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水陆两栖车辆的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1、水陆两栖车辆是指能够在水面和陆地上行驶的车辆,能够在水中浮起并被推进,同时也能在陆地上稳定行驶。民用型水陆两栖车辆主要用于旅游、娱乐和救援等领域,比如可以用作汽车和游艇,也可以在水上游泳、漂流和捕鱼等活动中使用。为了提供更舒适的驾驶环境,许多现代化的水陆两栖车辆都已经配备了空调设备,空调设备可以帮助驾驶员和乘客在高温或者潮湿的环境下保持舒适。
2、传统的空调设备制冷时、压缩机、冷凝风机和蒸发风机均正常工作。但是对于水陆两栖车辆来说,当车辆入水后,由于室外单元安装在车壁外,与水直接接触,冷凝风机无法正常运行,可能会导致空调设备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水陆两栖车辆入水后,由于室外单元安装在车壁外,与水直接接触,冷凝风机无法正常运行,导致空调设备失效的问题,设计并提供一种应用于水陆两栖车辆的空调设备。
2、应用于水陆两栖车辆的空调设备,包括:室外单元,其中设置有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一风机;室内单元,其中设置有第二换热器和第二风机;制冷剂回路依次连接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元件和第二换热器以使制冷剂循环;所述室外单元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具备安装空腔,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安装空腔中;所述壳体可与外部环境换热;散热水槽,所述散热水槽设置于所述安装空腔中,并与所述第一换热器邻近设置;和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安装空腔中,所述水泵分别与外部环境和所述散热水槽流体连通,所述水泵用于向所述散热水槽中供应来自外部环境的水。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热器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侧壁竖直设置;所述散热水槽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上方,所述散热水槽覆盖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顶部表面;所述水泵位于所述散热水槽的一侧,所述水泵具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散热水槽流体连通;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向下延伸,并自所述壳体下部向外伸出以与外部环境流体连通。
4、进一步的,所述室外单元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自所述壳体的侧壁向所述安装空腔伸出,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水泵;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环绕所述水泵,并与所述支撑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水槽为横截面为矩形的管状,所述进水管与开设于所述散热水槽侧壁上的通孔流体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安装空腔的下方并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侧,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换热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上方,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压缩机间隔设置。
7、进一步的,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上,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生成室外单元入水液位检测信号;驱动电路,其与液位传感器通信连接,驱动电路接收所述室外单元入水液位检测信号,驱动所述水泵停止运行.
8、进一步的,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1/2高度处。
9、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上,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生成第一换热器温度检测信号。
10、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上部。
11、进一步的,还包括:比较电路,所述比较电路的一路输入端输入设定温度信号,所述比较电路的另一路输入端输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温度检测信号,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一使能信号以驱动所述水泵运行。
1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应用于水陆两栖车辆的空调设备,能够在陆上、水上和水下等不同的环境中正常工作,通过对室外单元的结构设计,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要求,提高了适应性和灵活性,散热水槽和水泵的设计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冷却效率,使得空调设备可以更快地降低车辆内部的温度,冷却效率明显提高,功耗明显降低,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能源。
13、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1.应用于水陆两栖车辆的空调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水陆两栖车辆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水陆两栖车辆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水陆两栖车辆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水陆两栖车辆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水陆两栖车辆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水陆两栖车辆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水陆两栖车辆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水陆两栖车辆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水陆两栖车辆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