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新型铁路客运方法-同列运行法和车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客运方法和车厢。
背景技术:
目前的现有铁路客运方法是每次只运行一列车次,该车次从起点城市途经若干个城镇、节点(三个方向)城市、交点(四个及四个以上方向)城市后到达终点城市,乘客只能在运行到节点城市、交点城市时下车,在车站上等候、换乘其他方向车次的列车。这种铁路客运方法不仅使得某些路段的铁路趋于饱和--出现了“瓶颈”路段,同时也使得某些节点城市、交点城市的换乘乘客人满为患。这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而且耽误了换乘乘客的大量旅途时间,制约了铁路客运的发展。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新的铁路客运方法和车厢,解决“瓶颈”路段,减少换乘的时间,为铁路客运的发展留有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铁路客运方法是列车在每一次运行的全程或部分路程上,同时运行两列或两列以上的车次,乘客在列车运行途中即可换乘不同车次的旅客车厢,当列车运行至节点城市、交点城市时再分开,还可再与同方向的其他车次车厢合并继续同列向前运行,以此类推的运行下去。如果,每条铁路、每次运行都实行同列运行时,就能形成动态的、链接的列车客运网络,此时的乘客不用下车就能换乘到达目的地。为方便安全的同列运行,连接部位的车厢需要加以改进,增加观察了望、速度制动控制和通讯联络及詹天佑等机械、电气连接控制功能。
由于本发明的铁路客运方法就是每次同时运行两列或两列以上的车次,铁路的行车密度可降低一倍或一倍以上,列车的实际作用增加一倍或一倍以上。为今后铁路客运的发展留下了空间。乘客没有了换乘的等候时间,缩短了旅行时间。节点城市、交点城市主要作用变为分开或合并不同车次的车厢,换乘乘客不用下车,车站也不用接待换乘的乘客,因此,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具体实施方法例如一A、B两个起点城市、C、D两个节点城市和E、F两个终点城市的铁路客运线路(沿途若干各城镇略)。A起点城市发出到E终点城市的a-e次旅客列车,B起点城市发出到F终点城市的b-f次旅客列车,让这两次列车同时到达C节点城市,此时,把这两次列车合并成一列。用一辆机车牵引或前拉后推两辆机车驱动,并将这两次列车的邮政车、行李车、宿营车等放置两头。将现在的连接部位车厢的一侧上、下车门封闭改建,按装观察了望窗、速度显示仪表、制动控制阀、通讯联络的电话和计算机、及詹天佑等机械、电气连接控制装置。此时a-e次旅客列车和b-f次旅客列车同列运行于C、D两个节点城市之间,C、D这两个节点城市之间铁路的行车密度可降低一倍,乘客可在列车同列运行于C、D这两个节点城市之间的时候换乘另一车次的车厢,不用在C、D两个节点城市的站台上换乘。当a-e次旅客列车和b-f次旅客列车同列运行至D节点城市然后再分开,分别驶向各自的E终点城市、F终点城市。这a-e次、b-f次两列次单程的旅客列车,实际上使用了一次铁路,其实际效果相当于a-e次、a-f次和b-f次、b-e次四列次的旅客列车。
同理,返程e-a次、f-b次两列次的旅客列车,实际上使用了了一次铁路,其实际效果也相当于e-a次、e-b次和f-b次、f-a次四列次的旅客列车。
若再让返程e-a次、f-b次两列次同列运行的旅客列车和a-e次、b-f次两列次不同列运行的旅客列车同时到达C节点城市时,则a-e次还可加挂部分去B城市的车厢,同时b-f次还可加挂部分去A城市的车厢。a-e次到达C节点城市时分开去B城市的车厢,这部分车厢与返程同列运行至C节点城市刚刚分开的f-b次旅客列车合并,继续同列运行到达B终点城市。同理,b-f次到达C节点城市时也分开去A城市的车厢,这部分车厢与返程同列运行至C节点城市刚分开的e-a次旅客列车合并,继续同列运行到达A终点城市。
反之也是。这样去时两列次列车实际使用一次铁路,其实际效果相当于六列次列车,返程时也是两列次列车实际使用一次铁路,其实际效果相当于六列次列车。
例如二一个X交点城市有四个方向的铁路客运线路,这X交点城市有S-N、N-S、E-W、W-E四个方向的列车,让四个方向的列车几乎同时到达X交点城市。S-N方向的列车在到达X交点城市以前,同列运行着s-n次、s-e次、s-w次三列次的旅客列车。在到达X交点城市前准备进站时,减速,脱钩,分道,使用上述改进了的连接部位车箱,利用惯性和刹车控制(仿溜车手段)进入不同的站台。s-n次进入N站台,s-e次进入E站台,s-w次进入W站台。其他三个方向的列车也如法炮制,E-W方向列车中的e-n次和W-E方向列车中的w-n次都进入N站台。当发车离站时,这时S-N方向的列车是s-n次、e-n次和w-n次新组合的三列次的旅客列车,同列运行的向北运行。其他三个方向列车也是新组合的三列次的旅客列车,同列运行的向原方向运行。
这S-N、N-S、E-W、W-E四个方向的列车,同列运行着十二列次旅客列车,这十二列次旅客列车的乘客不用下车,就能换乘任何方向的列车,X交点城市的车站不再拥挤,铁路的行车密度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权利要求
本发明是铁路客运的方法和车厢,特别是新型铁路客运方法--同列运行法和车厢,它们都是在铁路上通过列车运送旅客的方法。其特征是列车在每次运行的全程或部分路程上,同时运行两列或两列以上车次,乘客在列车运行途中即可换乘不同车次的车厢,当列车运行至节点城市、交点城市时再分开,去应去的方向,或同时再与其他车次的车厢合并继续向前运行。连接部位车厢的一侧上、下车门封闭改建,按装观察了望窗、速度显示仪表、制动控制阀、通讯联络的电话和计算机、及詹天佑等机械、电气连接控制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铁路客运方法-同列运行法和车厢,其目的是解决铁路的“瓶颈”路段,减少旅客的旅行时间,为铁路客运的发展留有空间,使铁路这个大动脉更顺畅,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特点是每次同时运行两列或两列以上的车次,铁路的行车密度可降低一倍或一倍以上,列车的实际作用增加一倍或一倍以上。换乘乘客不用再下车,节省了换乘的等候时间,缩短了旅行时间。节点城市、交点城市主要作用是分开或合并不同车次的车厢,车站不用接待换乘的乘客,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连接部位车厢的一侧上、下车门封闭改建,按装观察了望窗、速度显示仪表、制动控制阀、通讯联络的电话和计算机、及詹天佑等机械、电气连接控制装置。
文档编号B61L27/00GK1626391SQ20031011737
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2日
发明者张永顺 申请人:张永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