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轨道检测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提速战略的实施,对列车的安全、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运行速度的提高和重载列车的开行,对轨道的破坏作用加大,导致轨道状态的恶化加剧。因此,加强轨道动态检测力度,及时掌握轨道质量状态,正确指导线路养护维修,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已成为铁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根据《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检测周期应根据运量和线路状态确定。对于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每月检查不少于2遍,对年通过不小于8000万吨的正线每月检查2遍,对年通过总重为2500 ~8000万吨以内的正线每月检查1遍,对年通过总重小于2500万吨的正线每季检查1遍,对状态较差的线路,可适当增加检查遍数。所以,在今后我国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阶段,自动化程度越高的轨道检测系统将会逐渐代替庞大数量的铁路护路人员,从而为各个路局降低成本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轨道检测车。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检测车,包括车体,车体前部设有司机室,车体中部布置有机器间,机器间单侧设置有走廊,车体前端底部设有I位转向架,车体后端底部设有II位转向架,I位转向架和II位转向架均为动力转向架,通过液力机械传动,II位转向架后端安装有轨道检测梁;车体上还安装有GPS定位装置、光电编码器、垂向加速度传感器、横向加速度传感器以及高清摄像头。
所述的GPS定位装置安装在车体顶部,GPS定位装置的几何中心与轨道检测梁几何中心在车辆前进方向与轨道基准方向重合。
所述的光电编码器安装在II位转向架8号轴箱端盖处。
所述的垂向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车体扶手处。
所述的横向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底架下方。
所述的高清摄像头设有2个,分别安装在I位转向架上,两个高清摄像头摄像中心线分别正对两条钢轨的中心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非接触式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安装于轨道检测车上,针对轨道的线路的弹性变形和永久变形的叠加状态进行动态检测,对轨距、轨向、高低、超高、三角坑、磨耗等参数进行检测,为线路的维修、保养提供依据。
轨道动态检测设备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检测设备安装在检测梁防护罩中,连接方便稳固,便于检测设备的安装与维护,并有效提高检测设备的自我防护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图1俯视图;
图3是转向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司机室,3-机器间,4-走廊,5-轨道检测梁,6-GPS定位装置,7-光电编码器,8-垂向加速度传感器,9-横向加速度传感器,10-高清摄像头,11-扶手,12-I位转向架,13-II位转向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轨道检测车,包括车体1,车体1前部设有司机室2,车体1中部布置有机器间3,机器间3单侧设置有走廊4,车体1前端底部设有I位转向架12,车体1后端底部设有II位转向架13,I位转向架12和II位转向架13均为动力转向架,通过液力机械传动(如图3所示),II位转向架13后端安装有轨道检测梁5;车体1上还安装有GPS定位装置6、光电编码器7、垂向加速度传感器8、横向加速度传感器9以及高清摄像头10。
所述的GPS定位装置6安装在车体1顶部,GPS定位装置6的几何中心与轨道检测梁5几何中心在车辆前进方向与轨道基准方向重合。
所述的光电编码器7安装在II位转向架8号轴箱端盖处。
所述的垂向加速度传感器8安装在车体的扶手11处。
所述的横向加速度传感器9安装在车体1下侧。
所述的高清摄像头设有2个,分别安装在I位转向架12上,两个高清摄像头摄像中心线分别正对两条钢轨的中心线。
轨道检测系统原理如下:
(1)轨道检测设备的光学设备均采用国际知名品牌,保证重量轻、体积小、且稳定性高。相机上配有特种光学过滤器,能过滤除激光外的其他波段,保证系统数据采集不受阳光干扰。
(2)线路分析软件
所有软件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分析软件界面为中/英两种文字(可选)。
(3)全断面钢轨轮廓检测系统
a)钢轨断面检测系统采用无接触检测技术。且所有采集的断面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上。
b)在分析软件中,要自动建立理想的钢轨轮廓,并将每个采集的轮廓与理想轮廓进行重叠对比分析。分析软件能够对采集的钢轨轮廓进行分析,并输出垂向和水平磨耗结果。车上监视系统能取得以下信息及功能:
(4)定位系统
a)检测系统与定位系统集成在一起。定位信息(来自编码器)分配到每个检测系统中,另外,每个检测系统包括一个自检系统。
b)定位系统包括:
车辆沿线的定位信息 、车辆的速度、里程识别、当前日期和时间。 列车地理位置坐标、同步信号、定位数据、曲线数据。
(5)车辆信息数据采集速度计的同步信号,并实时分析当前车辆的位置,以及车辆的振动数值生成定位数据,提供给车上所有检测系统用于检测数据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