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器的调节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72821发布日期:2025-04-18 16:06阅读: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振器的调节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减振器的调节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辆轮胎上边缘到轮眉下边缘的垂向距离的准确性影响整车的质心高、造型美观性等。试验车试制阶段,由于存在制造公差,试验车的轮胎上边缘到轮眉下边缘的垂向距离可能会高于或低于设计值。该距离设计偏低,会导致车辆的质心高低于设计值,这种状态下,车辆在过弯时的侧倾、加减速时的俯仰角度会更小。若以这种状态进行运动性能的底盘调校,调试后的弹簧、稳定杆、减振器等底盘零部件的参数,在安装到具有复合要求的量产车上时,由于量产车的质心比试验车高,量产车的侧倾和俯仰角度就会比试验车大,造成性能不满足的问题。因此,开展底盘调校前需要调整试验车中轮胎上边缘到轮眉下边缘的垂向距离。

2、现有技术中,弹簧一般安装在减振器筒上,通过弹簧上支座和弹簧下支座约束弹簧上下两端。弹簧下支座与减振器筒相连,减振器筒通过摆臂或转向节与车轮相连,弹簧上支座安装在车身上。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弹簧,调整弹簧上支座的高度,抬高车身,进而改变车辆轮胎上边缘到轮眉下边缘的垂向距离。但是,在安装减振器后测量结果若不满足要求,还需反复拆卸,该方案多次更换弹簧,每次更换弹簧还需要拆卸轮胎、减振器等部件,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更换不同高度的弹簧改变车辆轮胎上边缘到轮眉下边缘的垂向距离,需要多次更换弹簧,每次更换弹簧都需要拆卸轮胎、减振器等部件,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减振器的调节结构,该减振器的调节结构包括减振器、弹簧上支座、弹簧下支座和弹簧,所述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筒,所述弹簧下支座活动套设在所述减振器筒的外周,所述弹簧上支座与所述减振器筒连接,并位于所述弹簧下支座的上方,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弹簧上支座和所述弹簧下支座之间,所述弹簧下支座上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多个台阶部,所述减振器筒的外周设有与所述台阶部配合的支撑部,所述弹簧下支座能够相对所述减振器筒旋转,以使所述支撑部与对应的所述台阶部连接,从而调节所述弹簧下支座的高度。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下支座包括连接套筒,多个所述台阶部设于所述连接套筒的底部,多个所述台阶部沿所述连接套筒的周向方向依次向上;

4、所述支撑部包括从所述减振器筒的侧壁向外延伸的支撑柱。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减振器筒的两侧,所述连接套筒包括与两个所述支撑柱分别配合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分别包括自下而上的多个所述台阶部,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尾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首部对应。

6、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台阶部沿所述连接套筒的周向方向依次连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台阶部沿所述连接套筒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台阶部为弧形部。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端部的限位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筒的顶部边缘设有与所述弹簧连接的支撑板。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器筒的顶部设有活塞杆,所述弹簧上支座与所述活塞杆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器还包括减振器上支座和减振器下支座,所述减振器上支座与所述弹簧上支座连接,所述减振器上支座与车身连接,所述减振器下支座与所述减振器筒连接,所述减振器下支座通过摆臂或转向节与车轮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一种减振器的调节结构。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振器的调节结构和车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将弹簧下支座活动套设在减振器筒外周,在弹簧下支座的底部沿轴向设置台阶结构,并且在减振器筒的外周连接支撑部,调节轮胎上边缘到轮眉下边缘的垂向距离时,不用拆卸弹簧,直接旋转弹簧下支座,使其不同高度的台阶部与支撑部配合,即可实现抬高或降低弹簧下支座,进而实现车身的抬高或降低,省去更换弹簧的过程,提升底盘调校效率;

16、(2)无需制作多组不同高度的弹簧,只需要制作一套匹配减振器筒的调节结构便可以实现对多辆车的调校,节省成本,适应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减振器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器、弹簧上支座、弹簧下支座和弹簧,所述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筒,所述弹簧下支座活动套设在所述减振器筒的外周,所述弹簧上支座与所述减振器筒连接,并位于所述弹簧下支座的上方,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弹簧上支座和所述弹簧下支座之间,所述弹簧下支座上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多个台阶部,所述减振器筒的外周设有与所述台阶部配合的支撑部,所述弹簧下支座能够相对所述减振器筒旋转,以使所述支撑部与对应的所述台阶部连接,从而调节所述弹簧下支座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下支座包括连接套筒,多个所述台阶部设于所述连接套筒的底部,多个所述台阶部沿所述连接套筒的周向方向依次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减振器筒的两侧,所述连接套筒包括与两个所述支撑柱分别配合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分别包括自下而上的多个所述台阶部,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尾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首部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台阶部沿所述连接套筒的周向方向依次连接;或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为弧形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端部的限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的顶部边缘设有与所述弹簧连接的支撑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筒的顶部设有活塞杆,所述弹簧上支座与所述活塞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还包括减振器上支座和减振器下支座,所述减振器上支座与所述弹簧上支座连接,所述减振器上支座与车身连接,所述减振器下支座与所述减振器筒连接,所述减振器下支座通过摆臂或转向节与车轮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的调节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器的调节结构和车辆,该减振器的调节结构包括减振器、弹簧上支座、弹簧下支座和弹簧,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筒,弹簧下支座活动套设在减振器筒的外周,弹簧上支座与减振器筒连接,弹簧下支座上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多个台阶部,减振器筒的外周设有与台阶部配合的支撑部,弹簧下支座能够相对减振器筒旋转,以使支撑部与对应的台阶部连接,从而调节弹簧下支座的高度。本技术通过将弹簧下支座的底部沿轴向设置台阶结构,并且在减振器筒的外周连接支撑部,调节轮胎上边缘到轮眉下边缘的垂向距离时,不用拆卸弹簧,直接旋转弹簧下支座,使其不同高度的台阶部与支撑部配合,即可实现车身的抬高或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聂瑞,李仕途,李文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15
技术公布日:2025/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