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汽车吸收-扩散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制冷装置,属于汽车机械技术领域。
现有的汽车制冷装置(空调器)利用发动机带动压缩机把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制冷剂受到压力释放热量,然后让高压气体经过毛细管而变成低压气体,并大量吸收热量,周而复始,达到制冷目的,因而,现有的制冷装置存在以下不足1.消耗发动机功率的5%-10%左右;2.技术要求高,制造成本高,不易护理;3.压缩机往复运动时产生噪音;4.一般采用氟利昂作制冷剂,对臭氧层破坏极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本上不消耗发动机功率、不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而是利用汽车发动机排气管所排出的废气中带有的热量制冷、在制冷过程中噪音低的汽车吸收--扩散制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以下措施完成的该装置主要由发动机和上、下排气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汽车头部的排气管处设有一个阀,阀门开关接弹簧,钢索一端与阀门开关连接,另一端装有转轮,转轮上装有控制把手,控制把手设在驾驶室内的面板上。在上排气管上装有发生器,发生器上装有精馏管,精馏管上装有冷凝器,冷凝器外壁装有散热器,冷凝器通过斜管与贮液器和液封连接,贮液器和液封与蒸发器、竖直管连接,吸收器一面与竖直管连接,另一面通过回液管与发生器连接。
利用汽车排出的废气中所带有的热量对发生器进行加热,使发生器内部装有的由制冷剂、吸收剂、扩散剂组成的混合制冷液沸腾蒸发,混合蒸汽上升流至精馏管,这时吸收器冷却成为液体,流回发生器,制冷剂则继续前进,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散热,冷却成为液体,液态的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内,沸腾蒸发成为气态,在蒸发过程中强烈地吸收外部的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汽车排出的废气中所带有的余热,对吸收--扩散制冷装置进行加热而达到制冷目的,基本上不消耗发动机的功率,达到废物利用,节约能源目的。该装置没有运动部件,不发生机械磨损,因此有低噪音、制造简单、易于护理的特点,而且制冷剂不用氟利昂,对臭氧层不造成破坏。
以下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三通阀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其中1.排气管,2.阀,3.阀门,4.弹簧,5.阀门开关,6.上排气管,7.下排气管,8.钢索,9.转轮,10.控制把手,11.发生器,12.精馏管,13.冷凝器14.散热片,15.斜管,16.贮液器和液封,17.蒸发器,18.竖直管,19.吸收器,20.回液管。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结构如上所述,其工作原理为在需要制冷装置工作时,手拉设在驾驶室的控制把手10,转轮9跟着转动,转轮9转动时带动钢索8,钢索8再带动阀门开关5而使阀门3封住下排气管7,同时,上排气管6导通,废气通过上排气管6排出汽车外。而发动机废气所夹带的热量通过上排气管6对发生器11进行加热,发生器11中装有由氨、水、氢组成的三元溶液,其中氨是制冷剂,水是吸收剂,氢是扩散剂,当发生器受热时,其溶液开始沸腾蒸发,使溶液成为混合气态,进入精馏管12后,吸收剂先冷却成为液体,经回流管流回发生器;制冷剂则继续前流,进入冷凝器13,冷凝器13处置满散热片14,为利于散热,把散热片14用导热胶粘于汽车侧壳上,制冷剂在冷凝器13散热后冷凝为液态,液态的制冷剂经斜管15、贮液器和液封16,进入蒸发器17内,在蒸发器17沸腾蒸发为气态,在蒸发过程中强烈地吸收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同时混合气体比重增大,于是混合气体因比重差而下降,通过竖直管18流回吸收器19,再流入发生器11。这个过程周而复始,便实现了连续的吸收--扩散式制冷循环。当不需要制冷时,可放松控制把手,转轮9回转,钢索8放松,由于弹簧4的作用,阀门3往上拉而封住上排气管,废气从下排气管排出。该装置通过阀门开关开启的大小控制制冷量,当阀门3处于半开半封闭状态时,一部分废气从上排气管排出,另一部分废气从下排气管排出,这样就使发生器加热的热量减少,则制冷量变低。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吸收--扩散制冷装置,主要由发动机、排气管、上下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在汽车头部的排气管处设有一个阀,阀门开关接弹簧,钢索一端与阀门开关连接,另一端装有转轮,转轮上装有控制把手,控制把手设在驾驶室内的面板上,在上排气管上装有发生器,发生器上装有精馏管,精馏管上装有冷凝器,冷凝器外壁装有散热器,冷凝器通过斜管与贮液器和液封连接,贮液器和液封与蒸发器、竖直管连接,吸收器一面与竖直管连接,另一面通过回液管与发生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制冷装置,它是在汽车头部排气管处设有一个阀,阀门开关接弹簧,钢索一端与阀门开关连接,另一端装有转轮,转轮上装有控制把手,上排气管上装有发生器,发生器上装有精馏管,精馏管上装有冷凝器,冷凝器外壁装有散热器,冷凝器通过斜管与贮液器和液封连接,贮液器和液封与蒸发器、竖直管连接,吸收器一面与竖直管连接,另一面通过回液管与发生器连接。该装置制造简单、易于护理、低噪音、不破坏臭氧层。
文档编号B60H1/00GK2242193SQ9523445
公开日1996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21日
发明者潘辉 申请人: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