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碰撞时不会伤人伤车的保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4485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碰撞时不会伤人伤车的保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碰撞时的保险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碰撞时不会伤人伤车的保险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车辆碰撞保险装置为传统保险杠,只能起到很有限的保险作用,保险系数很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碰撞时不会伤人伤车的保险装置,利用设置在车辆大梁前后两端上的框套托梁,以及铰接其上的力量转移臂,当汽车碰撞时,碰撞的冲击力通过力量转移臂和套胶滚动轮传递转移到地面,既不会伤车,也不会伤人,从而达到安全保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力量转移臂、框套托梁、转轴、门扇形连接螺栓、连接板块、箕形连接件、套胶滚动轮、加强钢板块、保险屏障、限位活节、碰珠限位卡和强力螺栓组成,力量转移臂(3)由转轴(5)活动锁定在框套托梁(6)的框套中间,尾部安装套胶滚动轮(12),框套托梁(6)由门扇形连接螺栓(7)、连接板块(8)、箕形连接件(9)组合连接成一体;保险屏障(2)安装在力量转移臂(3)的前臂上,下面由限位活节(4)与力量转移臂(3)的肘部连接,碰珠限位卡(11)安装在框套托梁(6)的最末端一组连接处的门扇形连接螺栓(7)上。力量转移臂(3)和框套托梁(6)均采用两侧为直板,两直板之间用加强钢板块(1)横平焊接成一体。门扇形连接螺栓(7)是在螺杆中部垂直固定方形平板,在平板上有两个圆孔。箕形连接件(9)由底面、后面和两侧面组成,后面和两侧面组成∏字形,在两侧面和后面的一端由底面封口,组成簸箕形,在两侧面上各有两个圆孔。保险屏障(2)是由内弯的长方形框架和中间的∏形框架组成,∏形框架上端高出长方形框架。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在汽车大梁前后两端安装框套托梁,在框套托梁前端采用转轴连接安装力量转移臂,力量转移臂的前端安装保险屏障,后端安装套胶滚动轮,当车辆碰撞时,首先接触点就是力量转移臂前端的保险屏障,瞬间通过框套托梁,经转轴、套胶滚动轮产生的瞬间联动,将碰撞的冲击力传递转移到地面,致使车辆停止或者被动后退,因此,无论怎样的碰撞,只要力量转移臂不扭曲,车辆只会被动退让,而不会伤人伤车,保险系数极高,碰撞消除后,套胶滚动轮在配重装饰保险屏障的作用下,自动弹起,挂在碰珠限位卡(8)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
图1的仰视图;附图3是力量转移臂示意图;附图4是保险屏障、力量转移臂、框套托梁连接关系图;附图5是框套托梁结构图;附图6是门扇形连接螺栓结构图;附图7是箕形连接件结构图;附图8是碰珠限位卡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
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所示,力量转移臂(3)放进框套托梁(6)的板夹框套中间,并将其轴孔与框套轴孔对齐,由转轴(5)插入锁定,能自由转动为准。
框套托梁(6)由门扇形连接螺栓(7)、连接板块(8)、箕形连接件(9)连成一体,并由强力螺栓(14)牢固的附在车辆大梁(13)上。力量转移臂(3)、框套托梁(6)由加强钢板块(1)在两块中间夹层内横平施焊连接成一体。配重装饰保险屏障(2)安装在力量转移臂(3)的前臂上,保险屏障(2)的下面由限位活节(14)与力量转移臂(3)的肘部连接,套胶滚动轮(12)安装在力量转移臂(3)的后尾端,为了防止车辆行驶时力量转移臂(3)上下转动,在尾部设置碰珠限位卡(11),碰珠限位卡(11)安装在框套托梁(6)的最末端一组连接处的门扇形连接螺栓(7)上。
如附图5所示是框套托梁(6)结构图,是斜板块形,小头端是圆弧形,其上有圆孔,大头端有和斜板块垂直和平行的连接块,每个连接块上各有两个圆孔。
如附图6所示是门扇形连接螺栓(7)结构图,在螺杆的中间有垂直于螺杆的长方形块,在长方形块上有两个圆孔。
如附图7所示,是箕形连接件(9)结构图,两侧面和后面组成∏形,两侧面和后面的一端由底面封口,组成簸箕形,在两侧面上各有两个圆孔。
如附图8所示,是碰珠限位卡(11)结构图,在大长方形板上有圆孔和碰珠(10),在大长方形板的一头侧面上垂直安装小长方形板,在小长方形板上有两个圆孔。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碰撞时不会伤人伤车的保险装置,由力量转移臂、框套托梁、转轴、门扇形连接螺栓、连接板块、箕形连接件、套胶滚动轮、加强钢板块、保险屏障、限位活节、碰珠限位卡和强力螺栓组成,其特征在于力量转移臂(3)由转轴(5)活动锁定在框套托梁(6)的框套中间,尾部安装套胶滚动轮(12),框套托梁(6)由门扇形连接螺栓(7)、连接板块(8)、箕形连接件(9)组合连接成一体;保险屏障(2)安装在力量转移臂(3)的前臂上,下面由限位活节(4)与力量转移臂(3)的肘部连接,碰珠限位卡(11)安装在框套托梁(6)的最末端一组连接处的门扇形连接螺栓(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时不会伤人伤车的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力量转移臂(3)和框套托梁(6)均采用两侧为直板,两直板之间用加强钢板块(1)横平焊接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时不会伤人伤车的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门扇形连接螺栓(7)是在螺杆中部垂直固定方形平板,在平板上有两个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时不会伤人伤车的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箕形连接件(9)由底面、后面和两侧面组成,后面和两侧面组成∏字形,在两侧面和后面的一端由底面封口,组成簸箕形,在两侧面上各有两个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时不会伤人伤车的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保险屏障(2)是由内弯的长方形框架和中间的∏形框架组成,∏形框架上端高出长方形框架。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碰撞时不会伤人伤车的保险装置,力量转移臂(3)由转轴(5)活动锁定在框套托梁(6)的框套中间,尾部安装套胶滚动轮(12),框套托梁(6)由门扇形连接螺栓(7)、连接板块(8)、箕形连接件(9)组合连接成一体,由强力螺栓(14)固定在车辆大梁(13)的前后两端上,配重保险屏障(2)安装在力量转移臂(3)的前臂上,当汽车碰撞时,碰撞的冲击力通过力量转移臂(3)和套胶滚动轮(12)传递转移到地面,既不会伤人也不会伤车,达到安全保险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汽车。
文档编号B60R19/16GK2389085SQ9923259
公开日2000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9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9日
发明者李晓霜 申请人:李晓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