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复合材料内装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装板,特别涉及一种机车复合材料内装板,属于车辆制造领域。所述内装板依次包括玻璃钢复合材料层、粘接剂材料层和三维玻纤立体毡复合材料层。该机车复合材料内装板力学性能与传统的内装板力学性能相当;重量可减轻30-60%;拉伸强度≥300MPa、弯曲强度≥300MPa;厚度偏差能控制在±1mm以内。
【专利说明】一种机车复合材料内装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装板,特别涉及一种机车复合材料内装板,属于车辆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主机市场中,机车头一直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传统机车头的内装板为铝合金结构,这种结构的缺点是:重量过重、厚度控制不均匀。随着对复合材料的认知愈发丰富,机车头中各种金属部件逐步由以前的铝板结构向复合材料结构转型。因此,复材材料结构内装板在主机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未来批量生产的空间很大。为了实现车辆的轻量化要求,用复合材料替代金属材料应用于机车内装已经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机车内装板的重量过重,易腐蚀。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机车复合材料内装板,依次包括玻璃钢复合材料层、粘接剂材料层和三维玻纤立体毡复合材料层。
[0005]玻璃钢复合材料强度相当于钢材,具有耐腐蚀、绝缘、隔热等性能。在内转板的内侧安装一层三维玻纤立体毡复合材料,可以很好的缓冲传递给玻璃钢复合材料层的冲击。粘接剂材料层用于固定三维玻纤立体毡复合材料层的位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玻璃钢复合材料层优选聚酯玻璃钢复合材料层。
[0007]进一步地,所述玻璃钢复合材料层再优选无碱玻璃纤维布增强阻燃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层。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三维玻纤立体毡复合材料层优选三维立体毡增强阻燃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层。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机车复合材料内装板力学性能与传统的内装板力学性能相当;重量减轻30-60% ;拉伸强度> 300 MPa、弯曲强度> 300 MPa ;厚度偏差能控制在±1 mm以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机车复合材料内装板主视图。
[0011]图2是图1的A —A剖面图。
[0012]图中:1、复合材料内装板;2、玻璃钢复合材料层;3、三维玻纤立体毡复合材料层;4、粘接剂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机车复合材料内装板,依次包括玻璃钢复合材料层2、粘接剂材料层4和三维玻纤立体毡复合材料层3。
[0014]具体的说,本实施例中的玻璃钢复合材料层2采用360 g/m2无碱玻璃纤维布增强阻燃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粘接剂材料层4为甲基丙烯酸粘接剂层;三维玻纤立体毡复合材料层3为三维立体毡增强阻燃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0015]选用360 g/m2无碱玻璃纤维布、三维立体毡配合阻燃型不饱和聚酯树脂通过手糊工艺分别制作聚酯玻璃钢内装板本体及三维玻纤立体毡材料筋条;再用甲基丙烯酸粘接剂将三维玻纤立体毡材料筋条粘接于聚酯玻璃钢内装板本体内表面层。得到的机车复合材料内装板的重量6.72 kg,重量减轻约50%;拉伸强度318 MPa、弯曲强度312 MPa ;厚度偏差为0.8臟。
【权利要求】
1.一种机车复合材料内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装板(I)依次包括玻璃钢复合材料层(2)、粘接剂材料层(4)和三维玻纤立体毡复合材料层(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复合材料内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复合材料层(2)优选聚酯玻璃钢复合材料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复合材料内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复合材料层(2)再优选无碱玻璃纤维布增强阻燃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复合材料内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玻纤立体毡复合材料层(3)优选三维立体毡增强阻燃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层。
【文档编号】B61D17/18GK204161379SQ201420554913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5日
【发明者】任舟, 罗乐, 施峰, 廖庆华, 陈思萌, 何李斌, 屈发家 申请人:株洲电力机车广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