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转向架整流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转向架整流罩技术领域[0001]转向架整流罩涉及列车车腹整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代列车不断朝着高速舒适的方向发展,列车行驶的阻力主要来自车轮和钢轨的 摩擦阻力、空气气流对列车的流体动力学阻力。为克服空气对行驶列车的阻力,列车车厢下 连接有裙边,但列车转向架周围却无裙边,其原因是因在列车行驶到轨道转弯处时随轨道 的转弯而转弯,厢体连接的裙边会阻碍转向架的转动。中国专利申请200810195674. 6提 出了高速列车车腹整流的技术方案,无可行性。其一,根据权利要求2的技术特征“紧贴车 腹横梁下安装有平板型横梁整流罩”,阻断了列车制动装置对转向架上轮子的制动;其二, 根据权利要求2的技术特征“紧贴车腹横梁下安装有平板型横梁整流罩”,列车制动时闸 瓦与车轮摩擦放热,热量使气体膨胀,热气体密度 < 冷气体密度,热气流上升而转向架上却 被平板型横梁整流罩罩住,不能散热,其后果难以预料;其三,列车的运行参数是依据动力 学原理及长期经验而设计,根据权利要求1的技术特征高速列车车腹整流装置的整体重 量由转向架承载,而其运行参数又未做相应的修正,影响列车整体运行性能;其四,根据权 利要求5的技术特征外挂箱整流罩顺列车运行方向呈流线型设置。技术方案公开不完全, 整流罩如何与车体连接未公开,转向架被整流罩完全包住,转向架如何转动未做说明,因此 技术方案难于实施。发明内容[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列车运行时空 气阻力的转向架导流罩;同时还应确保刹车时的散热;增加加导流罩后保证转向架的水平 方向的转动和相对于列车车底的上下的相对运动不受影响;保障列车整体运行性能;不增 加转向架的负载。[0004]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架整流罩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5]1、转向架整流罩包括导流罩轨道1、导流罩轮2、壳体框架3、转向架4、导流罩 外壳体5、客车箱车底6、转向架侧架7、导向装置8、导向轴8-1、导向轴橡胶套8-2、导向套 8-3、导向套座8-4、导向套座板8-5,其特征在于转向架4外罩有导流罩外壳体5,导流罩 外壳体5呈上下敞口的箱形,外罩导流罩外壳体5的前、后面上部两侧装有导流罩轮2,导流 罩外壳体5通过导流罩轮2与导流罩轨道I连接,导流罩轨道I连接客车箱车底6 ;所述的 导流罩外壳体5内连接有壳体框架3 ;[0006]2、所述的转向架整流罩中的壳体框架3,其特征在于为方管钢。[0007]3、所述的导向装置8包括壳体框架3、转向架侧架7、导向轴8-1、导向套8_3、导向 套座8-4、导向套座板8-5,其特征在于导向轴8-1与转向架侧架7焊接连接,导向轴8-1 外套导向套8-3,导向套8-3连接导向套座板8-5,导向套座板8-5连接导向套座8_4,导向 套座8-4连接壳体框架3。[0008]4、所述的导向装置8,其特征在于导向轴8-1外紧密套装有导向轴橡胶套8-2。[0009]5、所述的导向装置8,其特征在于导向轴橡胶套8-2与导向套8-3的间隙 =8±2mm。[0010]有益效果[0011]在不改变列车运行运动性能的前提下,减少列车运行的空气阻力,降低能耗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保证转向架的自由转动和上下方向对于车箱的相对运动;确保刹车时闸瓦摩擦热量的散失;不增加转向架的承载负荷;保障列车的运动性能。
[0012]图1[0013]图2[0014]图3[0015]图4[0016]图5[0017]图中车底、7转向架侧架、8导向装置、8-1导向轴、8-2导向轴橡胶套、8-3导向套、8-4导向套座、 8-5导向套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转向架整流罩做进一步说明。[0019]实施例[0020]1、转向架整流罩包括导流罩轨道1、导流罩轮2、壳体框架3、转向架4、导流罩外壳体5、客车箱车底6、转向架侧架7、导向装置8、导向轴8-1、导向轴橡胶套8-2、导向套 8-3、导向套座8-4、导向套座板8-5,其特征在于转向架4外罩有导流罩外壳体5,导流罩外壳体5呈上下敞口的箱形,外罩导流罩外壳体5的前、后面上部两侧装有导流罩轮2,导流罩外壳体5通过导流罩轮2与导流罩轨道I连接,导流罩轨道I连接客车箱车底6 ;所述的导流罩外壳体5内连接有壳体框架3 ;导流罩外壳体5呈上下敞口的箱形,便于刹车时的散热;导流罩轮2和导流罩轨道I的滑动连接,使导流罩可灵活转动,又可使客车箱车底6承载导流罩的全部重量,则不会影响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保障行车安全。[0021]2、所述的转向架整流罩中的壳体框架3,其特征在于为方管钢。可加强支撑。[0022]3、所述的导向装置8包括壳体框架3、转向架侧架7、导向轴8_1、导向套8_3、导向套座8-4、导向套座板8-5,其特征在于导向轴8-1与转向架侧架7焊接连接,导向轴8-1 外套导向套8-3,导向套8-3连接导向套座板8-5,导向套座板8-5连接导向套座8_4,导向套座8-4连接壳体框架3。保证在导向导流罩外壳体5随转向架9同步转动。[0023]4、所述的导向装置8,其特征在于导向轴8-1外紧密套装有导向轴橡胶套8-2。[0024]5 、所述的导向装置8,其特征在于导向轴橡胶套8-2与导向套8_3的间隙 =8±2mm。保证在导向导流罩外壳体5随转向架9同步转动的同时,也保证转向架9与客车箱车底6的上下方向的相对运动。[0025]以上发明内容的技术特征及实施例公开的技术特征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技术管理规程》。[0026]除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特征外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 的劳动即可实现的技术特征,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转向架整流罩,包括导流罩轨道、导流罩轮、壳体框架、转向架、导流罩外壳体、客车箱车底、转向架侧架、导向装置、导向轴、导向轴橡胶套、导向套、导向套座、导向套座板,其特征在干转向架外罩有导流罩外壳体,导流罩外壳体呈上下敞ロ的箱形,外罩导流罩外壳体的前、后面上部两侧装有导流罩轮,导流罩外壳体通过导流罩轮与导流罩轨道连接,导流罩轨道连接客车箱车底;所述的导流罩外壳体内连接有壳体框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整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框架为方管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整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装置,包括壳体框架、转向架侧架、导向轴、导向轴橡胶套、导向套、导向套座、导向套座板,导向轴与转向架侧架焊接连接,导向轴外紧密套装有导向轴橡胶套,导向轴外套导向套,导向套连接导向套座板,导向套座板连接导向套座,导向套座连接壳体框架。
专利摘要转向架整流罩涉及列车整流技术领域。转向架整流罩包括导流罩轨道、导流罩轮、壳体框架、转向架、导流罩外壳体、客车箱车底、转向架侧架、导向装置、导向轴、导向轴橡胶套、导向套、导向套座、导向套座板,其特征在于转向架外罩有导流罩外壳体,导流罩外壳体呈上下敞口的箱形,外罩导流罩外壳体的前、后面上部两侧装有导流罩轮,导流罩外壳体通过导流罩轮与导流罩轨道连接,导流罩轨道连接客车箱车底;所述的导流罩外壳体内连接有壳体框架。转向架整流罩在不改变列车运行运动性能的前提下,减少列车运行的空气阻力,降低能耗或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保证转向架的自由转动和上下方向对于车箱的相对运动;保证刹车时的散热;不增加转向架的负载。
文档编号B61F5/50GK202863462SQ20122059034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1日
发明者苗泽旺 申请人:苗泽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