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有内衬倍力补助胎的高速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轮胎,尤其是指一种机动车用带有补助胎的高速轮胎。
现有机动车轮胎,包括高速轮胎,当遭到剌钉时,会造成泄压,以致轮胎会完全塌陷压平,无法继续行驶,尤其一般女性骑乘轻型机动车,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搬动也相当费时费力,而重型机动车则更是无法动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遇到钉刺泄压时可以补救有内衬倍力补助胎的高速轮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有内衬倍力补助胎的高速轮胎,它包括轮胎外胎、轮胎钢圈,其特征在于轮胎外胎内壁设有其轮环直径恰适于完全贴置在轮胎外胎内壁形成定位衬设的内衬倍力补助胎;且于该内衬倍力补助胎的轮环内壁沿辐射方向设有间距相隔的条状撑柱;各条状撑柱呈等高一体成型于该内衬倍力补助胎内壁。
上述设计,藉以将内衬倍力补助胎置入轮胎外胎内壁,使各条状撑柱与轮胎钢圈的内缘壁保持一适当间隙,当遇到刺钉泄压时,恰可由多个条状撑柱与轮胎钢圈构成抵持支撑达到不致使高速轮胎塌陷压平的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衬倍力补助胎配合止漏衬环的组合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内衬倍力补助胎与配合止漏衬环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同止漏衬环使用状态组合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同止漏衬环使用时,成内撑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配合一加长套管的组合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断面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合断面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形成撑持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于外表面设斜凸条的局部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较长条状撑柱时的组合剖视示意如
图1,2,本实用新型的内衬倍力补助胎1为高弹性橡胶制成的一轮环形状,其内壁沿辐射方向设有间距相隔的多个条状撑柱11。
如图3,4,本实用新型的内衬倍力补助胎1与轮胎外胎3之间设有止漏衬环2,其为具有极佳伸缩弹性的高纤维强韧树脂制成的一环框形状,其紧贴于轮胎外胎的内壁且环框端面宽度与轮胎外胎3内壁宽度相等,而条状撑柱11与轮胎钢圈4的内缘壁设有一适当的间隙,当遇到钉剌,轮胎外胎3将因压力不足而呈泄扁状时,止漏衬环2因其弹性而使条状撑柱11与轮胎钢圈4之间的间隙消失而呈紧紧抵持支撑,使止漏衬环2仍形成压止作用,以确保机动车仍可慢速行驶或轻易地牵动。
如图5,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于各条状撑柱11分别套设一为塑钢质材且前端具有锥状扩大面径51的加长套管5,使确保与轮胎钢圈4′具有适当间隙而有更好的防泄支撑作用。
应于说明的上述该种条状撑柱11,设置的数量并无限止,当设置无穹多情况下,即连片形成为于内衬倍力补助胎1内壁沿中心线环设一道凸肋,完全可行而效果相同。
如图6~9,于内衬倍力补助胎1所设的条状撑柱11内部隐设有纵向置入的钢丝股111,钢丝股111的两端与条状撑柱11保持一定间距,以避免条状撑柱11受压力时外露;此外,于各条状撑柱11的底端周边设有多个具有适当高度的补强肋板112。
如
图10~12,内衬倍力补助胎1亦可于其外表面设均匀分布的斜凸条113,可与轮胎外胎3的内壁形成极佳的摩擦接触,使内衬倍力补助胎1安装后不会滑动。
图12还说明条状撑柱11亦可更贴靠于轮胎钢圈4的内壁。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而且使用、安装、更换都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1.有内衬倍力补助胎的高速轮胎,它包括轮胎外胎、轮胎钢圈,其特征是轮胎外胎内壁设有其轮环直径恰适于完全贴置在轮胎外胎内壁形成定位衬设的内衬倍力补助胎;且于该内衬倍力补助胎的轮环内壁沿辐射方向设有间距相隔的条状撑柱;各条状撑柱呈等高一体成型于该内衬倍力补助胎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内衬倍力补助胎的高速轮胎,其特征是于内衬倍力补胎与轮胎外胎之间设有止漏衬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内衬倍力补助胎的高速轮胎,其特征是于条状撑柱套设有加长套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内衬倍力补助胎的高速轮胎,其特征是于条状撑柱内部隐设有钢丝股,底端周边设有补强肋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内衬倍力补助胎的高速轮胎,其特征是于内衬倍力补助胎外表面均设有斜凸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内衬倍力补助胎的高速轮胎,其特征是该条状撑柱连片形成为凸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解决轮胎刺伤后仍能使用问题。有内衬倍力衬助胎的高速轮胎,它包括轮胎外胎、轮胎钢圈,其特征在于轮胎外胎内壁设有其轮环直径恰适于完全贴置在轮胎外胎内壁形成定位衬设的内衬倍力补助胎;且于该内衬倍力补助胎的轮环内壁沿辐射方向设有间距相隔的条状撑柱;各条状撑柱呈等高一体成型于该内衬倍力补助胎内壁。用于机动车。
文档编号B60C19/00GK2269973SQ96214278
公开日1997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10日
发明者洪国民 申请人:洪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