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水陆两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768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水陆两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的水陆两用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是在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专利申请号88200645.2)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普通自行车只能单纯作为代步工具,而许多水上自行车的局部与之结构相似,但却不能互换通用,因此车的使用率不高,而且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水陆两用自行车,其特点是单辆自行车的外观和结构与常规自行车没有差别,易被人们接受,但对关键联接部件进行了改革,使前轮能拆卸,在另加三个小型气船。支架和折迭叶片的基础上,可使陆上骑的自行车组合成水上骑自行车即水陆两用车。其拆卸组合都不需任何工具,一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改进车把立管与前叉的联接机构和增加组合联接装置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作为陆上骑自行车时,它主要包括有前轮、后轮、三角架、座板、车把手、脚踏驱动机构,后轮刹车装置(涨闸),后衣架和改进的车把立管和前叉,前轮可以任易拆装。
作为水上骑自行车时,是通过增置三个小汽船,支架和折叠叶片来实现的。汽船为充气的塑料或橡胶,其底板为一硬板,上面装有三个螺母。联接汽船的是活动三脚支架,其支架脚的下端为螺杆,用以联接汽船底板上的螺母。联接后面两汽船的三脚架与联接前面汽船的稍有不同。在支架座下还另增加一三角架斜杆,其末端装有一旋扭套夹,用来联接后轮上的销杆。在各支架座的上面装有一旋扭套夹,后面两汽船的三脚支架是通过一根两端带有旋扭销杆的横杆以及横杆中间的旋扭销杆与自行车后衣架上的旋扭套夹相联接,横杆中间通过螺扣还可进一步拆卸。作为水上骑的自行车,其驱动装置是通过在后轮上加折叠叶片来实现的。每一折叠叶片是由二片组成的,并可折叠,叶片中间是用弹簧活页来联接和固定;并在两叶片的各中间一侧切口成绞合机构,用以夹住后轮的钢丝。在叶片上还有两个固定环,插上插销杆后,可使折叠叶片固定。
图1、是组合式多功能陆上骑自行车的示意图,其中1前轮轴套夹销杆,2前叉旋扭套夹机构,3后衣架旋扭套夹机构,4后轮套夹销杆。
图2、是水上骑自行车的示意图,其中,5.前三脚架,6.前三脚架旋扭套夹,7.三脚架支杆,8.小型汽船,9.后三脚架,10.后三脚架旋扭套夹,11.三脚架斜杆,12.横杆,13.折叠叶片。
图3、是折叠叶片装配示意图,其中,14.后轮车胎,15.弹簧活页,16.切口绞合机构,17.固定环,18.插销杆。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见图1和图2,先将各三脚架安装在汽船的底板上。把图1所示的前轮旋扭套夹2拧松,卸下前轮,然后将车把立管销杆插入前汽船三脚架的旋扭套夹6中,并拧紧。
见图1和图2,将横杆两端的销杆插入两后汽船三脚架的旋扭套夹10中,同时把斜杆11上的旋扭套夹套入后轮上的销杆4,然后将横杆中间的销杆插入后衣架上的旋扭套夹3中,并都拧紧。汽船装配完后,把折叠叶片13卡在后轮的车胎14和钢丝上,插上插销杆18。
应注意的是汽船的总底面积应与骑车人的重量成比例,也就是说要让汽船吃水深度适当,吃水太浅,会造成叶片推水面积太小,水上行速慢;吃水太深,会使脚踏板接触水面。具体实施中,总底面积确定后,应标出载重量。另外,折叠叶片的数量为20片,即隔一根钢丝夹一片。叶片的宽度也应考虑,因为它是受自行车三角架后叉中间宽度的限制,目前26·和28·自行车三角架后叉的宽度约为7厘米。因此,应在整车制造时,将后叉加宽至8.5厘米左右,使叶片也相应的加宽。
本实用新型的水陆两用自行车,其附加构件都很容易拆卸折叠,因此使用时较方便。充气汽船单独还可作为儿童游玩船。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水陆两用自行车,它有前轮、后轮、三角架、座板、车把手、脚踏驱动机构、后轮刹车装置(涨闸),以及改进的车把立管,前叉和后衣架,其特征在于a.有三个小汽船,三个活动三脚架,一根横杆和20片折叠叶片,b.在三个小汽船底板上均有三个螺母,c.三个活动三脚架的支架脚下端均为螺杆,各支架座上均有一个旋扭套夹以及用于后面的两个三脚架的支架座下还另增加一三角架斜杆,其末端装有一旋扭套夹,d.横杆两端和中间均有旋扭销杆,横杆的中间附近两侧为螺扣铰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每一折叠叶片是由二片组成的,叶片中间是用弹簧活页来联接和固定,并可折叠,在两叶片的各中间一侧用以夹住后轮钢丝的切口绞合机构,而且在每一叶片上还有四个固定环,有两根可插入固定环的插销杆。
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式水陆两用自行车,其前轮采用旋扭套夹联接,可手动方便的拆装,一辆陆上骑自行车配以三个小型气船,支架和折叠叶片可组成水上骑自行车,该车结构变化小,组合车型多,改产方便,适合于旋游和家庭多用途。
文档编号B60F3/00GK2032570SQ8820306
公开日1989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1988年2月5日 优先权日1988年2月5日
发明者谭敏 申请人:谭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