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自行车充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充气装置。
目前的自行车、摩托车等,均无充气装置,外出时如轮胎漏气而以找不到打气的地方时则无法骑行,有时不得不带上打气筒,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轮胎漏气时进行随时充气的自行车充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贮气罐、进气嘴和由气嘴、注气管、注气阀组成的注气嘴,其特征在于进气嘴前端设有注气装置,该注气装置由凸轮、注气活塞和离合控制机构组成,所述的凸轮连接于自行车轮毂上且注气活塞的活塞杆头端与凸轮面相接,离合控制机构由拉杆和拨叉组成。
上述的注气活塞的活塞杆上可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的注气活塞的活塞杆头端顶于凸轮面上,也可在活塞杆头端设一滚轮,凸轮侧面上设有滑槽,所述的滚轮嵌于滑槽中且可在滑槽中滑动,与滑槽相背的凸轮的另一面的办轮毂上设有磨擦片。
为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自行车车架,不过多地增加自行车的附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贮气罐最好设于自行车的车架钢管内,即由自行车的车架钢管本身构成贮气罐。
为在注气过程中防止轮胎气压过大,上述的注气嘴的注气阀门最好为减压阀,也可在注气管路上设有溢流阀。
为防止贮气罐内气压过大,上述的贮气罐上最好设有溢流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轮胎漏气时可方便及时地给车轮胎补充气体,尤其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自行车的车架钢管作为贮气罐,同时还可对现有自行车的车架钢管进行改装,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三轮车、摩托车等小型车辆上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实施例2注气装置凸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面视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贮气罐(4)、进气嘴(3)和由气嘴(1)、注气管、注气阀(13)组成的注气嘴,在进气嘴前端设有注气装置,该注气装置由凸轮(8)、注气活塞(6)和离合控制机构组成,所述的凸轮连接于自行车轮毂(9)上且注气活塞的活塞杆(7)头端与凸轮面相接,离合控制机构由拉杆(12)和拨叉(10)组成。上述的注气活塞的活塞杆上可设有复位弹簧(7),所述的注气活塞的活塞杆头端顶于凸轮面上,也可在活塞杆头端设一滚轮(14),凸轮侧面上设有滑槽(15),所述的滚轮嵌于滑槽中且可在滑槽中滑动,与滑槽相背的凸轮的另一面的轮毂上设有磨擦片(16)。为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自行车车架,不过多地增加自行车的附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贮气罐最好设于自行车的车架钢管内,即由自行车的车架钢管本身构成贮气罐。为在注气过程中防止轮胎气压过大,上述的注气嘴的注气阀门(13)最好为减压阀,也可在注气管路上设有溢流阀(2)。为防止贮气罐内气压过大,上述的贮气罐上最好设有溢流阀(3)。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骑行中随时往贮气罐中注气,当车轮胎需充气时再将贮气罐内的高压气体充入轮胎内,也可将车停下,转动车轮将气体注入贮气罐内,再将贮气罐内的高压气体充入轮胎内。
实施例1包含充气罐、充气装置和控制装置,充气罐上有进气嘴、注气嘴和注气阀。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所述的贮气罐设于自行车的车架钢管内,将自行车车架钢管两端封闭,安装上进气嘴和注气嘴、注气阀即可。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所述的注气嘴的注气管上有溢流阀,贮气管上有溢流阀。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充气装置,包括贮气罐、进气嘴和由气嘴、注气管、注气阀组成的注气嘴,其特征在于进气嘴前端设有注气装置,该注气装置由凸轮、注气活塞和离合控制机构组成,所述的凸轮连接于自行车轮毂上且注气活塞的活塞杆头端与凸轮面相接,离合控制机构由拉杆和拨叉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气活塞的活塞杆上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的注气活塞的活塞杆头端顶于凸轮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气活塞的活塞杆头端设一滚轮,凸轮侧面上设有滑槽,所述的滚轮嵌于滑槽中且可在滑槽中滑动,与滑槽相背的凸轮的另一面的轮毂上设有磨擦片。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自行车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气罐设于自行车的车架钢管内,即由自行车的车架钢管本身构成贮气罐。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自行车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气罐上设有溢流阀。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气罐上设有溢流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充气装置,包括贮气罐、进气嘴和注气嘴,其特征在于进气嘴前端设有由凸轮、注气活塞和离合控制机构组成注的气装置,凸轮连接于自行车轮毂上,离合控制机构由拉杆和拨叉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方便及时地给车轮胎充气,尤其是可以利用现有自行车的车架钢管作为贮气罐,同时还可对现有自行车的车架钢管进行改装,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三轮车、摩托车等小型车辆上使用。
文档编号B60C23/16GK2386980SQ9921851
公开日2000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11日
发明者欧阳维超 申请人:欧阳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