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或轨道交通不停站自动运行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或轨道交通不停站自动运行系统,两条环形传送带对称地布置在中间车站内的轨道两侧,两条直线传送带分别设置在环形传送带的外侧,环形传送带和直线传送带连接电机系统,入站检测传感器、出站检测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电机系统通过现场总线相连,列车两侧与环形传送带之间设置有挂钩衔接结构。列车挂钩上安装有挂钩接近开关,挂钩接近开关与列车门控系统连接。本发明在保持列车或轨道交通原有运行方式的前提下,通过中间车站与列车的配合,实现了全自动化的不停站运行,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乘客的等候时间,也节省了列车因减速再加速而造成的能源损耗。
【专利说明】列车或轨道交通不停站自动运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所属自动化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列车或轨道交通不停站自动运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铁路列车或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中途会有很多中间站需要停车以便乘客上下车,在停站的过程中浪费大量时间,这样会导致运行效率下降,整个铁路运输或轨道交通运行效率会因为列车或轨道交通中途停站而效率变低。另外列车或轨道交通停站过程中需要减速后再加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或轨道交通不停站自动运行系统,从而解决当前列车或轨道交通在中间站停留,造成运行效率低,乘客等待时间长,能源消耗大的问题。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列车或轨道交通不停站自动运行系统,包括中间车站、列车运行轨道、直线传送带、环形传送带、入站检测传感器、出站检测传感器、控制器、电机系统和现场总线,
直线传送带、环形传送带均位于中间车站内,两条环形传送带对称地布置在轨道两侧,环形传送带的内侧直线传送带与轨道平行,两条直线传送带分别设置在环形传送带的外侧并与环形传送带的外侧直线传送带平行,环形传送带和直线传送带连接电机系统,
入站检测传感器、出站检测传感器分别安装在中间车站的入口处和出口处,入站检测传感器、出站检测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电机系统通过现场总线相连,
列车两侧与环形传送带之间设置有衔接结构。
[0005]在列车到站之前,两条环形传送带均为静止状态,当入站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列车即将进站,则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系统带动两条环形传送带转动,当列车与两条传送带相衔接后,控制器控制电机系统停止转动,这时两条环形传送带由列车提供运行动力,列车运行速度随之下降,并与两条环形传送带同速运行,乘客可以安全上下车,此时,电机系统作为发电机,将列车减小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并将产生的电能存储到储能装置中,用于下次电机系统带动两条环形传送带转动的动力。当出站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列车离开中间车站后,则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系统带动两条环形传送带停止转动,以便乘客离开环形传送带。在环形传送带未停下时,环形传送带上的乘客可以通过直线传送带离开环形传送带。
[0006]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的衔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环形传送带上的传送带挂钩以及设置在列车两侧的列车挂钩。
[0007]作为优选的方案,列车挂钩上安装有挂钩接近开关,挂钩接近开关与列车门控系统连接。挂钩接近开关检测衔接信号控制列车或轨道交通车门依次安全打开和关闭。
[0008]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的电动系统连接储能装置。[0009]本发明在保持列车或轨道交通原有运行方式的前提下,通过中间车站与列车的配合,不需要对列车或轨道交通车厢数量进行增减操作,实现了全自动化的不停站运行,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乘客的等候时间,也节省了列车因减速再加速而造成的能源损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运行系统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发明衔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间车站,2-列车,3-轨道,4-直线传送带,5-环形传送带,6-入站检测传感器,7-出站检测传感器,8-控制器,9-电机系统,10-现场总线,11-传送带挂钩,12-列车挂钩,13-挂钩接近开关,14-列车门控系统,15-储能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说明。
[0013]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列车或轨道交通不停站自动运行系统,包括中间车站1、列车2运行轨道3、直线传送带4、环形传送带5、入站检测传感器6、出站检测传感器
7、控制器8、电机系统9和现场总线10。
[0014]直线传送带4、环形传送带5均位于中间车站I内,两条环形传送带5对称地布置在轨道3两侧,两条环形传送带5分别为乘客上车和下车传送带,如图1所示,左侧的环形传送带5为乘客上车传送带,右侧的环形传送带5为乘客下车传送带。环形传送带5的两侧分别是内侧直线传送带和外侧直线传送带,环形传送带5的内侧直线传送带与轨道3平行,且在距离上接近轨道3.两条直线传送带4分别设置在环形传送带5的外侧并与环形传送带5的外侧直线传送带平行,环形传送带5和直线传送带4连接电机系统9,电机系统9的驱动环形传送带5和直线传送带4运行。直线传送带4与环形传送带5具有相同的运行速度,到达环形传送带5的乘客可以通过直线传送带4离开中间车站I。
[0015]入站检测传感器6、出站检测传感器7分别安装在中间车站I的入口处和出口处,入站检测传感器6、出站检测传感器7与控制器8相连,控制器8与电机系统9通过现场总线10相连。传感器检测技术解决了环形传送带5与列车2的碰撞问题。在列车到站之前,两条环形传送带5均为静止状态,当入站检测传感器6检测到列车2即将进站,则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8,控制器8控制电机系统9带动两条环形传送带5转动,转动速度接近列车2运行速度,这样可以保证列车不会与环形传送带相互冲撞,当列车2与两条传送带相衔接后,控制器8控制电机系统9停止转动,这时两条环形传送带5由列车2提供运行动力,列车2运行速度随之下降,并与两条环形传送带5同速运行,乘客可以安全上下车,此时,电机系统9作为发电机,将列车2减小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并将产生的电能存储到储能装置中,用于下次电机系统9带动两条环形传送带5转动的动力。当出站检测传感器8检测到列车3离开中间车站I后,则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8,控制器8控制电机系统9带动两条环形传送带5停止转动,以便乘客离开环形传送带5。在环形传送带5未停下时,环形传送带5上的乘客可以通过直线传送带4离开环形传送带5。
[0016]列车2两侧与环形传送带5之间设置有衔接结构。衔接结构的目的是使列车与环形传送带挂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有多种方案实现该目的。当列车2进站后,衔接结构实现与其两侧的环形传送带5相衔接,列车与环形传送带5保持同步运行,这样乘客可以通过环形传送带5安全上下车。
[0017]本发明提供一种优选的衔接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的衔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环形传送带5上的传送带挂钩11以及设置在列车2两侧的列车挂钩12。
[0018]如图2所示,在以上挂钩结构的基础上,列车挂钩12上安装有挂钩接近开关13,挂钩接近开关13与列车门控系统14连接。
[0019]当列车2进入中间车站I后,传送带挂钩11与列车挂钩12相互衔接。列车挂钩12上的挂钩接近开关13检测到列车挂钩12与传送带挂钩11相互衔接时,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至列车门控系统14,列车门控系统14控制列车2上的门打开,以便乘客上下车。未检测到衔接信号的列车门控系统14不会打开车门。当挂钩接近开关13检测到列车挂钩12与传送带挂钩11没有相互衔接时,即列车挂钩12与传送带挂钩11脱离,则将脱离信号传送至列车门控系统14,列车门控系统14控制列车2上的门关闭。
[0020]所述的电动系统9连接储能装置15。储能装置15用于电能的存储,可以使用超级电容、飞轮机构或者电池等作为储能装置。当列车2与两条传送带相衔接后,控制器8控制电机系统9停止转动,此时,电机系统9作为发电机,将列车2减小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存入储能装置中;当电机系统9带动两条环形传送带5转动时,电机系统9作为电动机,储能装置将之前存储的电能供电机系统使用。
[0021]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不限于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多种变形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构思与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改进和等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列车或轨道交通不停站自动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车站(I)、列车(2)运行轨道(3)、直线传送带(4)、环形传送带(5)、入站检测传感器(6)、出站检测传感器(7)、控制器(8)、电机系统(9)和现场总线(10), 直线传送带(4)、环形传送带(5)均位于中间车站(I)内,两条环形传送带(5)对称地布置在轨道(3 )两侧,环形传送带(5 )的内侧直线传送带与轨道(3 )平行,两条直线传送带(4 )分别设置在环形传送带(5 )的外侧并与环形传送带(5 )的外侧直线传送带平行,环形传送带(5)和直线传送带(4)连接电机系统(9), 入站检测传感器(6)、出站检测传感器(7)分别安装在中间车站(I)的入口处和出口处,入站检测传感器(6)、出站检测传感器(7)与控制器(8)相连,控制器(8)与电机系统(9)通过现场总线(10)相连, 列车(2)两侧与环形传送带(5)之间设置有衔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或轨道交通不停站自动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环形传送带(5)上的传送带挂钩(11)以及设置在列车(2)两侧的列车挂钩(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或轨道交通不停站自动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列车挂钩(12)上安装有挂钩接近开关(13),挂钩接近开关(13)与列车门控系统(1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或轨道交通不停站自动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系统(9)连接储能装置(15)。
【文档编号】B61K1/00GK103552578SQ201310583600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靳书云, 马铁华, 靳鸿, 张艳兵, 李跃武, 裴东兴, 王欢, 李新娥, 范锦彪 申请人:中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