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特别是一种工程造价低廉、低碳环保、方便快捷的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交通是困扰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轨道交通具有交通顺畅、客容量大等优点,但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存在工程造价昂贵,配套设施复杂,建设周期长等问题。城市交通多元化,充分合理利用城市有效空间,超轻型轨道系统向城市道路上层空间发展,超 轻型轨道车在城市道路上层空间运行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轨道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程造价低廉、结构简单易操作、低碳环保的空中轨道交通系统(以下简称空轨系统)。该系统采用单人单乘的超轻型可折叠式轨道车为运载工具,为人们提供一种一站式到达的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空轨系统由空轨运行长廊、乘降平台、换线平台、轨道系统、供电系统、信号系统和轨道车组成。空轨系统站点总体布局如图1,由空轨运行长廊I、乘降平台2和换线平台3组成。在城市交通干线绿化带或交通辅道的两侧打桩或钻孔下预埋件,在预埋件上安装空轨运行长廊支撑柱,将空轨运行长廊I高架在城市交通干线两侧的绿化带或交通辅道的上方,超轻型轨道车在空轨运行长廊I中运行。在交通干线的十字路口设置换线平台3,换线平台3与空轨运行长廊I相连接,用于乘客改乘不同方向的轨道车。在两个换线平台3之间根据人员流量需要设置乘降平台2。人们通过乘降平台2和换线平台3上的垂直升降电梯到达乘降平台2和换线平台3的上方,通过乘降平台2和换线平台3上部的横顺通道由阶梯到达乘降平台2和换线平台3的乘车区,人们可在两个换线平台3之间乘坐一站式到达的轨道车。空轨运行长廊I由若干个空轨运行长廊单元组成,空轨运行长廊单元长度一般设计为30-50m,其结构示意如图2、图3,图2、图3分别为空轨运行长廊I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由预埋件4、支撑柱5、承载托架横梁6、底顺梁7、立柱8、底横梁9、上横梁10、上顺梁11、底板12、轨道13和加强斜立柱14组成,在空轨运行长廊I中运行轨道车15。在绿化带中或辅道两侧打桩或钻孔浇筑钢筋混凝土,下预埋件4,在预埋件4上安装支撑柱5,在支撑柱5上安装承载托架横梁6,在承载托架横梁6上安装由底顺梁7、立柱
8、底横梁9、上横梁10、上顺梁11、底板12和斜加强立柱14组成的空轨运行长廊单元,由若干空轨运行长廊单元组成空轨运行长廊1,在空轨运行长廊I中安装轨道13、供电系统和信号系统并运行轨道车15。在城市中心地段,人员流动密集区,空轨运行长廊I可设计为多层,以满足人员流动需要。乘降平台2为乘员乘坐轨道车提供乘降场所,其结构如图4、图5、图6,图4、图5、图6分别为乘降平台2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由垂直升降电梯16、通道17、阶梯18、轨道车存放托架19、乘降平台支撑柱20、轨道13、轨道车15、乘降平台底板21、乘降平台顶板22和乘降平台乘车区23组成。在城市交通干线的绿化带中或辅道两侧安装与空轨运行长廊I衔接的乘降平台支撑柱20,在乘降平台支撑柱20上安装乘降平台底板21 ;在乘降平台底板21的上方安装与空轨运行长廊I高度相同的乘降平台顶板22 ;在乘降平台底板21两端中间位置安装垂直升降电梯16 ;通道17安装在乘降平台顶板22上并与垂直升降电梯16上部出口相通;在乘降平台底板21的两侧与空轨运行长廊I衔接区域设置乘降平台乘车区23,在乘车区23上设置与空轨运行长廊I衔接的轨道13,在乘车区23中乘坐轨道车15 ;在乘降平台乘车区23内侧设置与通道17相接的阶梯18 ;在乘降平台底板21中部安装轨道车存放托架19。人们乘坐空轨时,由垂直升降电梯16到达通道17,通过通道17由阶梯18进入乘 降平台底板21,在轨道车存放托架19上取下轨道车15,在信号允许的情况下,在乘降平台乘车区23将轨道车15放入需要一站到达的轨道13上,扎好安全带,按下启动按钮,轨道车15自动行驶到达所去站点。换线平台3为乘员改乘不同方向线路提供换线乘降场所,其结构如图7、图8、图9,图7、图8、图9分别为换线平台3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由换线平台升降电梯24、横通道25、十字顺通道26、十字横通道27、换线平台阶梯28、换线平台轨道车存放托架29、换线平台支撑柱30、换线平台底板31、换线平台顶板32、换线平台进站区33和换线平台乘车区34组成。在城市交通干线的十字路口设置换线平台3。在交通干线中间黄实线位置及道路两侧安装换线平台支撑柱30,在换线平台支撑柱上安装换线平台底板31 ;换线平台底板31与空轨运行长廊I相接,在与空轨运行长廊I相同高度安装换线平台顶板32 ;在道路一侧的两条空轨运行长廊I交叉处安装换线平台升降电梯24,电梯上部出口设置在换线平台顶板32上,两个相对的电梯出口用横通道25相连接,在与横通道25垂直的中间位置设置十字顺通道26,在与十字顺通道26垂直的中间位置设置十字横通道27 ;在十字横通道27和十字顺通道26端部安装通向换线平台底板31的换线平台阶梯28 ;在换线平台底板31的中部安装换线平台轨道车存放托架29 ;在空轨运行长廊I进入换线平台位置设置换线平台进站区33,驶出平台位置设置换线平台乘车区34,换线平台进站区33和乘车区34设置与空轨运行长廊I中轨道13衔接的轨道。地面需要乘坐空轨的人们由换线平台升降电梯24到达换线平台顶板32上横通道25,经十字顺通道26和十字横通道27选择乘坐空轨的方向,由换线平台阶梯28到达换线平台底板31上,在换线平台轨道车存放托架29上取下轨道车,将轨道车放置在换线平台乘车区34需要到达的轨道上,坐上轨道车,系上安全带,按下启动按钮,轨道车自动行驶,一站到达需要去的站点。乘坐空轨到达换线平台3时,轨道车在换线平台进站区33处自动停车,乘员解开安全带,下车后将轨道车折叠后挂在换线平台轨道车存放托架29上,需要换乘其他方向线路,可在换线平台内换乘其他方向轨道车;到达目的地的乘客由换线平台阶梯28进入横通道25,乘换线平台升降电梯到达地面。轨道系统为轨道车提供运行线路,轨道车为空轨系统提供运载工具,其结构如图
10、图11,图10、图11分别为轨道系统和轨道车的主视图和左视图,轨道系统由两条轨道13和一条驱动齿条35组成,轨道车由折叠座椅36、底盘37和控制器38组成。轨道系统的轨道13控制轨道车的行进方向;驱动齿条35与轨道车底盘37上设置的驱动齿轮作用驱动轨道车沿轨道13运行行。轨道车的折叠座椅36用于载客,底盘37为折叠座椅36及驱动齿轮和导向轮等组件提供支撑,控制器38用于控制轨道车自动运行。信号系统由运行信号和安全信号组成。运行信号设置在轨道运行线路上,在停车站点需要减速停车位置和弯道附近安装接近开关感应器,通过轨道车上安装的接近开关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38,由减速停车控制线和弯道减速控制线控制轨道车的停车和弯道减速行驶。安全信号由防追尾信号、停车和弯道减速信号组成。防追尾信号工作原理轨道车底 盘37的前横梁上安装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红外线信号,在轨道车后横梁上安装红外线反射板,当轨道车运行时遇到前方轨道车出现故障停在运行线路上,安装在轨道车前横梁上的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照在前方轨道车后横梁的反射板上,将反射信号传递给控制器38上的防追尾减速停车控制线,从而控制轨道车减速停车。停车和弯道安全信号是指轨道车上加装一套辅助接近开关,防止停车和弯道信号出现故障影响轨道车正常运行,在停车及弯道信号出现故障时,由辅助接近开关将信号传递给减速安全停车控制线和弯道减速控制线,从而保证轨道车正常运行。供电系统由多晶硅电池板、蓄电池、辅助直流电源、方形导线及受电靴组成。系统供电以多晶硅电池板为主,多晶硅电池板安装在空轨系统框架结构上方,按运行线路长度及运行轨道车容量设置多晶硅电池板的数量,在交通低峰时,多晶硅电磁板向蓄电池充电,储存能量,在储存电能不足情况下自动启动辅助直流电源为系统供电;轨道车电源线采用方形电源导线,便于轨道车受电,方形电源线安装在轨道车下方的空轨运行长廊底板12、乘降平台底板21和换线平台底板31上,在轨道车底盘上安装受电靴,通过受电靴将电力输送至轨道车控制器38的电源线上,从而为轨道车运行提供动力。有益效果I、低碳环保。由于采用单人单乘的方式运行,不存在空车空载现象,可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做到能源利用最大化;采用多晶硅电池板供电为主,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单车配备电机功率300-350w,设计时速40-50km/h,百公里耗电仅为I. 0-1. 5kwh,运行能耗极低;采用电力驱动,不存在城市CO2排放,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电机运行无噪音,减轻城市的喧闹,降低噪音污染。空轨系统是一种良好的节能环保的交通方式。2、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空轨系统建设不需复杂工艺,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由于运行载荷较低,工程结构不需要大规格钢材便可满足强度需要,每公里空轨运行长廊用钢材约120吨,乘降平台钢材用量约25吨,换线平台钢材用量约60吨,工程造价每公里约500-700万元,工程造价远远低于城市其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费用。3、配套设施简单。建立空轨系统框架结构,在空轨运行长廊中铺设轨道系统、供电系统和信号系统即可运行。4、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空轨系统配备了完整的安全信号系统,车辆自动控制前后有序,安全舒适;空轨系统配备合理的情况下,人们乘车不需等待,为人们提供一种一站式到达的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从而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社会效益显著。
图I为空轨系统站点总体布局示意图,在图I中,I为空轨运行长廊,用于运行轨道车;2为乘降平台,为乘员提供乘降场所;3为换线平台,用于乘员改乘不同方向的轨道车。图2、图3分别为空轨运行长廊I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在图2、图3中,4为预埋件,用于固定支撑柱5 ;5为支撑柱,用于高架空轨运行长廊单元;6为承载托架横梁,用于安装空轨运行长廊单元;7为底顺梁,用于延伸空轨运行长廊单元;8为立柱,为空轨运行长廊单元提供高度空间,并为上横梁10提供支撑;9底横梁,用于安装轨道系统,并为底板12提供支撑;10为上横梁,用于连接立柱8 ;11为上顺梁,与底顺梁7 —同用于延伸空轨运行长廊单元;12为底板,保护乘员安全;13为轨道,用于运行轨道车;14为加强斜立柱,用于提高空轨运行长廊单元的刚性;15为轨道车,用于载客。图4、图5、图6分别为乘降平台2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在图4、图5、图6中,16为垂直升降电梯,用于乘员上下乘降平台;17为通道,用于乘员到达阶梯18 ;18为阶梯,用于乘员进入乘降平台底板21 ;19为轨道车存放托架,用于存放轨道车;20为乘降平台支撑柱,用于支撑并安装乘降平台底板21 ;21为乘降平台底板,用于乘降轨道车及安装相关设施;22为乘降平台顶板,为通道17提供支撑并封闭上层防雨雪;23为乘降平台乘车区,在此区域乘降轨道车。图7、图8、图9分别为换线平台3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在图7、图8、图9中,24为换线平台升降电梯,用于乘员上下换线平台;25为横通道,用于不同方向的乘员进入十字通道;26、27分别为十字顺通道和十字横通道,用于乘员到达所去乘车区;28为换线平台阶梯,用于乘员进入换线平台乘车区34和离开换线平台进站区33 ;29为换线平台轨道车存放托架,用于存放轨道车;30为换线平台支撑柱,为换线平台底板31提供支撑;31为换线平台底板,为换乘轨道车提供平台并安装相关设施;32为换线平台顶板,为横通道25、十字顺通道26和十字横通道27提供支撑;33为换线平台进站区,用于停靠轨道车;34为换线平台车乘车区,用于乘坐不同线路轨道车。图10、图11分别为轨道系统和轨道车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在图10、图11中,35为驱动齿条,与轨道车的驱动齿轮作用驱动轨道车;36为轨道车折叠座椅,用于乘员乘坐并折叠后减少占用空间;37为轨道车底盘,用安装轨道车相关组件;38为轨道车控制器,用于自动控制轨道车运行。
具体实施方式
空轨系统由空轨运行长廊、乘降平台、换线平台、轨道系统、供电系统、信号系统和轨道车组成。空轨系统站点总体布局如图1,由空轨运行长廊I、乘降平台2和换线平台3组成。在城市交通干线交通辅道的两侧钻孔浇筑钢筋混凝土下预埋件,在预埋件上安装空轨运行长廊支撑柱,将空轨运行长廊I高架在城市交通干线两侧的绿化带或交通辅道的上方,超轻型轨道车在空轨运行长廊I中运行。在交通干线的十字路口设置换线平台3,换线平台3与空轨运行长廊I相连接,用于乘客改乘不同方向的轨道车。在两个换线平台3之间根据人员流量需要设置乘降平台2。人们通过乘降平台2和换线平台3上的垂直升降电梯到达乘降平台2和换线平台3的上方,通过乘降平台2和换线平台3上部的横顺通道由阶梯到达乘降平台2和换线平台3的乘车区,人们可在两个换线平台3之间乘坐一站式到达的轨道车。空轨运行长廊I由若干个空轨运行长廊单元组成,空轨运行长廊单元长度一般设计为30-50m,其结构示意如图2、图3,图2、图3分别为空轨运行长廊I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由预埋件4、支撑柱5、承载托架横梁6、底顺梁7、立柱8、底横梁9、上横梁10、上顺梁11、底板12、轨道13和加强斜立柱14组成,在空轨运行长廊I中运行轨道车15。在绿化带中或辅道两侧打桩或钻孔浇筑钢筋混凝土,下预埋件4,在预埋件4上安装支撑柱5,在支撑柱5上安装承载托架横梁6,在承载托架横梁6上安装由底顺梁7、立柱
8、底横梁9、上横梁10、上顺梁11、底板12和斜加强立柱14组成的空轨运行长廊单元,由若干空轨运行长廊单元组成空轨运行长廊1,在空轨运行长廊I中安装轨道13、供电系统和信 号系统并运行轨道车15。在城市中心地段,人员流动密集区,空轨运行长廊I可设计为多层,以满足人员流
动需要。乘降平台2为乘员乘坐轨道车提供乘降场所,其结构如图4、图5、图6,图4、图5、图6分别为乘降平台2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由垂直升降电梯16、通道17、阶梯18、轨道车存放托架19、乘降平台支撑柱20、轨道13、轨道车15、乘降平台底板21、乘降平台顶板22和乘降平台乘车区23组成。在城市交通干线的绿化带中或辅道两侧安装与空轨运行长廊I衔接的乘降平台支撑柱20,在乘降平台支撑柱20上安装乘降平台底板21 ;在乘降平台底板21的上部安装与空轨运行长廊I高度相同的乘降平台顶板22 ;在乘降平台底板21两侧中间位置安装垂直升降电梯16 ;通道17安装在乘降平台顶板21上并与垂直升降电梯16上部出口相通;在乘降平台底板22的两侧与空轨运行长廊I衔接区域设置乘降平台乘车区23,在乘车区23上设置与空轨运行长廊I衔接的轨道13,在乘车区23中乘坐轨道车15 ;在乘降平台乘车区23内侧设置与通道17相接的阶梯18 ;在乘降平台底板21中部安装轨道车存放托架19。人们乘坐空轨时,由垂直升降电梯16到达通道17,通过通道17由阶梯18进入乘降平台底板21,在轨道车存放托架19上取下轨道车15,在信号允许的情况下,在乘降平台乘车区23将轨道车15放入需要一站到达的轨道13上,扎好安全带,按下启动按钮,轨道车15自动行驶到达所去站点。换线平台3为乘员改乘不同方向线路提供换线乘降场所,其结构如图7、图8、图9,图7、图8、图9分别为换线平台3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由换线平台升降电梯24、横通道25、十字顺通道26、十字横通道27、换线平台阶梯28、换线平台轨道车存放托架29、换线平台支撑柱30、换线平台底板31、换线平台顶板32、换线平台进站区33和换线平台乘车区34组成。在城市交通干线的十字路口设置换线平台3。在交通干线中间黄实线位置及道路两侧安装换线平台支撑柱30,在换线平台支撑柱上安装换线平台底板31 ;换线平台底板31与空轨运行长廊I相接,在与空轨运行长廊I相同高度安装换线平台顶板32 ;在道路一侧的两条空轨运行长廊I交叉处安装换线平台升降电梯24,电梯上部出口设置在换线平台顶板32上,两个相对的电梯出口用横通道25相连接,在与横通道25垂直的中间位置设置十字顺通道26,在与十字顺通道26垂直的中间位置设置十字横通道27 ;在十字横通道27和十字顺通道26端部安装通向换线平台底板31的换线平台阶梯28 ;在换线平台底板31的中部安装换线平台轨道车存放托架29 ;在空轨运行长廊I进入换线平台位置设置换线平台进站区33,驶出平台位置设置换线平台乘车区34。地面需要乘坐空轨的人们由换线平台升降电梯24到达换线平台顶板32上横通道25,经十字顺通道26和十字横通道27选择乘坐空轨的方向,由换线平台阶梯28到达换线平台底板31上,在换线平台轨道车存放托架29上取下轨道车,将轨道车放置在换线平台乘车区34需要到达的轨道上,坐上轨道车,系上安全带,按下启动按钮,轨道车自动行驶,一站到达需要去的站点。乘坐空轨到达换线平台3时,轨道车在换线平台进站区33处自动停车,乘员解开 安全带,下车后将轨道车折叠后挂在换线平台轨道车存放托架29上,需要换乘其他方向线路,可在换线平台内换乘其他方向轨道车;到达目的地的乘客由换线平台阶梯28进入横通道25,乘换线平台升降电梯到达地面。轨道系统为轨道车提供运行线路,轨道车为空轨系统提供运载工具,其结构如图
10、图11,图10、图11分别为轨道系统和轨道车的主视图和左视图,轨道系统由两条轨道13和一条驱动齿条35组成,轨道车由折叠座椅36、底盘37和控制器38组成。轨道系统的轨道13控制轨道车的行进方向;驱动齿条35与轨道车底盘37上设置的驱动齿轮作用驱动轨道车沿轨道13运行行。轨道车的折叠座椅36用于载客,底盘37为折叠座椅36及驱动齿轮和导向轮等附件提供支撑,控制器38用于控制轨道车自动运行。信号系统由运行信号和安全信号组成。运行信号设置在轨道运行线路上,在停车站点需要减速停车位置和弯道附近安装接近开关感应器,通过轨道车上安装的接近开关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38,由减速停车控制线和弯道减速控制线控制轨道车的停车和弯道减速行驶。安全信号由防追尾信号、停车和弯道减速信号组成。防追尾信号工作原理轨道车底盘37的前横梁上安装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红外线信号,在轨道车后横梁上安装红外线反射板,当轨道车运行时遇到前方轨道车出现故障停在运行线路上,安装在轨道车前横梁上的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照在前方轨道车后横梁的反射板上,将反射信号传递给控制器38上的防追尾减速停车控制线,从而控制轨道车减速停车。停车和弯道安全信号是指轨道车上加装一套辅助接近开关,防止停车和弯道信号出现故障影响轨道车正常运行,在停车及弯道信号出现故障时,由辅助接近开关将信号传递给减速安全停车控制线和弯道减速控制线,从而保证轨道车正常运行。配电系统由多晶硅电池板、蓄电池、辅助直流电源、方形导线及受电靴组成。系统供电以多晶硅电池板为主,多晶硅电池板安装在空轨系统框架结构上方,按运行线路长度及运行轨道车容量设置多晶硅电池板的数量,在交通低峰时,多晶硅电磁板向蓄电池充电,储存能量,在储存电能不足情况下自动启动辅助直流电源为系统供电;轨道车电源线采用方形电源导线,便于轨道车受电,方形电源线安装在轨道车下方的空轨运行长廊底板12、乘降平台底板21和换线平台底板31上,在轨道车底盘上安装受电靴,通过受电靴将电力输送至轨道车控制器38的电源线上,从而为轨道车运行提供动力。
权利要求1.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包括空轨运行长廊(I)、乘降平台(2)、换线平台(3)、轨道系统、供电系统、信号系统和轨道车(15),其特征是所述空轨运行长廊(I)高架在城市交通干线的辅道上方;所述换线平台(3)设置在交通干线十字路口的上方,并与所述空轨运行长廊(I)相连接;所述乘降平台(2)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换线平台(3)之间;所述轨道系统设置在所述空轨运行长廊(I)的所述底板(12)上,在所述乘降平台乘车区(23)、换线平台进站区(33)和换线平台乘车区(34)安装所述轨道系统,并与所述空轨运行长廊(I)上的轨道系统相连接;所述轨道车在所述空轨运行长廊(I)中设置的所述轨道系统上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空轨运行长廊(I)包括所述预埋件(4)、支撑柱(5)、承载托架横梁¢)、底顺梁(7)、立柱(8)、底横梁(9)、上横梁(10)、上顺梁(11)、底板(12)和加强斜立柱(14);所述预埋件⑷安装在城市交通辅道两侧,所述支撑柱(5)安装在所述预埋件(4)上,所述支撑柱(5)上端安装所述承载托架横梁(6);所述空轨运行长廊单元由所述底顺梁(7)、立柱(8)、底横梁(9)、上横梁(10)、上顺梁(11)、底板(I2)和加强斜立柱(14)组成,所述空轨运行长廊单元安装在所述承载托架横梁(6)上;空轨运行长廊(I)由所述空轨运行长廊单元联接成为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I或权利要求2,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是在城市人员流动密集的中心地段,空轨运行长廊(I)设计成多层。
4.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乘降平台(2)包括所述垂直升降电梯(16)、通道(17)、阶梯(18)、轨道车存放托架(19)、乘降平台支撑柱(20)、轨道(13)、乘降平台底板(21)、乘降平台顶板(22)和乘降平台乘车区(23);所述乘降平台支撑柱(20)安装在交通辅道两侧,与所述空轨运行长廊(I)衔接;在所述乘降平台支撑柱(20)上安装所述乘降平台底板(21);在所述乘降平台底板(21)的上方与所述空轨运行长廊(I)高度相同位置安装所述乘降平台顶板(22);在所述乘降平台底板(21)两端中间位置安装所述垂直升降电梯(16);所述通道17安装在所述乘降平台顶板(22)上并与所述垂直升降电梯(16)上部出口相连通;在所述乘降平台底板(21)的两侧与所述空轨运行长廊(I)衔接区域设置所述乘降平台乘车区(23);在所述乘降平台乘车区(23)上设置与所述空轨运行长廊(I)衔接的轨道(13);在所述乘降平台乘车区(23)的内侧设置与所述通道(17)相连接的所述阶梯(18);在所述乘降平台底板(21)的中部安装所述轨道车存放托架(19)。
5.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换线平台(3)包括所述换线平台升降电梯(24)、横通道(25)、十字顺通道(26)、十字横通道(27)、换线平台阶梯(28)、换线平台轨道车存放托架(29)、换线平台支撑柱(30)、换线平台底板(31)、换线平台顶板(32)、换线平台进站区(33)和换线平台车乘车区(34);所述换线平台支撑柱(30)安装在城市交通干线中间黄实线和道路两侧位置;在所述换线平台支撑柱(30)上安装换线平台底板(31),所述换线平台底板(31)与所述空轨运行长廊⑴的底板(12)相接;在与所述空轨运行长廊(I)高度相同位置安装所述换线平台顶板(32);在道路一侧的两条空轨运行长廊(I)交叉位置安装所述换线平台升降电梯(24),所述换线平台升降电梯(24)上部出口设置在所述换线平台顶板(32)上;所述横通道(25)设置在所述换线平台顶板(32)上,并与所述换线平台升降电梯(24)上端出口相连通;在与所述横通道(25)垂直的中间位置设置所述十字顺通道(26);在与所述十字顺通道(26)垂直的中间位置设置所述十字横通道(27);在所述十字顺通道(26)和十字横通道(27)的端部安装通向所述换线平台底板(31)的所述换线平台阶梯(28);在所述换线平台底板(31)的中部安装所述换线平台轨道车存放托架(29);在所述轨道车(15)进入换线平台位置设置换线平台进站区(33);在轨道车(15)驶出换线平台位置设置换线平台乘车区(34)。
6.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系统包括轨道(13)和驱动齿条(35)。
7.根据权利要求I系,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系统包括所述运行信号和安全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包括所述多晶硅电板、蓄电池、辅助直流电源、方形导线和受电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特别是一种工程造价、低碳环保、方便快捷的空中轨道交通系统。为了解决现有轨道交通系统存在的高造价、配套设施复杂、建设周期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由空轨运行长廊、乘降平台、换线平台、轨道系统、轨道车、信号系统和供电系统组成。空轨运行长廊用于运行轨道车;乘降平台为人们乘坐空轨提供乘降场所;换线平台为人们改乘不同方向线路空轨提供换线乘降场所;轨道系统为轨道车提供运行线路;轨道车用于载客;信号系统为轨道车提供运行和安全信号;供电系统为轨道车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的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用于城市辅助交通,为人们提供一种低碳环保、造价低廉、安全舒适、方便快捷一站式到达的交通方式。
文档编号B61B1/00GK202593502SQ201220226080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
发明者龚春力, 龚春环 申请人:龚春力, 龚春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