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路分配装置、空气悬架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空气悬架系统包括泵体、干燥罐、分配阀、储气罐和空气弹簧,干燥罐设置在泵体上,泵体压缩气体经过干燥罐干燥后,再通向分配阀到储气罐及空气弹簧内,空气弹簧降低过程需要排气,排出气体需要再次回到泵体,流经干燥罐进行再生后排到大气,排气口同样设置在泵体上,导致泵体结构复杂,导致气路控制结构分散、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气路分配装置,使得气路控制的结构简单。
2、本申请又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气路分配装置的空气悬架系统。
3、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空气悬架系统的车辆。
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气路分配装置包括:气路块和干燥罐,所述气路块内具有气路腔,所述气路块具有气体入接口、排气出接口和大气排气接口,所述气体入接口、所述排气出接口和所述大气排气接口均与所述气路腔相连通,所述气体入接口用于连接泵体的出气口,所述排气出接口用于连接泵体的进气口,所述大气排气接口与外界大气相连通;所述干燥罐安装于所述气路块,所述干燥罐具有干燥腔,所述干燥腔与所述气路腔相连通。
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气路分配装置,通过将干燥罐安装在气路块上,使得泵体排出的气体经过干燥罐再生后直接从大气排气接口排出,无需再次回到泵体,泵体上无需设置排气口以及干燥罐的安装结构,由此使得泵体的结构简单,进而使得气路分配装置和泵体构成的气路控制结构较为集中、简单。
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干燥罐具有干燥罐进口和干燥罐出口,所述干燥罐进口和所述干燥罐出口均与所述干燥腔和所述气路腔相连通,所述干燥罐进口与所述气路块对插配合,所述干燥罐出口与所述气路块对插配合。
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干燥罐进口与所述气路块的对插配合处设有密封圈;和/或,所述干燥罐出口与所述气路块的对插配合处设有密封圈。
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路分配装置还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气体入接口处,所述第一电磁阀打开时,所述大气排气接口与所述气路腔连通,经所述泵体的出气口进入所述气体入接口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从所述大气排气接口排向大气;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时,所述大气排气接口与所述气路腔隔绝开,所述泵体的出气口直接通过所述气体入接口连通所述气路腔;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排气出接口处,且所述第二电磁阀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气出接口,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时,所述泵体的进气口通过所述排气出接口连通所述气路腔;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时,所述泵体的进气口与所述气路腔隔绝开。
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路块还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弹簧接口,所述空气弹簧接口用于连接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接口与所述气路腔相连通。
1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路分配装置还包括:空气弹簧电磁阀,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弹簧接口处,且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用于打开或关闭对应的所述空气弹簧接口。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路块还具有用于连接储气罐的储气罐接口,所述储气罐接口与所述气路腔相连通。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气罐接口处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储气罐接口的储气电磁阀。
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路块包括气路壳体、限位板和固定支架,所述气路腔形成在所述气路壳体内,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气路腔内,且所述限位板安装于所述气路壳体,所述固定支架将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和所述储气电磁阀压紧于所述限位板。
1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和所述储气电磁阀位于所述限位板的同一侧。
1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与所述储气电磁阀被同一个电路板控制。
1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路分配装置还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用于连接所述限位板和所述气路壳体,所述气路壳体包括固定柱,所述第二紧固件用于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固定柱。
1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电磁阀为增压电磁阀,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储气电磁阀时,所述泵体的进气口、所述储气罐均与所述气路腔相连通,以使储气罐的气体再次回到所述泵体重新被压缩。
1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路块还具有大气进气接口,所述大气进气接口适于与所述气路腔、外界大气相连通。
19、根据本申请另一方面实施例的空气悬架系统,包括泵体和上述的气路分配装置,所述气体入接口连接所述泵体的出气口,所述排气出接口连接所述泵体的进气口。
2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空气悬架系统,其气路分配装置通过将干燥罐安装在气路块上,使得泵体排出的气体经过干燥罐再生后直接从大气排气接口排出,无需再次回到泵体,泵体上无需设置排气口以及干燥罐的安装结构,由此使得泵体的结构简单,进而使得气路分配装置和泵体构成的气路控制结构较为集中、简单。
2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悬架系统还包括空气弹簧,所述气路块的空气弹簧接口连接对应的所述空气弹簧。
2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悬架系统还包括储气罐,所述气路块的储气罐接口连接所述储气罐。
23、根据本申请又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空气悬架系统。
2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其空气悬架系统的气路分配装置通过将干燥罐安装在气路块上,使得泵体排出的气体经过干燥罐再生后直接从大气排气接口排出,无需再次回到泵体,泵体上无需设置排气口以及干燥罐的安装结构,由此使得泵体的结构简单,进而使得气路分配装置和泵体构成的气路控制结构较为集中、简单。
25、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1.一种气路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路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罐具有干燥罐进口和干燥罐出口,所述干燥罐进口和所述干燥罐出口均与所述干燥腔和所述气路腔相连通,所述干燥罐进口与所述气路块对插配合,所述干燥罐出口与所述气路块对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路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罐进口与所述气路块的对插配合处设有密封圈;和/或,所述干燥罐出口与所述气路块的对插配合处设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路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分配装置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路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块还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弹簧接口,所述空气弹簧接口用于连接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接口与所述气路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路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分配装置还包括:空气弹簧电磁阀,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弹簧接口处,且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用于打开或关闭对应的所述空气弹簧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路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块还具有用于连接储气罐的储气罐接口,所述储气罐接口与所述气路腔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路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接口处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储气罐接口的储气电磁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路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块包括气路壳体、限位板和固定支架,所述气路腔形成在所述气路壳体内,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气路腔内,且所述限位板安装于所述气路壳体,所述固定支架将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和所述储气电磁阀压紧于所述限位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路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和所述储气电磁阀位于所述限位板的同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路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与所述储气电磁阀被同一个电路板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路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分配装置还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用于连接所述限位板和所述气路壳体,所述气路壳体包括固定柱,所述第二紧固件用于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固定柱。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路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阀为增压电磁阀,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储气电磁阀时,所述泵体的进气口、所述储气罐均与所述气路腔相连通,以使储气罐的气体再次回到所述泵体重新被压缩。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路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块还具有大气进气接口,所述大气进气接口适于与所述气路腔、外界大气相连通。
15.一种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悬架系统还包括空气弹簧,所述气路块的空气弹簧接口连接对应的所述空气弹簧。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悬架系统还包括储气罐,所述气路块的储气罐接口连接所述储气罐。
1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悬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