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96908发布日期:2025-02-11 12:4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热管理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热管理,尤其是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车用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少量高品位能源(如电能)驱动压缩机,使热量从低温热源流向高温热源的装置,集成热管理模块是热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和控制系统的热流动,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然而,热泵系统中的制冷剂有易燃易爆的特点,限制了这一领域的技术发展,现有技术中,通过使用阻燃材料以及增加防火隔离层等方式减少火灾的风险,虽然提高了热管理系统的安全性,但仍然存在被动应对的限制,无法直接扑灭起火源,延误灭火的最佳时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管理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理系统通过在冷却液壶朝向冷媒侧组件的一侧设置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与车身传感器相连,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及时向冷媒侧组件喷淋冷却液,第一时间扑灭火源,保证车辆安全。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热管理系统的车辆。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媒侧组件,所述冷媒侧组件设置有换热部;水侧组件,所述水侧组件中形成有冷却液回路,所述冷却液回路流经所述换热部以实现热交换,其中,所述水侧组件包括冷却液壶,所述冷却液壶上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与车身传感器相连并适于在车身传感器发出碰撞信号时向所述冷媒侧组件喷淋冷却液。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理系统在水侧组件设置冷却液壶,并在冷却液壶上设置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对冷媒侧组件喷淋冷却液,以对起火点进行扑灭,其中,喷淋装置与车身传感器相连,车身传感器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第一时间控制喷淋装置开启,以及时扑灭火源,提高灭火效率,保证车辆安全。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媒侧组件包括:压缩机和冷媒流道板,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媒流道板一体设置;所述换热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均设置于所述冷媒流道板的一侧并分别与所述冷媒流道板相连通;所述冷却液壶设置于所述冷媒流道板背离所述换热部的一侧,所述喷淋装置设置于所述冷却液壶朝向所述换热部的一侧。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淋装置内部形成多条喷淋通道,所述喷淋装置可选择通过一条或多条所述喷淋通道将所述冷却液壶与外部连通并向外部喷淋冷却液。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淋装置构造为多通道电磁阀。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缩机包括壳体、旋涡盘、压缩电机以及电控组件,所述旋涡盘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电控组件与所述压缩电机电连接,且所述压缩电机和所述电控组件均安装于所述旋涡盘。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媒侧组件还包括:气液分离器和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媒流道板并与所述冷媒流道板连通,其中,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换热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媒流道板宽度方向两侧且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压缩机邻近设置。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媒侧组件还包括:第三换热器,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三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依次串联,所述第三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一体设置,并均与所述冷媒流道板相连通。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侧组件还包括:水泵、水侧换热器、水阀以及电驱系统,所述水泵、所述电驱系统、所述水阀以及所述水侧换热器依次连通,所述水阀上设有至少三个阀口,以切换至不同部件进行热量交换。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集成控制器,所述集成控制器与所述冷媒侧组件以及所述水侧组件均电连接,所述冷却液壶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集成控制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13、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在发生碰撞时,可控制喷淋装置向冷媒侧组件及时有效地喷淋冷却液,及时扑灭起火点,提高车辆安全性。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侧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内部形成多条喷淋通道,所述喷淋装置可选择通过一条或多条所述喷淋通道将所述冷却液壶与外部连通并向外部喷淋冷却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构造为多通道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包括壳体、旋涡盘、压缩电机以及电控组件,所述旋涡盘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电控组件与所述压缩电机电连接,且所述压缩电机和所述电控组件均安装于所述旋涡盘。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侧组件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侧组件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侧组件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及车辆,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媒侧组件,所述冷媒侧组件设置有换热部;水侧组件,所述水侧组件中形成有冷却液回路,所述冷却液回路流经所述换热部以实现热交换,其中,所述水侧组件包括冷却液壶,所述冷却液壶上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与车身传感器相连并适于在车身传感器发出碰撞信号时向所述冷媒侧组件喷淋冷却液。本技术的热管理系统通过在冷却液壶朝向冷媒侧组件的一侧设置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与车身传感器相连,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及时向冷媒侧组件喷淋冷却液,第一时间扑灭火源,保证车辆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马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20
技术公布日:2025/2/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