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限位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限位装置及其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限位块直接通过螺栓安装到限位块安装支座上,再使限位块安装支架连接车架,当车辆受到冲击载荷时,由于限位块内的橡胶缓冲能力一般,冲击载荷将直接传递至限位块安装支座,对限位块安装支座及其关联的车架等结构造成较大的冲击损伤,降低了限位块的耐久性的同时,降低了用户的乘车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限位装置,提高了限位装置的缓冲能力,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乘车舒适度的同时,提升了限位装置的耐久性,进而延长了限位装置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限位装置的车辆。
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限位装置,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适于连接在车架上;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连接在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所述缓冲组件沿所述导向杆的轴向可移动;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在所述缓冲组件的远离所述导向杆的一端;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设在所述安装架上;其中,所述缓冲组件沿所述导向杆的轴向移动时,带动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第一缓冲件沿所述导向杆的轴向移动。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装置,通过缓冲组件带动安装架和第一缓冲件沿导向杆的轴向移动,实现了对冲击载荷的两次缓冲,提高了限位装置的缓冲能力,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乘车舒适度的同时,提升了限位装置和与限位装置连接的部件的耐久性,进而延长了限位装置和与限位装置连接的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提升了限位装置的适用性,即缓冲组件可在导向杆的轴向上移动以使限位装置适于不同的缓冲间隙。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限位件连接在所述导向杆的所述另一端;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第二缓冲件位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壳体的底壁之间,所述第二缓冲件适于与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导向杆的一侧表面止抵。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润滑液,所述限位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漏液孔。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漏液孔的孔径为d1,其中,所述d1满足:5mm≤d1≤10mm。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件上形成有安装孔,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位于所述第二缓冲件和所述限位件之间,所述导向杆的所述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锁紧件相连;其中,所述锁紧件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安装孔的横截面积,所述安装孔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限位件的横截面积。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缓冲件的刚度为n,其中,所述n满足:n≥50n/m。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厚度为d2,所述限位件的厚度为d3,其中,所述d2和d3分别满足:d2≥3mm,d3≥5mm。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杆的直径为d4,所述导向杆的长度为l,其中,所述d4和l分别满足:d4≥6mm,l≤200mm。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缓冲件为橡胶件,所述第二缓冲件为弹簧件。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限位装置。
1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1.一种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润滑液,所述限位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漏液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孔的孔径为d1,其中,所述d1满足:5mm≤d1≤1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上形成有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件的刚度为n,其中,所述n满足:n≥50n/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厚度为d2,所述限位件的厚度为d3,其中,所述d2和d3分别满足:d2≥3mm,d3≥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的直径为d4,所述导向杆的长度为l,其中,所述d4和l分别满足:d4≥6mm,l≤200mm。
9.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为橡胶件,所述第二缓冲件为弹簧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