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63489发布日期:2024-11-29 15:53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充电桩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充电桩配套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桩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1、公告号为cn217705517u,主题名称为一种停车场充电桩节能充电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其ipc分类号为b60l53/31,其技术方案公开了“包括:底座1、安装壳3、转轴4、转动块5和驱动机构7,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有充电桩主体2,所述充电桩主体2顶部固定有顶棚9,所述安装壳3镶嵌固定在充电桩主体2一侧,所述转轴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安装壳3内壁,所述转动块5固定在转轴4一端,所述转动块5一端呈半圆形设置,便于降低转动块5转动时的占地面积,所述转动块5一端可拆卸固定有感应摄像机构6,所述驱动机构7安装在安装壳3内壁上端,在使用时,通过红外传感器63可检测车位内是否有车辆,并通过摄像头64拍摄车位内的信息,通过视觉系统判断是否为车辆,此视觉系统采用现有的已公开的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如果为车辆,则充电桩主体2启动,等待充电,若车位内无车辆,则充电桩主体2和摄像头64均关”。

2、由此可见,尽管以上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公开了停车场和顶棚9,但是该顶棚9仅适用于单个充电桩,无法有效地覆盖停车场的其它充电桩。同时,以上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节能,倾向于采用机器视觉技术(通过红外传感器63可检测车位内是否有车辆,并通过摄像头64拍摄车位内的信息,通过视觉系统判断是否为车辆),适用范围有限,并且在必要时需要人工手动调整(当充电桩主体安装位置不是正对着车位时,人们通过扳手旋转内六角旋钮,进而可带动蜗杆转动,使得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可带动转轴上的转块旋转一定角度,调节红外传感器和摄像头的角度,使得红外传感器和摄像头可对准车辆),有必要予以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充电桩节能装置。

2、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充电桩节能装置包括顶棚和地面组件,其中:

3、顶棚包括多个邻接的立体组件,其中:

4、立体组件包括支撑柱和顶面结构,顶面结构包括外框架和内置于外框架的多个横梁,外框架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外框架固定连接,相邻的横梁之间具有间距以供嵌入光致变色片;

5、地面组件具有多个邻接的停车区域,相邻的停车区域之间设有充电桩基座,充电桩基座供设置充电桩,充电桩位于顶棚的内侧。

6、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充电桩节能装置,包括顶棚和地面组件,其中:

7、顶棚包括多个邻接的立体组件,其中:

8、立体组件包括支撑柱和顶面结构,顶面结构包括外框架和内置于外框架的多个横梁,外框架与支撑柱固定连接,相邻的横梁之间设有嵌板,嵌板的外表面具有光致变色膜;

9、地面组件具有多个邻接的停车区域,相邻的停车区域之间设有充电桩基座,充电桩基座供设置充电桩,充电桩位于顶棚的内侧。

10、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顶面结构还包括多个纵梁,纵梁内置于外框架并且相对于横梁垂直设置,纵梁的两端分别与外框架固定连接。

11、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支撑柱与外框架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12、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地面组件还包括多个辅助停车标志。

1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充电桩节能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14、1.借助光致变色片或者光致变色膜的光致变色效应,随着太阳光的光强变化而在透明状态与非透明状态之间自主切换;自主切换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并且可以同时覆盖多个充电桩;阳光越强烈光致变色效果越明显,越能阻止阳光直射充电桩,从而有效地提升阻止升温的效果,有助于充电桩的节能降耗。

15、2.充电桩位于顶棚的内侧,避免阳光直射、雨水侵蚀充电桩,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充电桩起到被动降温、被动防水,有助于充电桩的节能降耗。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桩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棚和地面组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顶面结构还包括多个纵梁,纵梁内置于外框架并且相对于横梁垂直设置,纵梁的两端分别与外框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柱与外框架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地面组件还包括多个辅助停车标志。

5.一种充电桩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棚和地面组件,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顶面结构还包括多个纵梁,纵梁内置于外框架并且相对于横梁垂直设置,纵梁的两端分别与外框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柱与外框架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地面组件还包括多个辅助停车标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桩节能装置,包括顶棚和地面组件,顶棚包括多个邻接的立体组件。立体组件包括支撑柱和顶面结构,顶面结构包括外框架和内置于外框架的多个横梁,外框架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外框架固定连接,相邻的横梁之间具有间距以供嵌入光致变色片。地面组件具有多个邻接的停车区域,相邻的停车区域之间设有充电桩基座,充电桩基座供设置充电桩,充电桩位于顶棚的内侧。本技术公开的充电桩节能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光致变色自主切换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并且可以同时覆盖多个充电桩;阳光越强烈光致变色效果越明显,越能阻止阳光直射充电桩,从而有效地提升阻止升温的效果,有助于充电桩的节能降耗。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君,陈献晓,刘妲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索罗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