多,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难以满足当前形势下的人车交互、智能驾驶、万物互联的新需求。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已经开始从分布式向域集中式转变。但是当前,域集中式的电子电气架构具有两个问题无法解决:(1)域控制器多为单一整体,电子电气架构中各个子系统独立,传感器之间缺少跨域沟通和深度融合。(2)不同域控制器之间的识别结果通常是仅仅通过can总线进行传输,随着车辆智能网联化的发展,通信数据量急剧增加,总线负载率极高,无法满足系统的大数据传输需求。
2、汽车列车车身更长,结构更为复杂,汽车列车的电子电气系统相关的传感器、执行器、开关或控制器等部件分布在整车的驾驶室、底盘或上装等各位置,其布置情况更为复杂。
3、当前汽车列车主要采用单甩硬线进行can总线通信及单甩同轴电缆进行视频通信等非标准化方式,同时视频线的连接接口也不统一,造成牵引车无法与不同挂车匹配的问题,还会受到线束、接口等部件的机械性能、工作温度、抗腐蚀等难题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有线通信体系不支持汽车列车中牵引车与挂车间大数据量传输需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列车无线电子电气架构,引入无线通信方式,结合以太网和can/canfd的有线连接方式,重新设计电子架构的网络拓扑结构,解决了因线束、接口限制的汽车列车数据通信问题。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汽车列车无线电子电气架构,包括车辆域控制器、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和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所述车辆域控制器与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与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之间通过以太网进行数据连接,增设挂车域控制器及与挂车域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数据连接的温度感知控制单元、全景环视摄像头控制单元和胎压监测控制单元,所述挂车域控制器和智能座舱域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数据连接。
3、还包括分别通过can/canfd与车辆域控制器数据连接的集成电源控制单元、电池管理控制单元、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控制单元、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单元、电控空气悬架系统控制单元、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和紧急刹车辅助系统控制单元。
4、还包括与分别通过以太网与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进行数据连接的摄像头控制单元和雷达控制单元、分别通过can/canfd与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进行数据连接的自动驾驶辅助控制单元。
5、还包括分别通过can/canfd与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进行数据连接的仪表控制单元、中控控制单元和抬头显示控制单元以及分别通过无线通信与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进行数据连接的行车记录仪控制单元、全景环视控制单元和电子后视镜控制单元。
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汽车列车无线电子电气架构,采用跨域集中式设计方案,车辆域控制器和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之间通过以太网进行信息交互,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和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之间通过以太网进行信息交互,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和挂车域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式进行信息交互,本发明针对汽车列车在三域架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挂车域控制器,形成了四域架构,针对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数据通信模式采用了无线通信,解决了汽车列车不同挂车和牵引车之间的配对问题以及数据通信问题,满足汽车列车视频数据等要求高带宽、低延迟和高可靠性数据传输需求,大幅度降低了布线和接口的复杂型,大量节约线材成本,使用更加灵活。
1.一种汽车列车无线电子电气架构,包括车辆域控制器、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和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所述车辆域控制器与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与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之间通过以太网进行数据连接,其特征在于:增设挂车域控制器及与挂车域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数据连接的温度感知控制单元、全景环视摄像头控制单元和胎压监测控制单元,所述挂车域控制器和智能座舱域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数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列车无线电子电气架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通过can/canfd与车辆域控制器数据连接的集成电源控制单元、电池管理控制单元、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控制单元、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单元、电控空气悬架系统控制单元、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和紧急刹车辅助系统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列车无线电子电气架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分别通过以太网与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进行数据连接的摄像头控制单元和雷达控制单元、通过can/canfd与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进行数据连接的自动驾驶辅助控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列车无线电子电气架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通过can/canfd与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进行数据连接的仪表控制单元、中控控制单元和抬头显示控制单元以及分别通过无线通信与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进行数据连接的行车记录仪控制单元、全景环视控制单元和电子后视镜控制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