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侧挂式空轨列车系统的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6058发布日期:2018-09-29 03:21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侧挂式空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侧挂式空轨列车系统的转向架。



背景技术:

现有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转向架与车体分离,无法有效的实现保证车体在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侧挂式空轨列车系统的转向架,可有效解决现有列车在运行以及过弯过程中的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侧挂式空轨列车系统的转向架,包括支撑架,以及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架;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轮和牵引电机;驱动轮的转轴上设置有制动机构;

支撑架远离固定架的一侧下方设置有垂向限位轮,并在支撑架两端端部设置有稳定轮;支撑架两端邻近固定架的一侧,均设置有位于驱动机构和稳定轮之间的上导向轮,并在固定架邻近支撑架的一侧上设置有与上导向轮相对的上限位轮;

固定架邻近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集电靴,并在固定架底部设置有位于支撑架正下方的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下限位轮和下导向轮。

进一步地,制动机构包括与驱动轮转轴连接的制动盘,以及固定于支撑架上的制动夹钳;制动盘位于制动夹钳内。

进一步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上导向轮连接的减振器和弹簧。

进一步地,固定架下端设置有位于连杆下方,用于减振的减振器以及弹簧。

进一步地,固定架上端设置有若干二系减振器,内底部两侧设置有弹性止档。

进一步地,驱动轮为橡胶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在稳定轮和垂向限位轮的相互配合下,可有效克服线路垂向不平顺带给转向架的点头运动,以保证列车运行的稳定性。

2、在弹簧以及连杆的作用下,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将分别紧贴轨道梁侧壁上下两端的内壁和外壁,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力偶以抵消车体重力与驱动轮支撑力产生的力偶,使车体保持平衡,并具有为运行中的列车提供横向的导向力的能力。

3、通过上限位轮和下限位轮的配合,可限制转向架产生横向运动,使得转向架在横向与轨道梁之间保持一个较为固定的姿势,防止产生横移、侧滚等振动。

4、通过设置的二系减振器,可有效的隔离转向架传向车体的大部分垂向振动和一定的横向振动,使得列车的乘坐舒适性得到提升,同时,在固定架内底部设置的弹性止档,可限制车体相对转向架产生较大的摆动。

5、在过曲线时通过上限位轮、下限位轮和垂直限位轮对车体的姿态进行限位,再与门架式结构的转向架相配合,实现了结构的紧凑性与较强的曲线通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转向架的立体视图;

图2为转向架的正视图。

其中,1、驱动轮;2、垂向限位轮;3、牵引电机;4、二系减振器;5、上限位轮;6、上导向轮;7、稳定轮;8、固定架;9、下导向轮;10、弹性止档;11、弹簧;12、减振器;13、连杆;14、下限位轮;15、集电靴;16、制动盘;17、制动夹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所示,该用于侧挂式空轨列车系统的转向架,为门架式结构,包括设置于轨道梁顶板上的支撑架,以及与支撑架焊接,并沿轨道梁的垂直外壁延伸至其底部,与轨道梁的垂直外壁相互平行,但不接触的固定架8,并且,固定架8与车体铰接。

如图1所示,支撑架上固定有驱动机构,其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1,以及与其连接的牵引电机3,优选驱动轮1为橡胶轮;虽然支撑架设置于轨道梁上,但是其与轨道梁之间并没有相互接触。

如图1和图2所示,在驱动轮1转轴上设置有位于轨道梁侧壁顶端上方的制动机构,该制动机构不与轨道梁侧壁相接触,包括与驱动轮1转轴连接,并位于制动夹钳17内的制动盘16,同时,制动夹钳17固定于支撑架邻近车体的一侧上,通过控制制动夹钳17,使其夹住制动盘16,即可实现对车体的减速制动。

如图1所示,在固定架8邻近轨道梁的一侧上设置有集电靴15,其可以与轨道梁上设置的第三轨相互接触,能从第三轨上进行动态取流,同时,集电靴15还与牵引电机3连接。

如图1所示,支撑架在远离车体的一侧设置有延伸至轨道梁顶板缝隙内,呈l型的限位板,并在限位板上设置有与轨道梁顶板下端面相接触的垂向限位轮2。

在支撑架端部,设置有位于牵引电机3下方,并与轨道梁顶板相接触的稳定轮7。

在稳定轮7和垂向限位轮2的相互配合下,可有效克服线路垂向不平顺带给转向架的点头运动,同时,垂向限位轮2与上导向轮6和下导向轮9相互配合,形成力偶平衡车体的侧滚力矩。

如图1所示,在固定架8的上端,设置有与轨道梁外壁相接触的上限位轮5,在支撑架两端邻近固定架8的一侧,设置有与轨道梁内壁相接触,并与上限位轮5相对的上导向轮6,且上限位轮5位于牵引电机3的下方,并在支撑架上设置有与上导向轮6连接的减振器12和弹簧11。

如图1所示,在固定架8的底部,设置有位于支撑架正下方的连杆13,使得轨道梁侧壁的底部可放置于连杆13上,并在连杆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轨道梁侧壁的内壁和外壁相接触的下限位轮14和下导向轮9,同时,在固定架8的底部设置有位于连杆13下方的减振器12和弹簧11。

在弹簧11以及连杆13的作用下,上导向轮6和下导向轮9将分别紧贴轨道梁侧壁上下两端的内壁和外壁,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力偶以抵消车体的重力与驱动轮1的支撑力产生的力偶,使车体保持平衡,并具有为运行中的列车提供横向的导向力的能力。

通过上限位轮5和下限位轮14的配合,可限制转向架产生横向运动,使得转向架在横向与轨道梁之间保持一个较为固定的姿势,防止产生横移、侧滚等振动。

在过曲线时通过上限位轮5、下限位轮14和垂直限位轮2对车体的姿态进行限位,再与门架式结构的转向架相配合,加上车体与转向架的铰接连接,实现了结构的紧凑性与较强的曲线通过性能。

如图1所示,由于车体铰接于固定架8内底部,由此,在固定架8内底部设置有位于车体铰接点两侧的弹性止档10,同时,在固定架8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二系减振器4,优选其数量为四个,其沿远离车体的方向两两相对设置,并且,二系减振器4的一端均与车体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架8连接。

二系减振器4不仅具有支撑悬挂作用,还具有减振作用,可有效的隔离转向架传向车体的大部分垂向振动和一定的横向振动,使得列车的乘坐舒适性得到提升,同时,在固定架8内底部设置的弹性止档10,可限制车体相对转向架产生较大的摆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侧挂式空轨列车系统的转向架,包括支撑架,以及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架;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轮和牵引电机;驱动轮的转轴上设置有制动机构;支撑架远离固定架的一侧下方设置有垂向限位轮,并在支撑架两端端部设置有稳定轮;支撑架两端邻近固定架的一侧,均设置有位于驱动机构和稳定轮之间的上导向轮,并在固定架邻近支撑架的一侧上设置有与上导向轮相对的上限位轮;固定架邻近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集电靴,并在固定架底部设置有位于支撑架正下方的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下限位轮和下导向轮。本装置可有效的提升列车在运行以及过弯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茂儒;刘开成;张卫华;赵昀陇;梁树林;温泽峰;吴兴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4.28
技术公布日:2018.0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