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拖钩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94061发布日期:2025-02-11 12:45阅读:6来源:国知局
后拖钩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后拖钩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整车生产企业为了快速验证新开发车型的性能,通常会利用现有的量产车进行改制,即通过将至少两个车型进行拼接而形成杂合车。最终改制出来的杂合车将用于各种性能试验,例如冬季标定等。

2、在杂合车改制过程中,由于不同车型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规格存在差异,通常需要对一个车型的后地板焊接总成的后部进行切割,以使得切割后的车体可与另一车型的侧围实现拼接。该切割工序往往会将车辆后拖钩的安装点一并切除,而部分改制车辆有台架试验的要求,台架试验需要利用后拖钩固定车辆,如此便导致后拖钩安装点被切除的改制车辆无法顺利进行台架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拖钩结构,可便捷地将后拖钩本体连接在切割后的第一目标车体的后地板边梁上,同时可实现第二目标车体的后围板与第一目标车体的车身之间的拼接,从而在完成车辆改制的同时可利用后拖钩对改制车辆进行固定,使得改制车辆可顺利进行台架试验。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拖钩结构,包括连接板组件、底板和后拖钩本体;连接板组件用于与切割后的第一目标车体的后地板边梁的后端部连接;底板与连接板组件连接;底板用于与第二目标车体的后围板连接,以使后围板与第一目标车体的车身围合形成组合车体;后拖钩本体可拆卸地连接于底板上。

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拖钩结构,利用连接板组件与底板所构成的转接结构,可便捷地将后拖钩本体连接在切割后的第一目标车体的后地板边梁上,同时可通过后围板与底板的连接而实现第二目标车体与第一目标车体的拼接,从而在完成车辆改制的同时,还可利用后拖钩本体对改制车辆进行固定,使得改制车辆在后续可顺利进行台架试验。

5、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板组件呈围框结构,连接板组件环绕后地板边梁的后端部设置,连接板组件与后地板边梁之间至少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点。

6、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板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

7、第一连接板的侧部、第二连接板的侧部、第三连接板的侧部、第四连接板的侧部分别连接在底板的前侧面上,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与后地板边梁的四个侧壁一一对应连接。

8、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板具有第一主体部和第一折弯部,第二连接板具有第二主体部和第二折弯部,第三连接板具有第三主体部和第三折弯部,第四连接板具有第四主体部和第四折弯部;

9、第一主体部、第二主体部、第三主体部、第四主体部与后地板边梁的四个侧壁一一对应连接,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第四折弯部焊接于底板上。

10、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一一对应连接于后地板边梁的四个侧壁上。

11、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板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后围板锁接配合。

12、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板呈矩形,底板的四个边角处分别开设有连接通孔,螺纹紧固件一一对应穿过各连接通孔并锁接于后围板上。

13、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连接套筒,连接套筒的一端连接于底板上,连接套筒的另一端与后拖钩本体螺纹连接。

14、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套筒的一端焊接于底板上,连接套筒由底板的后侧面向后延伸;连接套筒在底板的前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连接板组件的围合区域内。

1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第一目标车体、第二目标车体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后拖钩结构;其中,第一目标车体具有后地板边梁;第二目标车体具有后围板;后拖钩结构中的连接板组件与后地板边梁的后端部连接,后拖钩结构中的底板与后围板连接。

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由于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后拖钩结构,因此,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利用连接板组件与底板所构成的转接结构,可便捷地将后拖钩本体连接在切割后的第一目标车体的后地板边梁上,同时可通过后围板与底板的连接而实现第二目标车体与第一目标车体的拼接,从而在完成车辆改制的同时,还可利用后拖钩本体对改制车辆进行固定,使得改制车辆在后续可顺利进行台架试验。



技术特征:

1.一种后拖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拖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组件(3)呈围框结构,所述连接板组件(3)环绕所述后地板边梁(11)的后端部设置,所述连接板组件(3)与所述后地板边梁(11)之间至少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拖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组件(3)包括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第三连接板(33)和第四连接板(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拖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1)具有第一主体部(311)和第一折弯部(312),所述第二连接板(32)具有第二主体部(321)和第二折弯部(322),所述第三连接板(33)具有第三主体部(331)和第三折弯部(332),所述第四连接板(34)具有第四主体部(341)和第四折弯部(34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拖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1)、所述第二连接板(32)、所述第三连接板(33)、所述第四连接板(34)一一对应连接于所述后地板边梁(11)的四个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后拖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通过螺纹紧固件(7)与所述后围板(2)锁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拖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呈矩形,所述底板(4)的四个边角处分别开设有连接通孔(41),所述螺纹紧固件(7)一一对应穿过各所述连接通孔(41)并锁接于所述后围板(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后拖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套筒(6),所述连接套筒(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4)上,所述连接套筒(6)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拖钩本体(5)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后拖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套筒(6),所述连接套筒(6)的一端焊接于所述底板(4)上,所述连接套筒(6)由所述底板(4)的后侧面向后延伸;所述连接套筒(6)在所述底板(4)的前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连接板组件(3)的围合区域内。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后拖钩结构及车辆,本申请提供的后拖钩结构包括连接板组件、底板和后拖钩本体;连接板组件用于与切割后的第一目标车体的后地板边梁的后端部连接;底板与连接板组件连接;底板用于与第二目标车体的后围板连接,以使后围板与第一目标车体的车身围合形成组合车体;后拖钩本体可拆卸地连接于底板上。该后拖钩结构可便捷地将后拖钩本体连接在切割后的第一目标车体的后地板边梁上,同时可实现第二目标车体的后围板与第一目标车体的车身之间的拼接,从而在完成车辆改制的同时可利用后拖钩对改制车辆进行固定,使得改制车辆可顺利进行台架试验。

技术研发人员:卢丹,刘方强,张光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29
技术公布日:2025/2/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