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式单轨车辆牵引中心销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牵引中心销装置,设置于转向架和车体之间,转向架上设有枕梁,车体与吊杆的底部相连,包括:顶部和枕梁连接、底部和吊杆连接的中心销,套设在中心销外部的套筒,套设在套筒外部并与套筒过盈配合的衬套,套设在衬套外部并与衬套滑动配合的中心销块,中心销块的四个侧面均为向中心销外部突出的圆弧面;本悬挂式单轨车辆的牵引中心销装置不仅传递横向力和纵向力,还承载车体的重量,即传递垂向力,可以实现转向架和车体之间的回转,让车辆在通过曲线时,车体相对于转向架可以自由的回转;中心销块设置成弧面可减少中心销在构架内部横向和垂向运动的阻力;本装置拆装方便,便于安装。
【专利说明】悬挂式单轨车辆牵引中心销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牵引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牵引中心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转向架是轨道车辆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直接承受车辆载荷、牵引力、制动力、轨道作用力等,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运行性能和运输安全。悬挂式单轨车辆的转向架主要由构架、走形轮、导向轮、基础制动装置、驱动传动装置等部件构成,其中,牵引中心销装置安装在转向架的中心位置,把车体和转向架联系起来,传递二者之间的力,并满足曲线上二者之间的相对运动。
[0003]传统机车车辆的车体位于转向架的上方,中央牵引销装置只用于传递车体和转向架之间的纵向力(牵引力、制动力)和横向力,垂向力(即车体重量)由二系悬挂装置传递。在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中,车体位于转向架的下方,牵引中心销装置不仅传递横向力和纵向力,还要承载车体的重量,即传递垂向力,同时可以实现曲线上转向架和车体之间的回转。
【发明内容】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牵引中心销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牵引中心销装置,设置于转向架和车体之间,转向架上设有枕梁,车体与吊杆的底部相连,包括:顶部和枕梁连接、底部和吊杆连接的中心销,套设在中心销外部的套筒,套设在套筒外部并与套筒过盈配合的衬套,套设在衬套外部并与衬套滑动配合的中心销块,中心销块的四个侧面均为向中心销外部突出的圆弧面。
[0007]中心销块内部设有圆柱孔,中心销块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均设计成圆弧面,中心销块上下为平面。弧面与构架接触面积小,因而可以有效降低中心销块和转向架之间的运动阻力。
[0008]作为优选方式,中心销为对称结构,下部为扁平的长方体平台,上部为阶梯轴。
[0009]作为优选方式,衬套表面设有润滑油凹槽。
[0010]作为优选方式,衬套表面沿周向设有多圈润滑油凹槽。
[0011]凹槽可以储存润滑脂,由此实现中心销块和中心销之间相对自由的回转,实现曲线上转向架和车体之间的回转。
[0012]作为优选方式,中心销顶部设有8个螺栓孔,通过螺栓孔里的螺栓和枕梁相连。
[0013]作为优选方式,中心销底部设有四个销孔,通过插入销孔的销轴和车辆的吊杆连接。
[0014]作为优选方式,中心销上设有台阶,套筒的顶部设有法兰盘,套筒通过法兰盘固定于中心销的台阶上。
[0015]法兰盘通过螺栓和中心销连接,拆装方便,结构可靠。
[0016]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衬套为尼龙衬套。
[0017]尼龙衬套通过过盈配合与套筒连接在一起,尼龙衬套没有直接连接在中心销上,这种设计便于尼龙衬套磨损后的更换。
[0018]牵引中心销装置整体在转向架构架内部可以横向移动,纵向不可以移动,当横移量达到一定范围(15_)时,装置内部的中心销块就会和构架内部的止挡接触。
[0019]传统车辆的车体在转向架的上面,也就是在中心销的上面,悬挂式单轨车辆的车体在转向架的下面,也就是车体在中心销的下面,中心销设计成这种结构就是为了满足要求。整个中心销结构下部连接的是车体,车辆在曲线上运行的条件下,车体和转向架之间产生相对回转。本发明中的中心销块和中心销就是为了满足这种相对回转,否则车辆不能通过曲线。
[0020]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悬挂式单轨车辆的牵引中心销装置不仅传递横向力和纵向力,还承载车体的重量,即传递垂向力,牵引中心销装置把悬挂式单轨列车的转向架和车体连成一体,可以实现转向架和车体之间的回转,让车辆在通过曲线时,车体相对于转向架可以自由的回转;中心销块设置成弧面可减少中心销在构架内部横向和垂向运动的阻力;尼龙衬套上设有凹槽便于储存润滑脂,减少中心销块和尼龙衬套之间的阻力;本装置拆装方便,便于安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装置的轴测图。
[0022]图2为本装置的剖视图。
[0023]零件标号说明
[0024]I为车体,2为中心销,3为螺栓孔,4为枕梁,5为销孔,6为销轴,7为吊杆,8为中心销块,9为套筒,10为衬套,11为法兰盘螺栓,12为中心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6]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牵引中心销装置,设置于转向架和车体I之间,转向架上设有枕梁4,车体与吊杆7的底部相连,包括:顶部和枕梁4连接、底部和吊杆7连接的中心销2,套设在中心销2外部的套筒9,套设在套筒9外部并与套筒过盈配合的衬套10,套设在衬套10外部并与衬套滑动配合的中心销块8,中心销块8的四个侧面均为向中心销外部突出的圆弧面。套筒9和衬套10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中心销块8和衬套10之间可以相对自由的上下运动和转动。
[0027]中心销为对称结构,下部为扁平的长方体平台,上部为阶梯轴。
[0028]中心销块内部设有圆柱孔,中心销块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均设计成圆弧面,中心销块上下为平面。弧面与构架接触面积小,因而可以有效降低中心销块和转向架之间的运动阻力。
[0029]衬套表面沿周向设有多圈润滑油凹槽。
[0030]凹槽可以储存润滑脂,由此实现中心销块和中心销之间相对自由的回转,实现曲线上转向架和车体之间的回转。
[0031]中心销顶部设有8个螺栓孔3,通过螺栓孔3里的中心销螺栓12和枕梁4相连。
[0032]中心销底部设有四个销孔5,通过插入销孔5的销轴6和车辆的吊杆7连接从而最终连接到车体I。
[0033]中心销上设有台阶,套筒的顶部设有法兰盘,套筒通过法兰盘及其上的法兰盘螺栓11固定于中心销的台阶上,拆装方便,结构可靠。
[0034]所述衬套10为尼龙衬套。
[0035]尼龙衬套通过过盈配合与套筒连接在一起,尼龙衬套没有直接连接在中心销上,这种设计便于尼龙衬套磨损后的更换。
[0036]牵引中心销装置整体在转向架构架内部可以横向移动,纵向不可以移动,当横移量达到一定范围(15_)时,装置内部的中心销块就会和构架内部的止挡接触。
[0037]传统车辆的车体在转向架的上面,也就是在中心销的上面,悬挂式单轨车辆的车体在转向架的下面,也就是车体在中心销的下面,中心销设计成这种结构就是为了满足要求。整个中心销结构下部连接的是车体,车辆在曲线上运行的条件下,车体和转向架之间产生相对回转。本发明中的中心销块和中心销就是为了满足这种相对回转,否则车辆不能通过曲线。
[0038]本悬挂式单轨车辆的牵引中心销装置不仅传递横向力和纵向力,还承载车体的重量,即传递垂向力,牵引中心销装置把悬挂式单轨列车的转向架和车体连成一体,可以实现转向架和车体之间的回转,让车辆在通过曲线时,车体相对于转向架可以自由的回转冲心销块设置成弧面可减少中心销在构架内部横向和垂向运动的阻力;尼龙衬套上设有凹槽便于储存润滑脂,减少中心销块和尼龙衬套之间的阻力;本装置拆装方便,便于安装。
[0039]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牵引中心销装置,设置于转向架和车体之间,转向架上设有枕梁,车体与吊杆的底部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和枕梁连接、底部和吊杆连接的中心销,套设在中心销外部的套筒,套设在套筒外部并与套筒过盈配合的衬套,套设在衬套外部并与衬套滑动配合的中心销块,中心销块的四个侧面均为向中心销外部突出的圆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单轨车辆牵引中心销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销为对称结构,下部为扁平的长方体平台,上部为阶梯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单轨车辆牵引中心销装置,其特征在于:衬套表面设有润滑油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挂式单轨车辆牵引中心销装置,其特征在于:衬套表面沿周向设有多圈润滑油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单轨车辆牵引中心销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销顶部设有8个螺栓孔,通过螺栓孔里的螺栓和枕梁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单轨车辆牵引中心销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销底部设有四个销孔,通过插入销孔的销轴和车辆的吊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单轨车辆牵引中心销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销上设有台阶,套筒的顶部设有法兰盘,套筒通过法兰盘固定于中心销的台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单轨车辆牵引中心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为尼龙衬套。
【文档编号】B61F5/18GK104442887SQ201410698751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6日
【发明者】王伯铭, 李天一, 曹恺, 张德乾 申请人:西南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