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340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式输送机,它可广泛应用于矿山、机场、码头、车站、货场、仓库的件货和散料的输送,除具有高速机动行驶、快速转场作业能力外,并具有全方位回转、俯仰、伸缩、双向输送等功能和高效、安全、可靠等特点。
目前,现有最先进的机动式输送机,存在着结构复杂,安全可靠性低等缺点,如其采用的输送机二段式结构,在货物通过两段结合部时,传送路径出现尖峰现象,货物冲击过大,容易下滑跌落。其安全保护装置不齐全,缺乏应急保护功能。没有可控式后桥稳定器,使整机行驶状态和作业状态转换极为困难,作业可靠性和稳定性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高速机动行驶,快速转场作业,输送机本身能水平回转、变俯、臂架能伸缩,并可双向输送,具有多种安全保护功能的新型汽车式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汽车式输送机主要由输送装置和运载装置,而输送装置由前、中、后三段输送装置组成,前后段输送装置通过铰轴与中段输送装置连接,中段输送装置通过副车架与运载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回转装置实现了输送装置的水平回转,扩大了水平面内的作业范围,对位方便,解决了现有输送机只能利用行走装置对位,一次就位只能进行一个料位作业的缺点。
2、输送装置的伸缩装置和变俯装置改变了现有输送机输送距离和高度固定不变的缺点,实现了一次停机定位后输送距离和高度可任意调节,受料与送料位置可任意改变的要求,并且方便了对位操纵。
3、输送装置头部和尾部的二维防碰撞装置改变了现有输送机在对位时,臂架与受料和送料部位距离控制要求高、容易发生碰撞事故的缺点,实现了输送臂头部和尾部与受料点和送料点之间距离按预先设定的距离进行自动控制的要求,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4、利用可调式刚性支撑装置作为稳定支撑装置,实现了汽车式运输机在各种场地上作业的能力。
5、利用两个可控式稳定器,实现了汽车式输送机行驶状态和输送作业状态的快速转换,使机动行驶和输送作业两大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汽车式输送机,它主要包括带式输送装置和运载装置。带式输送装置由前、中、后三段输送装置组成。前段输送装置与中段输送装置铰接,后段输送装置与中段输送装置铰接,中段输送装置由转台7和回转支承6组成。转台7转动支承在回转支承6上,回转支承6固定在副车架5上,副车架5为箱形结构,副车架5固定在汽车底盘1上。在副车架5上安装有四个可调式刚性支撑装置4,以便在工作时起支撑作用。另外在汽车底盘1上装有二个可控式后桥稳定器(图中未示)。转台7的转动是通过由回转驱动齿轮8、回转减速器9、回转机构液马达10构成的回转装置来实现的。前段输送装置主要由前伸缩臂28、前基本臂21、前俯仰油缸23和前伸缩油缸25组成。后段输送装置主要由后伸缩臂14、后基本臂17、后俯仰油缸18和后伸缩油缸15组成。前后伸缩臂28、14分别套接在前、后基本臂21、17内,通过滑块、滚轮作为导向与支撑(图中未示),通过前、后伸缩油缸25、15实现前、后伸缩臂28、14的伸出与收回。前伸缩油缸25一端与前基本臂21连接,另一端与前伸缩臂28连接,后伸缩油缸14的一端与后基本臂17连接,另一端与后伸缩臂14连接。前俯仰油缸23一端与前基本臂21连接,另一端与转台7连接。后俯仰油缸18一端与后基本臂17连接,另一端与转台7连接。输送带26为橡胶运输带,该输送带26固定在前伸缩臂28上的滚筒31、前改向滚筒30和后伸缩臂14上的尾部滚筒13、后改向滚筒16以及固定在后基本臂17上的驱动滚筒11套装在输送臂上。输送带26的布置形式为S形,可实现伸缩过程不改变输送带26的长度,输送方向可双向传输。输送带26为齿形带,驱动滚筒11为齿形滚筒。在前伸缩臂28的头部和后伸缩臂14尾部装有“二维”防碰撞装置,即在前后和上下两个方向上设有防碰装置,可按预先设定的位置与距离实现自动保护,以防止发生事故。本实用新型的运载装置采用汽车底盘1,其它如轮式车辆、履带式车辆、电动式车辆和船舶等也可改制而成,实现了输送机的高速灵活的转场作业,并通过油泵2由该部分提供液压系统的动力源和控制系统与照明的电源。本实用新型各部分动作由操纵阀组3控制。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式输送机,它包括带式输送装置和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由前、中、后三段输送装置组成,前、后段输送装置通过铰轴与中段输送装置连接,中段输送装置通过副车架与运载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前段输送装置由前伸缩臂、前基本臂、前俯仰装置和前伸缩装置组成,前伸缩臂与前基本臂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后段输送装置由后伸缩臂、后基本臂、后俯仰装置和后伸缩装置组成,后伸缩臂与后基本臂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中段输送装置由转台和回转支承组成,转台的转动是通过回转装置来实现的。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汽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前伸缩装置由前伸缩油缸构成,前伸缩油缸一端与前基本臂连接,另一端与前伸缩臂连接,后伸缩装置由后伸缩油缸构成,后伸缩油缸一端与后基本臂连接,另一端与后伸缩臂连接,前俯仰装置由前俯仰油缸构成,该油缸一端与前基本臂连接,另一端与转台连接,后俯仰装置由后俯仰油缸构成,俯仰油缸一端与后基本臂连接,另一端与转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装置由回转支承、马达、回转减速器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输送带为橡胶运输带,输送带通过固定在前伸缩臂上的滚筒、前改向滚筒、和后伸缩臂上的尾部滚筒、后改向滚筒以及固定在后基本臂上的驱动滚筒套装在输送臂上,输送带的布置形成为S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输送带为齿形带,驱动滚筒为齿形滚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副车架上安装有四个可调式刚性支撑装置,装有二个可控式后桥稳定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式输送机,它主要包括带式输送装置和运载装置。所述带式输送装置由前、中、后三段输送装置组成。前、后段输送装置通过铰轴与中段输送装置连接,中段输送装置通过副车架与运载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矿山、机场、码头、车站、货场、仓库的件货和散料的输送,除具有高速机动行驶、快速转场作业能力外,并具有全方位回转、俯仰、伸缩、双向输送等功能和高效、安全、可靠等优点。
文档编号B60R99/00GK2154812SQ93221238
公开日1994年2月2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11日
发明者张庆生, 夏勇, 黄国卿, 王远途, 陈苏友, 韩安根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技术装备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