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稳定器,具体为一种应用于自装卸车的稳定器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对于整车展开与撤收的作业时间要求越来越高,随着自动化程度的加深,在运输货物过程中装卸货物自动化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当自动装卸货物重量较大时,难免产生因车尾受力后车头翘起的情况,稳定器通常在载重较大的情况下与自装卸车配合作业,借此实现快速稳定的自装卸作业,因此在自装卸过程中稳定装置需要进一步研究。
2、但是现有的稳定器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现有的稳定器,都是通过固定支架上的油缸来进行打开和关闭,若是油缸出现问题,则会导致滚轮完全的无法使用,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
4、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稳定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自装卸车的稳定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固定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自装卸车的稳定器装置,包括滚轮、滚轮支架、固定支架、油缸,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滑动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延伸至凹槽内,固定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凹槽外,滚轮支架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固定槽;
3、所述凹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的一端延伸至滑动槽内,滑动块的另一端延伸至滑动槽外,滑动块延伸至滑动槽外的一端与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4、所述固定杆延伸至凹槽内的一端与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第二转轴;
5、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的一端,支撑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杆;
6、所述转动杆的底部一侧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一端延伸至移动槽内,移动块的另一端延伸至移动槽外,移动块延伸至移动槽外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上转动安装有长杆的一端,长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位于凹槽靠近滚轮支架的一侧内壁上,且固定槽与固定杆相适配。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用于固定转动后的滚轮。
9、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用于带动移动后的滑动块进行复位。
11、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位于凹槽内。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用于带动固定杆水平移动。
13、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位于固定支架的顶部远离滚轮支架的一侧。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用于带动移动块转动。
15、优选的,所述移动块位于转动杆的底部靠近滚轮支架的一侧。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块用于带动连接杆转动。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在固定支架与滚轮支架之间设有可收缩的固定杆,可以在油缸出现问题的时候,使得固定杆来进行固定转动后的滚轮,避免了油缸出现问题的时候,滚轮无法进行转动,同时大大的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1.一种应用于自装卸车的稳定器装置,包括滚轮(1)、滚轮支架(2)、固定支架(3)、油缸(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自装卸车的稳定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8)位于凹槽(5)靠近滚轮支架(2)的一侧内壁上,且固定槽(7)与固定杆(8)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自装卸车的稳定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槽(9)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自装卸车的稳定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位于凹槽(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自装卸车的稳定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3)位于固定支架(3)的顶部远离滚轮支架(2)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自装卸车的稳定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5)位于转动杆(13)的底部靠近滚轮支架(2)的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