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架抗侧滚扭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1008阅读:15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转向架抗侧滚扭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架抗侧滚扭杆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铁路提速及高速客车的转向架抗侧滚扭杆装置。
公知的转向架扭杆装置一般安装初始应力大,且防松性能欠佳,结构设计不合理,易产生螺纹根部应力集中现象,在铁路全面提速后,现有转向架扭杆装置的结构、受力状况与要求不相匹配,从而影响列车的平稳性,使扭杆连续发生断裂的情况,危及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结构先进、安全可靠、受力合理且有较高使用寿命的铁路客车转向架抗侧滚扭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向架抗侧滚扭杆装置,包括扭杆、扭臂、调整吊杆,其中所述调整吊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带球面轴承的锥销轴,所述上锥销轴与摇枕上的转向架摇枕锥销座相联接,下锥销轴与扭臂的一端相联接,扭臂的另一端与扭杆相联接,所述扭杆借助于轴承、轴承座固定在转向架构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所述转向架抗侧滚扭杆装置采用可调节吊杆结构,便于安装,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安装初始应力;扭杆为实心杆,优选了抗侧滚刚度,并与动力学性能参数相匹配;锁紧螺母采用两个锁紧螺钉顶紧与锁母内螺纹一起加工的顶块的方式,其防松效果好。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向架抗侧滚扭杆装置结构合理、外移锁紧螺母,并增加扭臂压紧装置,能够消除螺纹根部的应力集中现象,工艺先进,性能可靠,可有效地保证高速列车的行车安全,并提高了高速客车的运行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转向架抗侧滚扭杆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转向架抗侧滚扭杆装置的俯视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转向架抗侧滚扭杆装置锁紧螺母10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沿A-A线的剖视。
以下结合附图及其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做详细的描述。

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转向架抗侧滚扭杆装置,包括扭杆4、扭臂12、调整吊杆14,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吊杆14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带球面轴承的锥销轴17,所述上锥销轴17与摇枕15上的转向架摇枕锥销座16相联接,下锥销轴17与扭臂12的一端相联接,扭臂12的另一端与扭杆4相联接,所述扭杆4借助于轴承9、轴承座5固定在转向架构架18上。所述调整吊杆14为一上下端互为正、反扣的可调节螺杆3与互为正、反扣的上、下可调节螺杆端杆1借助于锁紧螺母2相固结。所述扭杆4为实心扭杆。
组装时,先将扭臂12的一端与实心扭杆4联为一体,每根扭杆4上设有左右两个扭臂,左右扭臂的相位差应在极小的范围内,然后安装扭臂压紧垫圈11,锁紧扭臂压紧螺母10,如图3、4所示,由于压紧螺母顶块6与扭臂压紧螺母10的内螺纹是一起加工的,在锁紧扭臂压紧螺母10后,将两个锁紧螺钉7顶紧压紧螺母顶块6,即可防止该扭臂压紧螺母10的松动。将扭臂4的两端头分别与油封8和关节轴承9相联接。扭臂12的另一端与调整吊杆14的下端锥销轴17相联接。
每辆客车有两个转向架,每个转向架安装一根抗侧滚扭杆、两个扭臂及两根调节吊杆。
使用时,将带有轴承座5、扭臂12的扭杆组成,安装在转向架侧架内侧与转向架两横梁间纵向辅助梁的安装位置上,再将在安装前先将尺寸调整好的一根可调节吊杆两端的锥销轴17分别与扭杆4上的扭臂12及摇枕15上的转向架摇枕锥销座16进行联接安装,待落车后,在转向架的空气弹簧充气至正常工作状态并调整轮重后,调整调节吊杆的长度,达到安装要求,然后将联接点锁紧。
权利要求1.一种转向架抗侧滚扭杆装置,包括扭杆、扭臂、调整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吊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带球面轴承的锥销轴,所述上锥销轴与摇枕上的转向架摇枕锥销座相联接,下锥销轴与扭臂的一端相联接,扭臂的另一端与扭杆相联接,所述扭杆借助于轴承、轴承座固定在转向架构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架抗侧滚扭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吊杆为一上下端互为正、反扣的可调节螺杆与互为正、反扣的上、下可调节螺杆端杆借助于锁紧螺母相固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架抗侧滚扭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为实心扭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架抗侧滚扭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两端的轴承为关节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架抗侧滚扭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螺母顶块与扭臂压紧螺母的内螺纹一起加工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架抗侧滚扭杆装置,包括扭杆、扭臂、调整吊杆,其中:所述调整吊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带球面轴承的锥销轴,所述上锥销轴与摇枕上的转向架摇枕锥销座相联接,下锥销轴与扭臂的一端相联接,扭臂的另一端与扭杆相联接,所述扭杆借助于轴承、轴承座固定在转向架构架上。该装置结构合理、工艺先进、性能可靠、便于安装、降低了安装初始应力,有效地保证高速列车的行车安全,并提高了列车运行平稳性。
文档编号B61F5/00GK2430331SQ00242930
公开日2001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7日
发明者王俊彪, 王成国, 宫相太, 李志民, 刘爽堃, 李慧颖, 黄强, 樊健民, 丁勇 申请人: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