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错位结构的串联型永磁混合悬浮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89798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错位结构的串联型永磁混合悬浮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磁悬浮列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吸力型中低速磁浮列车的永磁混合磁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自上世纪20年代德国工程师肯佩尔提出磁浮列车概念以来,这种新型交通方式以其高速、安全等优势成为未来交通的主要方式之一。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磁浮列车逐渐形成电磁吸力悬浮(EMS)和电动斥力悬浮(EDS)两种主要模式。其中吸力悬浮目前逐步成为主流模式,德国TR、日本HSST系统均为改型磁浮的典型代表。
[0003]以上两种模式为常导磁浮,依靠电磁铁产生吸力,通过调整电流大小改变悬浮力和悬浮气隙,从而实现稳定悬浮。这种悬浮方式能耗较高,载重能力较低,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0004]为了克服常导吸力悬浮的缺陷,有学者提出混合悬浮模式,依靠通电的超导线圈提供悬浮力,常导线圈仅在负载或气隙突变时起到调节作用,从而实现“0”功率悬浮。但这种悬浮方式成本较高,且超导线圈存在“失超”风险。
[0005]随着稀土科学的发展,有学者提出用永磁体替代超导线圈,提供稳定悬浮力,常导线圈仅对悬浮气隙起调节作用。但由于永磁体磁场不可控,且传统的永磁混合悬浮结构中,悬浮模块外极板和F型悬浮轨道等宽,因此悬浮力随气隙变化非常明显,当气隙较小时,悬浮力远大于列车重力,因而易导致列车“吸死”(即悬浮气隙为0),且由于常导线圈能提供的最大反向电磁力远小于“吸死”时永磁体提供悬浮力,故列车一旦“吸死”很再难落下,从而严重影响了运行安全性。并联型混合悬浮装置虽然能避免悬浮“吸死”,但其将永磁模块和电磁模块交替布置于转向架下方,两种模块结构不同,因此其工艺较为复杂,成本较高。更为重要的是,并联式永磁混合悬浮必须满足“吸死”时永磁体所提供悬浮力小于列车重力,因此在额定气隙下,电磁铁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增加了能耗,不能实现“0”功率悬浮。

【发明内容】

[0006]鉴于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永磁混合磁浮装置,使之能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减弱悬浮力随气隙变化的敏感性,从而实现任意可能气隙状态下永磁体提供的悬浮力与列车重力相当,即当悬浮气隙为0时,永磁体悬浮力仅略大于列车重力,此时可通过常导线圈产生的反向电磁力避免“吸死”。
[0007]本发明目的可通过如下手段实现:
[0008]一种基于错位结构的串联型永磁混合悬浮装置,每套装置包括永磁体和与之串联的电磁铁组成,多套装置安装于列车转向架下方,从而实现混合悬浮,其特征在于:
[0009]A)永磁体和与之串联的电磁铁构成的U形装置的两极外沿宽度大于F型轨道宽度;B) —定数量的U形装置安装于列车转向架下方其中心线与F型轨中心线重合;C)轨道安装后下部工作平面的外沿宽度L等于F型轨宽度;U形装置的两极板外沿宽度不等于F型轨道宽度,形成错位结构。
[0010]永磁体磁场与电磁铁磁场串联后与F型轨道构成磁场回路,产生吸力,通过安装梁对磁浮列车的转向架产生向上的悬浮力。其基本原理与传统永磁混合悬浮类似,但传统结构中永磁体所提供悬浮力随气隙指数变化,为了节能通常设计额定气隙下永磁体悬浮力等于重力,而当气隙减小到一定值(如1mm)后,悬浮力远大于重力,而常导线圈过流能力有限,无法提供足够的反向磁场,因此很容易造成“吸死”。而本发明结构中,永磁体所提供悬浮力在各种可能气隙条件下几乎保持恒定,因此通过选取合理的永磁材料,可使得额定气隙下永磁体悬浮力等于列车重力,同时在极小气隙(甚至零气隙)下略大于重力,此时可通过常导线圈反向通磁,减小悬浮力,使得列车下落,当达到额定气隙时,断开常导线圈,电磁铁停止工作,完全由永磁体提供吸力。
[0011]以下为典型工况下该装置工作状态:
[0012]状态(1)、额定悬浮状态
[0013]当处于额定悬浮状态时,气隙为额定值,通过合理参数配置可满足此时永磁体提供悬浮力等于列车重力,系统处于“0”功率工作状态,无悬浮能耗。状态(2)、起浮状态
[0014]当列车起浮时,工作气隙较大(如20mm),永磁体能提供的悬浮力小于列车重力,此时在常导线圈中通以直流电,使电磁铁与永磁体磁场叠加,以满足电磁力大于列车重力,在电磁力作用下列车起浮。
[0015]状态(3)、小气隙状态
[0016]当列车因为轨道平顺等因素造成悬浮气隙小于额定气隙时,本发明可使得悬浮力仅略大于重力,此时在常导线圈中通以与状态(2)反向的直流电,电磁铁为永磁体反向充磁,使得悬浮力小于重力,列车下落,悬浮气隙增大,直至达到状态(1)后,电磁铁停止工作。
[0017]状态(4)、故障状态
[0018]当由于永磁体失磁等因素造成额定气隙下永磁体悬浮力小于(或大于)重力时,此时给常导线圈通电,使得电磁铁与永磁体磁场叠加(或抵消),从而增加(或减小)悬浮力,以满足列车稳定悬浮。
[0019]综上所示,通过合理配置参数,本发明结构能有效解决永磁混合悬浮“吸死”问题,提高了安全性,同时由于悬浮力随气隙变化不明显,也降低了控制难度。
[0020]【附图说明】如下:
[0021]附图1为本发明中模块与F型轨相对位置关系图。
[0022]附图2为现有技术与本发明结果对照图,(a)和(b)分别为本发明结构与传统
[0023]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3是考虑工程应用的串联式永磁体混合装置示意图。
[0025]附图4为附图3所示参数下传统结构与本发明结构电磁力与气隙关系实验曲线。
[0026]图中:1为F型轨,2为永磁体,3为电磁铁,4为线圈,L为轨道安装后下部工作平面的外沿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述。
[0028]如图1所示,本装置截面为U型,其与F轨正对排列,图1所示为列车转向架一侧不意图,另一侧与之对称布置。
[0029]由图2(a)可知,传统结构中悬浮模块U型截面宽度与F轨宽度相等,而由图2(b),本发明结构中,悬浮模块外沿大于F轨宽度,且电磁铁与永磁体磁路为串联关系。
[0030]参考株洲中低速磁浮商业试验线技术指标,列车满载时单位长度质量为2.4T,由于列车质量对称分布,单位长度下单侧悬浮质量1.2T。为满足悬浮要求,设计串联型混合悬浮装置尺寸如图3所示。
[0031]图4为图3所示参数下,传统结构与本发明结构电磁力随气隙变化曲线(传统结构悬浮模块宽度与F轨宽度相同,均为220mm)。由图可知,串联型混合悬浮装置悬浮力几乎不随气隙变化,气隙8_下永磁体提供悬浮力为12kN,恰为列车重力。而零气隙下悬浮力为12.58kN,仅增加4.87%,此时电磁铁仅需反向充磁,克服4.87%倍重力。采用传统结构,电磁力随气隙指数衰减,气隙20mm时满足额定悬浮力要求12kN,而当气隙衰减为0时,悬浮力130.23kN,比额定悬浮力增加983.3%。为避免“吸死”,电磁铁需反向充磁,克服983.3%倍重力,显然远远超过常导线圈过载能力,因此无法避免“吸死”。
[0032]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永磁混合磁浮装置是节能、易于控制、切实可行的。可良好地用于吸力型磁浮列车。
[0033]上述针对较佳实施例的具体描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凡是根据上述描述做出各种可能的等同替换或改变,均被认为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错位结构的串联型永磁混合悬浮装置,每套装置包括永磁体和与之串联的电磁铁组成,多套装置安装于列车转向架下方,从而实现混合悬浮,其特征在于: A)永磁体和与之串联的电磁铁构成的U形装置的两极外沿宽度大于F型轨道宽度;B)一定数量的U形装置安装于列车转向架下方其中心线与F型轨中心线重合;C)轨道安装后下部工作平面的外沿宽度L等于F型轨宽度;U形装置的两极板外沿宽度不等于F型轨道宽度,形成错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磁浮列车的串联型永磁混合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转向架内设置若干套悬浮装置并排编组。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错位结构的串联型永磁混合悬浮装置。每套装置包括永磁体和与之串联的电磁铁组成,且:A)永磁体和与之串联的电磁铁构成的U形装置的两极外沿宽度大于F型轨道宽度;B)一定数量的U形装置安装于列车转向架下方其中心线与F型轨中心线重合;C)轨道安装后下部工作平面的外沿宽度L等于F型轨宽度。本发明结构与传统结构相比,其悬浮力与气隙关系较弱,因此当载重、轨道平整度等因素导致悬浮变化时,电磁力波动较小,避免了传统结构普遍存在的悬浮吸死问题。降低了控制难度,同时增加了运行安全可靠性。与并联型永磁混合悬浮装置相比,该发明可实现“0”功率悬浮,降低能耗,且该装置结构更为简单,便于工程化生产。
【IPC分类】B60L13/04
【公开号】CN105346408
【申请号】CN201510737060
【发明人】刘国清, 张昆仑, 张慧, 靖永志, 王滢, 王涛, 郭秀云
【申请人】西南交通大学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