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内置式隔振装置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振动及噪声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于轨道浮置板内、用于减轻
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发出的振动及噪声所带来不良影响的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各大中城市越来越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城市轨 道建设,特别是地下铁路建设也相继展开。为了减少对轨道上部或周边物业及居民的干扰, 在特殊区段设置浮置板道床是地铁设计中的一项重要隔振措施。目前应用的浮置板道床隔 振器根据其安装方式主要分内置式和侧置式。传统的内置式隔振装置需要将联接活动套筒 预先固定设置在浮置板内,例如专利号为ZL200410035441. 1的发明专利就公布了这样一 种浮置道床,工作时联接活动套筒上固定设置的支承挡块做为直接受力元件支撑在弹簧隔 振器上。目前行业标准要求浮置板的设计寿命为至少ioo年,在如此长的时间内,用普通碳 钢材料(如Q235或Q345)制成的联接活动套筒,由于腐蚀和交变应力作用,主要受力部件 易出现疲劳损伤、开焊以及锈蚀减薄等不良现象,但由于联接活动套筒已与浮置板联为一 体,因此无法直接对其进行更换,就地维修又受到地点和联接活动套筒内部空间的限制十 分困难,进行维修时,需要长时间中断车辆运营,势必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给运营公司带 来经济损失,并对城市的日常活动造成不良影响。而且采用了这种结构的隔振器,无论浮置 板有多厚,联接活动套筒的总体厚度需要与浮置板厚度保持一致,耗用材料较多。同时,为 了随时可以维修更换弹簧隔振器,传统的内置式隔振装置采用的是经联接套筒上通孔可以 直接取出弹簧隔振器的技术方案,这就要求通孔尺寸必须略大于弹簧隔振器尺寸,所以导 致联接套筒的尺寸相应也较大,既占用较多的空间也不利于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采用了可以取出检修并可以更换 的活动套筒,并且活动套筒的高度及其通孔尺寸不再受浮置板厚度及弹性隔振器尺寸严格 限制的内置式隔振装置。 本发明内置式隔振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在弹性隔振器上方设置活动套筒,活动套 筒上设置支承挡块,支承挡块中心设有通孔,弹性隔振器位于支承挡块下方,活动套筒下部 对称设置向外突出的凸缘。使用时利用活动套筒上向外延伸的凸缘与待隔振构件挂接,从 而实现弹性隔振器对待隔振构件的支承承载。 为顶升方便,活动套筒上还可以设置顶升挡块,顶升挡块位于支承挡块上方,顶升 挡块中心设有通孔。 为了方便调整高度和水平度,可以在弹性隔振器与支承挡块之间设置垫片,垫片 中心设置用于顶升的通孔。为顺利实现从上方调整垫片的数量或总厚度,支承挡块或/和 顶升挡块的中心开口及形状应与垫片大小相容,并且垫片至少与支承挡块可以实现错位交 叠。在些某情况下,弹性隔振器可以直接支承在活动套筒上,不使用垫片。本发明中,活动
4套筒可以随时取出,因此,弹性隔振器可以不必经过支承挡块或/和顶升挡块的中心开口 取出,只需先取出活动套筒,然后再取出弹性隔振器即可。当然,如果工程需要直接从上方 装入或取出弹性隔振器,只需支承挡块或/和顶升挡块的中心开口及形状与弹性隔振器大 小相容即可,在不使用垫片时,还应同时保证弹性隔振器的上顶面至少与支承挡块可以实 现错位交叠。本发明所述的顶升挡块或支承挡块,可以是独立设置的多个块状结构,也可以 是一个整体的环状结构。 基于上述原理,本发明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活动套筒可以简化集成为一块支承挡 板,弹性隔振器位于支承挡板的下方,支承挡板中心贯穿设置调节螺柱。使用时,通过调整 调节螺柱可以利用支承档板端部的局部板体或边角作为凸缘与待隔振构件挂接,从而实现 弹性隔振器对待隔振构件的支承承载;或者在支承挡板的边沿设置至少两个水平向外延伸 的凸缘,利用凸缘与待隔振构件挂接,从而实现弹性隔振器对待隔振构件的支承承载。
本发明内置式隔振装置所使用的弹性隔振器包括多种形式,例如可以是钢弹簧隔 振器、橡胶隔振器或空气弹簧隔振器等,其中采用的弹性元件可以是螺旋钢弹簧、碟簧或橡 胶金属复合弹簧,也可以是橡胶等弹性材料,弹性隔振器中还可以同时设置硅油等液体阻 尼材料或橡胶等固体阻尼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本发明带 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包括隔振装置和浮置板,浮置板上设有阶梯状通孔,上、下孔 交界处形成挡肩,在挡肩处的上部孔径尺寸小于下部孔径尺寸,上部通孔与活动套筒大小 相容,活动套筒的凸缘可以与挡肩错位交叠,内置式隔振装置置于通孔的下部,其活动套筒 的顶端或活动套筒设置的凸缘支承于通孔内的挡肩处。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另一种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这种带有
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包括隔振装置和浮置板,浮置板上设有预留通孔,预留通孔与
活动套筒大小相容,活动套筒的凸缘可以与预留通孔底端的浮置板底面错位交叠,内置式
隔振装置部分置于预留通孔内,活动套筒上设置的凸缘支承在浮置板的底面上。 上述两种本发明浮置道床结构中,浮置板上设置的预留通孔的形状可以是三角
孔、方孔、长方孔、多棱柱孔、椭圆孔、或带有对称缺口的圆孔,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活动套筒
设置的凸缘为对称设置,包括轴对称或中心对称。为了保护浮置板上与活动套筒配合的预
留通孔结构不受损害,可以在预留通孔内增设衬筒。为了保证标准要求的ioo年用寿命,衬
筒应采用耐腐蚀、耐久的材料制成。所述衬筒可以用金属材料制成,如不锈钢、铝合金和经
良好防腐保护的碳钢等;也可以采用有足够强度、耐久的非金属材料制成,如工程塑料、陶
瓷、硬橡胶、玻璃钢、混凝土预制件等;还可以根据实际承受外力的不同由金属和非金属材
料组合或复合而成,例如在与隔振装置实施挂接的挡肩部位使用陶瓷防护的钢板,位于预
留通孔侧壁的部分使用含有钢骨架的橡胶材料,并将上述钢板及橡胶硫化组合成一体构成
衬筒。使用时,衬筒设置在浮置板的预留通孔的至少局部内壁表面,衬筒与浮置板预设成一
体,活动套筒至少部分置于衬筒内。当然,为了节省材料,降低成本,也可以将衬筒简化为仅
在与隔振装置实施挂接的挡肩部位使用的衬板,也可以起到到好的效果。同样,衬板可以用 金属材料制成,如钢、不锈钢、铝合金等;也可以采用有一定强度的非金属材料制成,如工程 塑料、陶瓷、玻璃钢或硬橡胶等。 为了更方便地从浮置板的上方顶升浮置板并调整其高度和水平度,可以在浮置板
5的预留通孔内壁上设置顶升挡块,并在弹性隔振器与活动套筒的支承挡块之间设置垫片, 顶升挡块位于活动套筒的支承挡块上方,垫片中心设置顶升通孔。为顺利实现从上方调整 垫片的数量或总厚度,支承挡块和顶升挡块的中心开口及形状应与垫片大小相容,并且垫 片至少与支承挡块可以实现错位交叠。对于个别弹性隔振器直接与活动套筒接触,不使用 垫片的应用特例,为实现直接可以从上方装入或取出弹性隔振器,支承挡块和顶升挡块的 中心开口及形状应与弹性隔振器大小相容,并且弹性隔振器的上顶面至少与支承挡块可以 实现错位交叠。本发明的两种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中,所述的顶升挡块或支承 挡块,可以是独立设置的多个块状结构,也可以是一个整体的环状结构。 为了防止弹性隔振器发生水平移位,弹性隔振器的上下表面设有防止其水平移位 的联接装置,上方联接装置与垫片或支承挡块联接,下方联接装置与基础联接,联接装置为 防滑垫板、螺栓、或者凹凸结构。 为了保证活动套筒的有效挂接,在活动套筒与衬筒或预留通孔挂接处设置限位装
置,限位装置为限位块或限位槽,限位方向为通孔轴向、环向或径向,或其组合。 本发明通过设置可快迅拆装的活动套筒(或支承挡板),使活动套筒(或支承挡
板)与浮置板的连接关系由从前的一体化嵌入式固定连接改为分体挂接,因此设置有受力
元件的活动套筒(或支承挡板)可以快速取出进行检修或更换,如利用轨道车辆运营的时
间天窗间隙就可以实施维修更换。而且活动套筒(或支承挡板)与浮置板分体设置后,其
高度可以根据安装需要优化设置,不受浮置板厚度影响,尤其是在浮置板较厚时,其节省材
料、降低成本的效果极其明显。此外,由于活动套筒可以随时取出,活动套筒下方的弹性隔
振器不再需要从活动套筒上设置的通孔中取放,因此减小活动套筒尺寸成为可能,有利于
进一步降低成本。在本发明中部分技术方案虽然增设了衬筒,但由于衬筒在使用过程中仅
与活动套筒挂接处承受较大的压力,因此只需要在受力部位使用较厚的金属板,其余受力
极小或不受力的部分可以使用金属薄板甚至非金属材料加工制作,衬筒甚至还可以直接简
化为衬板,所以对产品总体成本影响不大。本发明采用可拆装的活动套筒结构所带来的另
一个优点在于,由于使用了分体挂接的活动套筒,浮置板的挂接受力部位可以实现大幅下
移,对于较薄的浮置板,活动套筒甚至可以直接挂接在浮置板的底面上,这样浮置板承受剪
力及冲剪力的能力大大提高,其受力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有利于保护浮置板体自身结构,延
长其使用寿命。基于上面所述原理,本发明内置式隔振装置不仅可以用于浮置道床隔振,还
可以应用于建筑地板和设备基础等领域的隔振,以满足长达100年的使用寿命要求。 综上,本发明内置式隔振装置,结构紧凑,维修便利,隔振效果好,适用范围广,可
以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控制,以及建筑地板或设备基础的隔振。而本发明带有
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维护保养更简便,可以通过更换活动套筒以满足整个系统长
达100年的使用寿命要求,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图1为实施例一中本发明内置式隔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内置式隔振装置的应用示意图之一。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实施例三中本发明内置式隔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俯视图。 图10为实施例三中内置式隔振装置的顶升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实施例三中内置式隔振装置顶升后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3为实施例四中本发明内置式隔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俯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6为实施例五中本发明内置式隔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俯视图。 图18为本发明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19为本发明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20为图7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内置式隔振装置,包括活动套筒1和弹性隔振器3,本例中 所述弹性隔振器3为内部设置有液体阻尼材料的螺旋钢弹簧隔振器,活动套筒1上设置有 支承挡块2,弹性隔振器3位于支承挡块2下方,活动套筒1下部还水平设置有四个向外突 出的凸缘4。为了便于从上方调整待隔振构件的高度和水平度,支承挡块2与弹性隔振器3 之间设置垫片5,垫片5中心设置顶升通孔,垫片5的大小应保证可以从支承挡块中心通孔 穿过(即大小相容),并且旋转后可以与支承挡块2实现错位交叠,两者错位交叠时的状态 如图2所示。 在轨道浮置板中使用时,如图3、图4所示,在浮置板6上预设与隔振装置外形相对 应的预留通孔7,预留通孔7为上段截面小、下段截面大的阶梯孔,在通孔上还设有轴向限 位块40。将弹性隔振器3和活动套筒1依次放入,并将垫片5摆放在支承挡块2的中心孔 处。利用外部压力工具压縮弹簧隔振器2直至凸缘4低于预留通孔7的挡肩A,此时轴向限 位块40向上托住活动套筒,如图5和图6所示,再继续压縮隔振器,使垫片5完全低于支承 挡块2,将活动套筒1旋转约45° ,则垫片5与支承挡块2之间及活动套筒1的凸缘4与挡 肩A之间形成错位交叠,当外部压力装置停止施压后,弹性隔振器3将会回弹,使垫片5与 支承挡块2以及凸缘4与挡肩A相互紧压,实现浮置板6弹性支撑于弹性隔振器3上,当承 载的弹簧隔振器足够多时,浮置板6将脱离基础12表面,实现浮置,构成本发明带有内置式 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 当一块垫片5不能满足将浮置板6调整至适当高度或水平度时,可以按照前述的 方法,将新增的垫片放在支承挡块2的中心通孔处,然后利用压力工具通过垫片中心设置 的顶升通孔直接对弹簧隔振器施压,直至新放置的垫片完全低于支承挡块,此时将新放置的垫片转过约45° ,使新设置的垫片也与支承挡块之间形成错位交叠,停止施压让弹簧隔 振器回弹后垫片便被紧压在支承挡块上,如此通过调整垫片的总厚度直至最终实现浮置板 达到适当的高度和水平度。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垫片,直接将弹簧隔振器支撑 在支承挡块上。 检修或更换活动套筒及弹性隔振器时,先利用外部千斤顶压縮弹性隔振器3,使凸 缘4与挡肩A脱离接触,将活动套筒1旋转45° ,使凸缘4与挡肩A不再错位交叠,上部通 孔与活动套筒1进入相容状态,松开外部千斤顶,弹性隔振器3回弹后,各部件不再受力,可 以轻松将活动套筒1、垫片5和弹性隔振器3依次从预留通孔内取出进行检修或更换。
为防止弹性隔振器3发生水平滑移,在弹性隔振器3与基础12之间设置摩擦系数 很高的防滑垫板ll。为防止异物落入浮置板预留通孔中,在预留通孔顶部设置端盖13。为 加强密封效果,更好的防止雨水及污物进入,还可以在端盖周边设置密封垫。端盖也可以设 置成嵌入式的,使其上表面与浮置板表面平齐,也很容易实现。 本实施例仅以设置四个凸缘4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空间和 承载的需要增加或减少凸缘的数量,但一般至少要设置两个,为保证支撑的平稳性,以不低 于三个为宜。 根据本发明的精神,活动套筒中心的通孔形状除了实施例中所述形状外,还可以 是三角形、梯形、椭圆形、矩形等形状,只要相应的改变垫片的形状都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 而且,本发明所述的垫片的结构形式并不局限于实心板材,对于浮置板厚度较大的场合,还 可以将垫片设置成空心箱体、两端带有法兰的桶状结构等多种形式,只要其强度足够,也能 实现同样的效果。 此外,浮置板上设置的预留通孔除本例中所示带有对称缺口的圆孔外,还可以是 三角孔、方孔、长方孔、多棱柱孔、椭圆孔、或带有对称缺口的其它形状,只要相应设置能与 之适应的活动套筒、垫板及弹性隔振器,也都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内置式隔振装置所使用的弹性隔振器包括多种形式,除本例所述钢弹簧隔 振器外,还可以是橡胶隔振器或空气弹簧隔振器等,其中采用的弹性元件可以是螺旋钢弹 簧,也可以是碟簧或橡胶金属复合弹簧,还可以是橡胶等弹性材料,弹性隔振器中还可以同 时设置改性沥青等其他液体阻尼材料或橡胶等固体阻尼材料。 由于混凝土的寿命可以在100年以上,浮置板上没有固结在一起的易腐蚀部件,
碳钢制成的活动套筒寿命虽然低于ioo年,但如果锈蚀可以更换,因此可以通过及时更换
满足整个系统长达100年的使用寿命要求。 基于本例所述原理,本发明内置式隔振装置不仅可以用于浮置道床隔振,还可以
应用于建筑地板和设备基础等领域的隔振。 实施例二 如图7和图20所示本发明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 于,当待隔振的浮置板6厚度很薄,难以实现设置阶梯状预留通孔提供挂接所需挡肩时,可 以采用在浮置板6上设置单一尺寸的预留通孔7,然后利用凸缘4与浮置板6的预留通孔周 边底面直接挂接支承,也可以实现弹性隔振器3对浮置板6的承载。需要指出的是,本例中 的弹性隔振器3为内部设有橡胶固体阻尼材料的螺旋钢弹簧阻尼器。为顺利实现凸缘4与 浮置板6底面的挂接,可以在基础面12上预先设置混凝土墩19,利用混凝土墩19支承浮置
8板6,使浮置板6离开基础12表面一段距离,以保证有足够的挂接配合空间。
当然,混凝土墩19的高度需经过计算确定,既要保证预留出凸缘4与浮置板6底 面的挂接空间,又要保证浮置板6处于浮置状态时,混凝土墩19不会与浮置板6之间发生 接触干涉。基于这种原理,也可以在浇注浮置板6时在浮置板上设置若干类似于混凝土墩 19的凸起,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与实施例一相同,本例中碳钢制成的活动套筒寿命虽然低于100年,但是如果锈 蚀可以从通孔中取出予以更换,因此可以通过及时更换满足整个系统长达100年的使用寿 命要求。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使用的内置式隔振装置为了方便从上方 对浮置板6的高度和水平度进行调整,在活动套筒1上设置顶升挡块9,顶升挡块9的中心 开口及形状也应与垫片5大小相容,均为由三角形、圆形组成的复杂开口形状,呈120°中 心对称,顶升挡块9位于支承挡块2上方。 应用于本发明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时,为了避免在浮置板上设置特殊 形状的预留通孔不便,并保护待隔振构件上与活动套筒配合的预留通孔结构不受损害,在 预留通孔内增设衬筒8。其中,预留通孔设置成上段截面小下段截面大的两段正方形阶梯 孔,相应的衬筒8也设置成同样的形状,衬筒8由经过防腐处理的钢板制成,由于挡肩B处 工作时与凸缘4挂接受力,因此在挡肩B处局部使用较厚的钢板。为保证凸缘4与挡肩B 挂接后相对位置不变,在挡肩B的相应位置设置由限位块10构成的卡槽。为防止弹性隔振 器3的水平移动,在弹性隔振器3底部堆焊出多个锥形凸起14,并在垫片5与弹性隔振器3 之间设置防滑垫板ll。 具体应用方式为,如图8、图9所示,将衬筒8与浮置板6预浇筑成一体,然后将弹 性隔振器3和活动套筒1依次放入衬筒8中,并将垫片5摆放在支承挡块2的中心孔处,放 入活动套筒1时,为给凸缘4让位,应如图9所示将凸缘4对应衬筒开口的对角线方向放入, 将活动套筒1转过约45。,与挡肩实现交叠。顶升安装时,如图10所示,利用顶升支架16 与顶升挡块9配合提供支撑点,驱动液压千斤顶15施压,压縮弹性隔振器3,直至垫片5低 于支承挡块2,将垫片旋转60° ,与支承挡块2实现错位交叠,然后千斤顶15卸载,取下顶 升支架16和液压千斤顶15,弹簧隔振器回弹,使垫片5与支承挡块2以及凸缘4与挡肩B 彼此相互紧压。此时,垫片5与支承挡块2形成错位交叠,且凸缘4嵌入限位块10构成的 卡槽中,如图ll所示。这样就实现浮置板6弹性支撑于弹性隔振器3上,当参与承载的弹 簧隔振器足够多时,浮置板6将脱离基础12表面,实现浮置,构成本发明带有内置式隔振装 置的浮置道床,如图12所示。为了更好的防止雨水及杂物进入,在预留通孔上设置端盖13 及密封垫17。控制限位块10构成的卡槽尺寸不但可以实现活动套筒在预留通孔环向的限 位,还可以实现其在预留通孔径向的限位。 检修或更换活动套筒及弹性隔振器时,先利用千斤顶15和顶升支架16压縮弹性 隔振器3,使垫片5与支承挡块2脱离接触,将垫片5旋转60° ,使垫片5与支承挡块2不 再错位交叠,而是进入相容状态,松开千斤顶15,弹性隔振器回弹后,各部件不再受力,可以 轻松将活动套筒1、垫片5和隔振器3依次取出进行检修或更换。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衬筒8可以用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还可以根据实际承受外力的不同由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组合而成。其中采用以高标号混凝土预
制而成的衬筒最为经济、寿命最长、强度适中,施工最为方便,混凝土土中添加纤维或树脂
进行加强。基于本发明原理,对于厚度很小的待浮置构件,衬筒甚至可以设置成同样尺寸的
一段,活动套筒的凸缘直接挂接在待浮置构件或衬筒的底部,或其底部设置的凹槽中。活动
套筒可以部分置于衬筒内,也可以全部置于衬筒内,都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将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内置式隔振装置应用于本例所述结构的
浮置板时,除设置限位块10夕卜,还应在预留通孔内同时设置轴向限位块40,即在通孔轴向、
径向及环向进行组合限位。 实施例四 如图13、图14所示,本发明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活动套筒可以简化集成为一块支承挡板21,弹性隔振器3位于支承挡板21的下方,支承挡板21中心贯穿设置调节螺柱20,支承挡板21边沿设置四个水平向外延伸的凸缘4。在本例中,所使用的弹性隔振器3为空气弹簧隔振器。 应用于本发明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时,如图15所示,浮置板6上预设有阶梯状预留通孔,其中预留通孔的上段与本发明内置式隔振装置的外形相同,尺寸相容,下段尺寸略大于隔振装置的最大外径。在预留通孔的挡肩处还设置有不锈钢衬板22。安装时,将本发明隔振装置放入预留通孔内,旋转支承挡板21使凸缘4位于挡肩及不锈钢衬板22的下方,通过调整调节螺柱20使凸缘4与不锈钢衬板22挂接,直至浮置板6由弹性隔振器3承载。当参与承载浮置板6的弹性隔振器3足够多时,浮置板6就会脱离基础12实现弹性浮置,再利用调节螺柱20完成浮置板6的高度和水平度调节,最终构成本发明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 为防止弹性隔振器3发生水平滑移,在弹性隔振器3与基础12之间还可以设置防
滑垫板11。为防止异物落入浮置板预留通孔中,在预留通孔顶部设置端盖13。 由于混凝土的寿命可以在100年以上,浮置板上没有固结在一起的易腐蚀部件,
碳钢制的支承挡板等部件寿命虽然低于100年,但是锈蚀后可以更换,因此可以通过更换
易损部件满足整个系统长达100年的使用寿命要求。 实施例五 如图16、图17所示,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设置矩形的支承挡板21,支承挡板21的长边两端的局部板体21a(4)作为凸缘4使用。应用时如图18所示,浮置板6的阶梯状预留通孔上段与支承挡板21的外形相同,尺寸相容,预留通孔下段直径尺寸略大于矩形支承挡板21的对角线长度。预留通孔的局部设置衬筒8,衬筒8在挡肩部采用较厚不锈钢板8a,在侧壁部分采用不锈钢薄板,衬筒8与浮置板6预浇注成一体。调整调节螺柱20可以实现支承挡板21的局部板体21a(4)与挡肩处不锈钢板8a的挂接,使浮置板6由弹性隔振器3承载。在本例中,弹性隔振器3采用橡胶隔振器。当参与承载浮置板6的弹性隔振器3足够多时,浮置板6就会脱离基础12实现弹性浮置。再利用调节螺柱20完成最终浮置板6的高度和水平度调节,构成最终应用的本发明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
基于本例所述原理,支承挡板21还可以设置成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利用椭圆形长轴两端的局部板体或正方形及三角形的边角,与相应形状的阶梯状预留通孔中的挡肩部分相配合,都可以顺利实现挂接,完成弹性隔振器对待浮置构件的承载,在此不再--进行描述。 实施例六 如图19所示本发明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为了顶升方便,在浮置板6的预留通孔7内壁上与浮置板一体化均布设置四块顶升挡块9,顶升挡块9位于活动套筒1的支承挡块2上方,为顺利实现从上方调整垫片5的数量或总厚度,支承挡块2和顶升挡块9的中心开口及形状应与垫片5大小相容,并且垫片5与支承挡块2可以实现错位交叠。此外,为实现直接可以从上方装入或取出弹性隔振器3,支承挡块2和顶升挡块9的中心开口及形状与弹性隔振器大小相容。为防止弹性隔振器3发生水平滑移,在弹性隔振器3的底部利用堆焊设置一些锥形凸起14。在弹性隔振器3承载后,凸起14嵌入基础12中,可以有效防止弹性隔振器3发生水平滑移。 其浮置板顶升、活动套筒及弹性隔振器的检修和更换过程原理同实施例三相似,不再一一叙述。 上述实施例中的待浮置构件均以浮置板为例进行说明,基于以上所述原理,本发明内置式隔振装置不仅可以用于浮置道床隔振,还可以应用于建筑地板和设备基础等领域的隔振,只需要将浮置板替换成相应的建筑地板或设备基础即可。
权利要求
一种内置式隔振装置,包括弹性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弹性隔振器上方设置活动套筒,活动套筒上设置支承挡块,支承挡块中心设有通孔,弹性隔振器位于支承挡块下方,活动套筒下部对称设置向外突出的凸缘。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套筒上设置顶升挡块,顶 升挡块位于支承挡块上方,顶升挡块中心设有通孔。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式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挡块或/和顶升挡块 的中心开口及形状与弹性隔振器大小相容,并且弹性隔振器上顶面至少与支承挡块可以错 位交叠。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式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活动套筒中的支承挡 块和弹性隔振器之间设置垫片,支承挡块或/和顶升挡块的中心开口及形状与垫片大小相 容,并且垫片至少与支承挡块可以错位交叠。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式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垫片中心设有通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套筒简化集成为一块支承 挡板,支承挡板端部的局部板体或边角作为凸缘,弹性隔振器位于支承挡板的下方,支承挡 板中心贯穿设置调节螺柱。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置式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挡板的边沿设置至少两个 水平向外突出的凸缘。
8. —种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包括隔振装置和浮置板,其特征在于浮置板 上设有阶梯状通孔,上、下孔交界处形成挡肩,在挡肩处的上部孔径尺寸小于下部孔径尺 寸,上部通孔与活动套筒大小相容,活动套筒的凸缘可以与挡肩错位交叠,内置式隔振装置 置于通孔的下部,其活动套筒的顶端或活动套筒设置的凸缘支承于通孔内的挡肩处。
9. 一种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包括隔振装置和浮置板,浮置板上设有预留 通孔,其特征在于预留通孔与活动套筒大小相容,活动套筒的凸缘可以与预留通孔底端的 浮置板底面错位交叠,内置式隔振装置部分置于预留通孔内,活动套筒上设置的凸缘支承 在浮置板的底面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在浮置板 的通孔内设置衬筒,衬筒至少设置在通孔的局部内壁表面,并与浮置板预设成一体,活动套 筒至少部分置于衬筒内。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衬筒由耐久性好的材料制成,所述耐久材料包括不锈钢、铝合金、工程塑料、陶瓷、橡胶、玻璃钢或混凝 土预制件,或由上述材料复合而成。
12.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活动套筒与 衬筒或预留通孔挂接处设置限位装置,限位装置为限位块或限位槽,限位方向为预留通孔 轴向、环向、径向或其组合。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弹性隔振器 的上下表面设有防止其水平移位的联接装置,上方联接装置与垫片或支承挡块联接,下方 联接装置与基础联接,联接装置为防滑垫板、螺栓、或者凹凸结构。
14.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浮置板通孔 内壁上设置顶升挡块,顶升挡块位于活动套筒的支承挡块上方。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支承挡块或 /和顶升挡块的中心开口及形状与垫片大小相容,并且垫片至少与支承挡块可以错位交叠。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支承挡块和 顶升挡块的中心开口及形状与弹性隔振器大小相容,并且弹性隔振器上顶面至少与支承挡 块可以错位交叠。
17.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内置式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浮置板上设 置的通孔形状可以是三角孔、方孔、长方孔、多棱柱孔、椭圆孔或带有对称缺口的圆孔,内置 式隔振装置的活动套筒设置的凸缘为对称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振动及噪声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内置式浮置道床用隔振装置。其包括套筒、弹簧隔振器,套筒上设置支承挡块,弹簧隔振器位于支承挡块下方,特征是套筒下部对称设置向外突出的凸缘。本发明结构紧凑,维修便利,隔振效果好,适用范围广,不仅可以用于浮置道床隔振,还可以应用于建筑地板和设备基础等领域的隔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E01B19/00GK101787668SQ20091001396
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2日
发明者孔祥斐, 尹学军 申请人:尹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