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手静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0273发布日期:2020-09-15 18:35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用手静猴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矿井索道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矿用手静猴车。



背景技术:

猴车是矿山、矿井常用的一种索道交通工具,在煤矿生产中,为了节省煤矿工人的体力,常在煤矿巷道上下山处使用猴车,为了确保煤矿工人的安全,猴车要求具有较高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然而对于一些没有乘坐过猴车或者乘坐次数较少的人群,如新员工和来煤矿实习的学生等,由于不熟悉猴车,刚挂上猴车时,猴车会随着运动的钢丝绳一起运动,因此使他们来不及坐稳,从而使他们慌张,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对于一些携带重物的人员来说,如果来不及坐稳,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事故,因此我们需要对猴车在安全性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与提高,为工人的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用手静猴车,该矿用手静猴车可实现与钢丝吊绳相对静止,保证安全的同时使上下更加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矿用手静猴车,包括吊杆、设置于吊杆中部的座椅和设置于吊杆底部的踏杆,所述吊杆的顶部设置有卡钩壳体,所述卡钩壳体为封闭的空腔结构,所述卡钩壳体的底板为与钢丝绳外圆周面相适配的圆弧曲面板,所述钢丝绳两侧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一侧与复位弹簧相连,所述复位弹簧与卡钩壳体相连,所述卡板另一侧设置弹力铰,所述弹力铰远离卡板一端与立杆相连且可沿立杆上下移动,所述立杆上端与卡钩壳体相连,所述立杆下端与连接杆相连,所述连接杆前后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通过连杆与连接杆相连,所述滑轮在钢丝绳上方且设置有与钢丝绳外圆周面相适配的圆弧面,所述钢丝绳右侧卡板远离钢丝绳一侧中部连接细钢丝绳,所示卡钩壳体右侧和吊杆中上部均设置有定滑轮,所示定滑轮通过支架与卡钩壳体、吊杆相连,所示定滑轮设置有与细钢丝绳外圆周面相适配的圆弧面,所述细钢丝绳远离卡板一端连接吊拉环,所述吊拉环与吊杆相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滑轮为两个,定滑轮为五个、复位弹簧为八个、弹力铰为两个。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弹力铰为复合弹力铰。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复位弹簧为压缩弹簧。

使用时将,卡钩壳体放在钢丝绳上,并使吊杆下垂,钢丝绳包覆在卡钩部、圆弧曲面板和吊杆所形成的半包围空间中,在水平巷道中,人员在上、下车时,通过手握吊拉环拉伸细钢丝绳,细钢丝绳带动右侧卡板挤压复位弹簧,使右侧卡板远离钢丝绳并拉伸右侧弹力铰,拉伸过程中右侧弹力铰上端挤压左侧弹力铰上端,使左侧弹力铰处于压缩状态挤压卡板使卡板远离滑轮与钢丝绳,从而降低了钢丝绳与卡钩壳体之间的摩擦力,此时,在滑轮的作用下,人扶着猴车,猴车只会在运动的钢丝绳上打滑,而不会随着钢丝绳向前滑动而处于静止状态,使整个猴车处于静止状态,人员可以稳定安全的坐上猴车;当人员坐上猴车后,松开吊拉环,此时卡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紧贴滑轮与钢丝绳,增加了钢丝绳与卡钩壳体之间的摩擦力,使猴车随着钢丝绳一起向前运动,达到运输人员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矿用手静猴车减小了事故的发生,安全实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矿用手静猴车在运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矿用手静猴车在静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钩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吊拉环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弹力铰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解释说明显。

如图1、2、3、4和5所示,一种矿用手静猴车,包括吊杆1、设置于吊杆1中部的座椅2和设置于吊杆1底部的踏杆3,所述吊杆1的顶部设置有卡钩壳体4,所述卡钩壳体4为封闭的空腔结构,所述卡钩壳体4的底板为与钢丝绳9外圆周面相适配的圆弧曲面板14,所述钢丝绳9两侧设置有卡板8,所述卡板8一侧与复位弹簧11相连,所述复位弹簧11与卡钩壳体4相连,所述卡板8另一侧设置弹力铰10,所述弹力铰10远离卡板8一端与立杆5相连且可沿立杆5上下移动,所述立杆5上端与卡钩壳体4相连,所述立杆5下端与连接杆6相连,所述连接杆6前后设置有滑轮7,所述滑轮7通过连杆17与连接杆6相连,所述滑轮7在钢丝绳9上方且设置有与钢丝绳9外圆周面相适配的圆弧面,所述钢丝绳9右侧卡板8远离钢丝绳9一侧中部连接细钢丝绳13,所示卡钩壳体4右侧和吊杆1中上部均设置有定滑轮15,所示定滑轮15通过支架12与卡钩壳体4、吊杆1相连,所示定滑轮15设置有与细钢丝绳13外圆周面相适配的圆弧面,所述细钢丝绳13远离卡板8一端连接吊拉环16,所述吊拉环16与吊杆1相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滑轮7为两个,定滑轮15为五个、复位弹簧11为八个、弹力铰10为两个。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弹力铰10为复合弹力铰。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复位弹簧11为压缩弹簧。



技术特征:

1.一种矿用手静猴车,包括吊杆、设置于吊杆中部的座椅和设置于吊杆底部的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的顶部设置有卡钩壳体,所述卡钩壳体为封闭的空腔结构,所述卡钩壳体的底板为与钢丝绳外圆周面相适配的圆弧曲面板,所述钢丝绳两侧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一侧与复位弹簧相连,所述复位弹簧与卡钩壳体相连,所述卡板另一侧设置弹力铰,所述弹力铰远离卡板一端与立杆相连且可沿立杆上下移动,所述立杆上端与卡钩壳体相连,所述立杆下端与连接杆相连,所述连接杆前后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通过连杆与连接杆相连,所述滑轮在钢丝绳上方且设置有与钢丝绳外圆周面相适配的圆弧面,所述钢丝绳右侧卡板远离钢丝绳一侧中部连接细钢丝绳,所示卡钩壳体右侧和吊杆中上部均设置有定滑轮,所示定滑轮通过支架与卡钩壳体、吊杆相连,所示定滑轮设置有与细钢丝绳外圆周面相适配的圆弧面,所述细钢丝绳远离卡板一端连接吊拉环,所述吊拉环与吊杆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手静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为两个,定滑轮为五个、复位弹簧为八个、弹力铰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手静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铰为复合弹力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手静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为压缩弹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手静猴车,包括吊杆、座椅和踏杆,吊杆顶部设置有卡钩壳体,卡钩壳体为封闭空腔结构,卡钩壳体底板为与钢丝绳外圆周面相适配的圆弧曲面板,钢丝绳两侧设置卡板,卡板一侧与复位弹簧相连,复位弹簧与卡钩壳体相连,卡板另一侧设置弹力铰,弹力铰远离卡板端与立杆相连,立杆上、下端分别连接卡钩壳体、连接杆,连接杆前后设置有滑轮,滑轮通过连杆与连接杆相连,钢丝绳右侧卡板远离钢丝绳侧连接细钢丝绳,卡钩壳体右侧和吊杆中上部设置有定滑轮,定滑轮通过支架与卡钩壳体、吊杆相连,定滑轮设置有与细钢丝绳外圆周面相适配的圆弧面,细钢丝绳远离卡板端连接吊拉环,吊拉环与吊杆相接。

技术研发人员:熊藤根;常聚才;史文豹;庞冬冬;李冬;贺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2.24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