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承载能力的尾板结构、平板总成及平板清障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84046发布日期:2025-04-11 17:34阅读: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承载能力的尾板结构、平板总成及平板清障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平板清障车,具体来讲是一种高承载能力的尾板结构、平板总成及平板清障车。


背景技术:

1、道路清障拯救工作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将处于不能自行行驶状态的车辆拖走,这项工作靠清障车来完成。平板清障车处理事故车辆时,将平板处于工作状态,用绞盘钢丝绳牵引钩牵引事故车辆到平板上方后用绑带绑牢靠,最后将平板恢复行驶状态即可实现救援。

2、中国专利文件《一种蓝牌平板清障车可承载式液压尾板》(专利申请号:201620908035.x)和《一种蓝牌平板液压尾板装置》(专利申请号:201820797770.7),均公开了一种可弯折的尾板结构,但是上述尾板结构的承载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因此,亟需一种高承载能力的尾板结构、平板总成及平板清障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承载能力的尾板结构、平板总成及平板清障车,提高了承载能力。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承载能力的尾板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尾板组件以及设置在两尾板组件之间的连接组件,所述尾板组件包括两侧边框梁,且两侧边框梁的前端通过前边框方管连接,两侧边框梁的后端通过圆钢连接;所述前边框方管的中部设置有限位连接座,所述限位连接座包括设置在前边框方管底部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前端伸出前边框方管后向下弯折形成第一限位面。

3、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后端向下弯折形成折边部,且折边部与第一限位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

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连接座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在第一限位面的前侧面,且加强板的下端与第一限位面的端部平齐,加强板的上端向后弯折并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前边框方管的顶面连接。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折边部的高度小于第一限位板的高度;所述延伸部与加强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斜边部,所述加强板与前边框方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边框方管的内侧端设置有限位加强座,所述限位加强座包括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前端伸出前边框方管后向下弯折形成第二限位面。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面与第二限位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二限位面与第三加强筋之间设置有第四加强筋。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边框方管和圆钢之间设置有中间支撑梁,且侧边框梁与中间支撑梁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支撑;所述前边框方管的外侧端设置有第一铰接座,前边框方管的内侧端设置有油缸座;所述圆钢上设置有滚轮。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相邻两侧边框梁之间的封板加强梁和若干连接矩形管,且连接矩形管之间设置有加强矩形管。

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平板总成,所述平板总成的后端设置有第二铰接座,如上述的尾板结构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座,且平板总成的后端底部设置有抵持部,所述抵持部的后侧面为与限位连接座和/或限位加强座相适配的抵持面。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平板清障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如上述的平板总成,且车架的后端伸出平板总成形成用于支撑尾板结构的承载部。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中,尾板结构设计有限位连接座和限位加强座,当尾板结构放平后,平板总成的后端抵持部的抵持面与限位连接座、限位加强座相互抵持,增加了尾板结构的承载性能。

14、2、本实用新型中,车架的后端伸出平板总成形成用于支撑尾板结构的承载部,当尾板结构放平后,该承载部可以辅助支撑尾板结构的前端,进一步提高了尾板结构的承载性能。

15、3、本实用新型中,尾板结构设计有各种加强结构(加强筋、加强板、加强支撑)等,进一步提高了尾板结构的承载性能。

16、4、本实用新型中,尾板结构能够向上竖直弯折,减少了车辆长度,提高了车辆的转弯半径。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承载能力的尾板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尾板组件(1)以及设置在两尾板组件(1)之间的连接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板组件(1)包括两侧边框梁(11),且两侧边框梁(11)的前端通过前边框方管(12)连接,两侧边框梁(11)的后端通过圆钢(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能力的尾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31)的后端向下弯折形成折边部(33),且折边部(33)与第一限位面(32)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承载能力的尾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连接座(3)还包括加强板(35),所述加强板(35)设置在第一限位面(32)的前侧面,且加强板(35)的下端与第一限位面(32)的端部平齐,加强板(35)的上端向后弯折并延伸形成延伸部(36),所述延伸部(36)与前边框方管(12)的顶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承载能力的尾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部(33)的高度小于第一限位板(31)的高度;所述延伸部(36)与加强板(35)的连接处设置有斜边部(38),所述加强板(35)与前边框方管(12)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3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能力的尾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边框方管(12)的内侧端设置有限位加强座(4),所述限位加强座(4)包括第二限位板(41),所述第二限位板(41)的前端伸出前边框方管(12)后向下弯折形成第二限位面(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承载能力的尾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面(42)与第二限位板(41)之间设置有第三加强筋(43),所述第二限位面(42)与第三加强筋(43)之间设置有第四加强筋(4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能力的尾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边框方管(12)和圆钢(13)之间设置有中间支撑梁(15),且侧边框梁(11)与中间支撑梁(15)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支撑(16);所述前边框方管(12)的外侧端设置有第一铰接座(17),前边框方管(12)的内侧端设置有油缸座(18);所述圆钢(13)上设置有滚轮(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能力的尾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设置在相邻两侧边框梁(11)之间的封板加强梁(23)和若干连接矩形管(21),且连接矩形管(21)之间设置有加强矩形管(22)。

9.一种平板总成,所述平板总成(5)的后端设置有第二铰接座(53),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尾板结构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座(53),且平板总成(5)的后端底部设置有抵持部(51),所述抵持部(51)的后侧面为与限位连接座(3)和/或限位加强座(4)相适配的抵持面(52)。

10.一种平板清障车,包括车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6)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板总成(5),且车架(6)的后端伸出平板总成(5)形成用于支撑尾板结构的承载部(6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承载能力的尾板结构、平板总成及平板清障车,涉及平板清障车技术领域,尾板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尾板组件以及设置在两尾板组件之间的连接组件,尾板组件包括两侧边框梁,且两侧边框梁的前端通过前边框方管连接,两侧边框梁的后端通过圆钢连接;前边框方管的中部设置有限位连接座,限位连接座包括设置在前边框方管底部的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的前端伸出前边框方管后向下弯折形成第一限位面。本技术的尾板结构设计有限位连接座和限位加强座,当尾板结构放平后,平板总成的后端抵持部的抵持面与限位连接座、限位加强座相互抵持,增加了尾板结构的承载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徐华泰,韩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帕菲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717
技术公布日:2025/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