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走联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88745发布日期:2020-04-07 20:2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走联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走联车装置。



背景技术:

龟兹矿业回采工作面多用无极绳绞车配合梭车进行物料运输,由于原联接梭车的联车杠十分笨重,联车不便,每次联车时至少需要2人配合搬运移动,才能完成联车,这样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同时也会很容易发生联车杠砸手碰脚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走联车装置通过行走结构带动联车杠移动,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行走联车装置:包括有行走结构和联车杠,所述行走结构上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联车杠通过支撑结构支撑设置在行走结构的正上方,并通过行走结构带动所述联车杠移动;这样不用人工搬运联车杠,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力成本,避免了在联车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

更进一步地,所述行走结构包括有相对设置的行走轮及设置在两行走轮之间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行走轮同轴设置;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穿过行走轮,并通过转动轴承与行走轮连接设置;所述固定轴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螺纹,并与设置在行走轮外侧的挡盖螺纹连接设置;行走结构设置成行走轮的滚动,这样只需要通过无极绳绞车与梭车的牵引行走轮滚动即可实现联车杠的移动,从而使得联车杆的联车简单方便且省力,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有导向柱和滑动架,两个所述导向柱的底端分别固定设置在靠近左、右侧行走轮处的固定轴上,且导向柱的长度方向垂于与固定轴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动架的两端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架通过滑动孔套设在两导向柱上,且沿导向柱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所述滑动架的中间部位固定设置有联车杠,所述联车杠水平设置;所述联车杠与滑动架的连接部位沿导向柱长度方向贯穿设置螺纹调节孔,螺纹调节杆从上往下穿过螺纹调节孔并与螺纹调节孔螺纹啮合设置;所述螺纹调节杆的底端转动设置在固定轴上的限位套内;通过转动螺纹调节杆,在螺纹调节孔的啮合下,使得联车杠及滑动架沿导向柱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能够调节联车杆的高度,以适应连接不同高度的梭车、矿车。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缺口槽,所述限位套通过螺栓连接设置缺口槽内;所述限位套与螺纹调节杆同轴设置;所述螺纹调节杆的底端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外径大于螺纹调节杆的底端外径;所述螺纹调节杆底端及其上的挡块套配合设置在限位套内,且螺纹调节杆相对限位套绕其轴向转动设置;这样设置便于安装和拆卸螺纹调节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的滚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使得环形凹槽与轨道配合滚动,避免联车装置偏移。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行走联车装置通过行走结构带动所述联车杠移动;这样不用人工搬运联车杠,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力成本,避免了在联车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同时通过螺纹调节杆调整联车杠的高度,以适应连接不同高度的梭车、矿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行走轮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螺纹调节杆与螺纹调节孔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6所示的一种行走联车装置:包括有行走结构1和联车杠2,所述联车杠21采用30mm钢板制成,总长2米,宽0.15米,两端设计有联车孔,孔距1.8米,通过联车孔将前后绞车或矿产连接在一起;所述行走结构1上设置有支撑结构3,所述联车杠2通过支撑结构3支撑设置在行走结构1的正上方,并通过行走结构1带动所述联车杠2移动,这样不用人工搬运联车杠2,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力成本,避免了在联车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

所述行走结构1包括有相对设置的行走轮11及设置在两行走轮11之间的固定轴12,所述固定轴12与行走轮11同轴设置;所述固定轴12的两端分别穿过行走轮11,并通过转动轴承13与行走轮11连接设置;并在行走轮11的内侧端面上设置有挡尘片15避免灰尘进而到转动轴承13内影响行走轮11的转动;所述固定轴12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螺纹,并与设置在行走轮11外侧的挡盖14螺纹连接设置,通过两侧的挡盖14的阻挡避免了固定轴12与行走轮11脱离。所述行走轮11的滚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111,通过环形凹槽111卡设在运输轨道上,使得行走联车装置能够随矿车一起移动时,行走联车装置不会跑偏而发生翻车的危险。同时通过行动轮11与地面滚动,在将联车杠2移动到指定位置时更省力方便。

所述支撑结构3包括有导向柱31和滑动架32,两个所述导向柱31的底端分别固定设置在靠近左、右侧行走轮11处的固定轴12上,所述导向柱31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导向柱31的长度方向垂于与固定轴1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动架的两端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架32通过滑动孔套设在两导向柱31上,且沿导向柱3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所述滑动架32的中间部位焊接设置有联车杠2,所述联车杠2水平设置,这样设置的导向柱31起到了联车杠2的支撑的作用,同时这样使得联车杠2只能够随滑动架32一起沿竖直方向上下滑动;所述联车杠2与滑动架32的连接部位沿导向柱31长度方向贯穿设置螺纹调节孔321,螺纹调节杆4从上往下穿过螺纹调节孔321并与螺纹调节孔321螺纹啮合设置;所述螺纹调节杆4的底端活动设置在固定轴12上的限位套5内;通过转动螺纹调节杆4,在螺纹调节孔321的啮合下,使得联车杠2及滑动架32沿导向柱31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能够调节联车杆2的高度,以适应连接不同高度的梭车、矿车。

所述固定轴12上设置有缺口槽121,所述限位套5通过螺栓连接设置缺口槽121内;所述限位套5与螺纹调节杆4同轴设置;所述螺纹调节杆4的底端设置有挡块41,所述挡块41外径大于螺纹调节杆4的底端外径;所述螺纹调节杆4底端及其上的挡块41套配合设置在限位套5内,且螺纹调节杆4相对限位套5绕其轴向转动设置,这样在使得螺纹调节杆4只能够转动,而不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这样在转动螺纹调节杆4时,与螺纹调节杆4啮合设置地滑动架32及联车杠2只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滑动来调节联车杠2的高度;同时这样设置也便于安装和拆卸螺纹调节杆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行走联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行走结构(1)和联车杠(2),所述行走结构(1)上设置有支撑结构(3),所述联车杠(2)通过支撑结构(3)支撑设置在行走结构(1)的正上方,并通过行走结构(1)带动所述联车杠(2)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联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结构(1)包括有相对设置的行走轮(11)及设置在两行走轮(11)之间的固定轴(12),所述固定轴(12)与行走轮(11)同轴设置;所述固定轴(12)的两端分别穿过行走轮(11),并通过转动轴承(13)与行走轮(11)连接设置;所述固定轴(12)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螺纹,并与设置在行走轮(11)外侧的挡盖(14)螺纹连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联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包括有导向柱(31)和滑动架(32),两个所述导向柱(31)的底端分别固定设置在靠近左、右侧行走轮(11)处的固定轴(12)上,且导向柱(31)的长度方向垂于与固定轴(1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动架的两端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架(32)通过滑动孔套设在两导向柱(31)上,且沿导向柱(3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所述滑动架(32)的中间部位固定设置有联车杠(2),所述联车杠(2)水平设置;所述联车杠(2)与滑动架(32)的连接部位沿导向柱(31)长度方向贯穿设置螺纹调节孔(321),螺纹调节杆(4)从上往下穿过螺纹调节孔(321)并与螺纹调节孔(321)螺纹啮合设置;所述螺纹调节杆(4)的底端转动设置在固定轴(12)上的限位套(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走联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12)上设置有缺口槽(121),所述限位套(5)通过螺栓连接设置缺口槽(121)内;所述限位套(5)与螺纹调节杆(4)同轴设置;所述螺纹调节杆(4)的底端设置有挡块(41),所述挡块(41)外径大于螺纹调节杆(4)的底端外径;所述螺纹调节杆(4)底端及其上的挡块(41)套配合设置在限位套(5)内,且螺纹调节杆(4)相对限位套(5)绕其轴向转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走联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11)的滚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1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走联车装置:包括有行走结构和联车杠,所述行走结构上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联车杠通过支撑结构支撑设置在行走结构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行走结构带动所述联车杠移动;这样不用人工搬运联车杠,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力成本,避免了在联车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同时通过螺纹调节杆调整联车杠的高度,以适应连接不同高度的梭车、矿车。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林;吕目晓;陈体康;张言杰;马俊卿;曹瑞朋;王学彬;蒋靖伟;魏文祥;贾学峰;龚翰林;胡贝贝;谢雨洋;李海军;艾山·西克热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龟兹矿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4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