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撞车保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400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撞车保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撞车保险装置。
现有技术的汽车撞车保险装置一般是安全气囊,就是给汽车座位前方安装能迅速充气的气囊,在汽车发生撞车事故时,电子控制系统感应到冲击加速度后即向充气机构发出充气指令,充气机构在极短的时间内向气囊充气,使之向外爆出挡在乘客面前,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其缺点是(1)由于气囊爆出的速度非常快,其本身的冲击力也是非常的大,容易给乘客造成伤害,欧洲曾有安全气囊误爆将儿童伤害致死的报道;(2)气囊的爆出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爆炸声,容易给乘客造成听觉的伤害;(3)发生事故时,乘客受到伤害往往会暂时昏迷,在面部贴在气囊上时容易造成窒息死亡;(4)由于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环节多,结构复杂,容易发生延缓操作或其他误操作,失去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撞车保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撞车保险装置,是由车尾箱、驾驶室防护架,驾驶室,前箱及车架等组成,其特征在于驾驶室防护架与车架位置不是完全固定的,二者之间主要是通过缓冲避震装置和滑杆相连接,缓冲避震装置是安装在驾驶室防护架的下部或车架上,滑杆则在车架上或驾驶室防护架的下部;另外在驾驶室防护架和车架之间还有保险结构将二者固定,这样撞车事故发生时,车架受到强烈的冲击,当冲击力到达设计值时,保险结构脱离使驾驶室保护架和车架分开,这时缓冲避震装置发生作用,避免驾驶室保护架受到强烈冲击,从而保护乘客。在驾驶室防护架的下部或车架上的安装缓冲避震装置的另一端安装有辅助支承套和辅助滑杆,用以平衡支承驾驶室防护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还有车前箱或尾箱的防护盖板与车体间是活动连接,车架与前箱或尾箱的防护盖板之间有翻盖动力结构;这样,当发生事故,缓冲避震装置发生作用时,控制系统发出指令,翻盖动力结构快速运动使防护盖板迅速上翻,挡在车前,起到保护乘客的作用;当然该结构同样可以应用于后防护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还有可采用发动机后置行李箱前置的方式,给前箱预留较大的空间,以防缓冲避震装置发生作用驾驶室防护架前移时,驾驶室防护架受阻将冲击力传到驾驶室,失去保护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没有气囊爆出的冲击力,就算弱小的乘客也能得到较好的保护;2.由于没有气囊爆出时的强烈爆炸声,避免给乘客造成听觉或其他以外的新伤害;3.发生事故时,没有气囊贴在面部,即使乘客受到伤害暂时昏迷,也不会造成意外窒息而死亡;4.由于整个结构为机械结构,且结构简单,缓冲避震装置直接感受冲击力,因此感应准确,动作灵活,不易发生误动作而失去保护作用。
5.由于缓冲距离可以设计的较长,缓冲避震装置的设计也可大大优化,这样缓冲效果将大大加强,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汽车撞车保险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图,


图1表达第一种实施方式,图2表达第二种实施方式。
由附
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撞车保险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由尾箱(1)、驾驶室防护架(2),驾驶室(3),前箱(4)及车架(9)等组成,驾驶室防护架(2)与车架(9)的相互位置不是完全固定的,二者之间主要是通过缓冲避震装置(5)和滑杆(6)相连接,缓冲避震装置(5)是安装在驾驶室防护架(2)的下部的,滑杆(6)则安装在车架上;另外在驾驶室防护架和车架之间还有保险销(11)将二者固定,这样撞车事故发生时,车架(9)受到强烈的冲击,当冲击力到达设计值时保险销(11)断裂,使驾驶室保护架(2)和车架(9)分开,这时缓冲避震装置(5)发生作用,避免驾驶室保护架(2)受到强烈冲击,从而保护乘客。在驾驶室防护架(2)的下部和车架(9)上安装缓冲避震装置的另一端分别安装有辅助支承套(8)和辅助滑杆(7),用以平衡支承驾驶室防护架(2);本例采用发动机后置行李箱前置的方式,给前箱预留较大的空间,以防止缓冲避震装置(5)发生作用驾驶室防护架(2)前移时,驾驶室防护架(2)向前受阻将冲击力传到驾驶室失去保护作用;车前箱(4)或尾箱(1)的防护盖板与车体间是活动连接(11),车架(9)与前箱(4)或尾箱(1)的防护盖板之间有翻盖动力结构(12);这样,当发生事故,缓冲避震装置(5)发生作用时,控制系统发出指令,翻盖动力结构(12)快速运动使防护盖板迅速上翻,挡在车前,起到保护乘客的作用;由附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撞车保险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由尾箱(1)、驾驶室防护架(2),驾驶室(3),前箱(4)及车架(9)等组成,驾驶室防护架(2)与车架(9)的相互位置不是完全固定的,二者之间主要是通过缓冲避震装置(5)和滑杆(6)相连接,缓冲避震装置(5)是安装在车架(9)上,滑杆(6)则安装在驾驶室防护架(2)的下部的,另外在驾驶室防护架和车架之间还有保险销(11)将二者固定,这样撞车事故发生时,车架(9)受到强烈的冲击,当冲击力到达设计值时保险销(11)断裂,使驾驶室保护架(2)和车架(9)分开,这时缓冲避震装置(5)发生作用,避免驾驶室保护架(2)受到强烈冲击,从而保护乘客。在驾驶室防护架(2)的下部和车架(9)上安装缓冲避震装置的另一端分别安装有辅助支承套(8)和辅助滑杆(7),用以平衡支承驾驶室防护架(2);本例采用发动机后置行李箱前置的方式,给前箱预留较大的空间,以防止缓冲避震装置(5)发生作用驾驶室防护架(2)前移时,驾驶室防护架受阻(2)将冲击力传到驾驶室失去保护作用;车前箱(4)或尾箱(1)的防护盖板与车体间是活动连接(11),车架(9)与前箱(4)或尾箱(1)的防护盖板之间有翻盖动力结构(12);这样,当发生事故,缓冲避震装置(5)发生作用时,控制系统发出指令,翻盖动力结构(12)快速运动使防护盖板迅速上翻,挡在车前,起到保护乘客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撞车保险装置,由车尾箱(1)、驾驶室防护架(2),驾驶室(3),前箱(4)及车架(9)等组成,其特征在于驾驶室防护架(2)与车架(9)之间主要是通过缓冲避震装置(5)和滑杆(6)相连接的,缓冲避震装置(5)是安装在驾驶室防护架(2)的下部或车架(9)上,滑杆(6)则在车架(9)上或驾驶室防护架(2)的下部,另外在驾驶室防护架(2)和车架(9)之间还有安全保护结构(10)将二者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撞车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驾驶室防护架(2)的下部或车架(9)上安装缓冲避震装置(5)的另一端安装有辅助支承套(8)和辅助滑杆(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撞车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车前箱(4)或尾箱(1)的防护盖板与车体间是活动连接(11),车架(9)与前箱(4)或尾箱(1)的防护盖板之间有翻盖动力结构(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撞车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动机是后置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撞车保险装置,由车尾箱(1)、驾驶室防护架(2),驾驶室(3),前箱(4)及车架(9)等组成,驾驶室防护架(2)与车架(9)之间主要是通过缓冲避震装置(5)和滑杆(6)相连接,在驾驶室防护架(2)和车架(9)之间还有安全保护结构(11)将二者固定。车架(9)与前箱(4)或尾箱(1)的防护盖板之间有翻盖动力结构(12)。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结构实现安全保护,结构简单,机构灵活,缓冲效果好,保护作用强,是一种非常容易实施的安全结构。
文档编号B60R19/24GK2385929SQ99215460
公开日2000年7月5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27日
发明者赵志恒 申请人:赵志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