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多功能逃生系统用扶手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15784发布日期:2021-01-05 17:38阅读:77来源:国知局
机车多功能逃生系统用扶手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机车多功能逃生系统用扶手杆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逃生系统中存在多种下翻式逃生门、侧移式逃生门、既能下翻又能侧开的紧急疏散门。现有的既能下翻又能侧开的紧急疏散门中,下翻功能:由于紧急疏散门中的扶手杆系统都是采用柔性编织带或柔性钢丝连接承载以及主承载用的链条结构,这样导致紧急疏散门下翻功能打开、回收可靠性降低,下翻功能主承载使用的链条,进行侧移功能操作时,需要将链条与门框的连接点进行脱开,将其挂在门页上,才能完成侧移功能,这样操作过程过于复杂,操作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车多功能逃生系统用扶手杆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车多功能逃生系统用扶手杆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扶手杆总成和右扶手杆总成,左扶手杆总成和右扶手杆总成均包括可调后连杆、前承重连杆、水平杆以及前连杆,所述的可调后连杆一端铰接在过渡锁上,另一端与过渡连接片一端铰接,过渡连接片另一端、前承重连杆一端以及水平杆一端共同铰接,前承重连杆另一端与门页总成上部铰接,水平杆凹槽内设有扶手展开气弹簧,扶手展开气弹簧一端、水平杆另一端、前连杆一端以及斜杆一端通过铰接轴共同铰接,扶手展开气弹簧另一端铰接在水平杆凹槽内,前连杆另一端铰接在二级踏板总成的上端部,斜杆另一端铰接在门页总成的上部。

进一步的,水平杆前端两侧边上开设有第一长滑槽,前连杆后端开设有第二长滑槽,铰接轴在第一长滑槽和第二长滑槽内滑移。

进一步的,前承重连杆后端铰接有拉伸阻尼器,拉伸阻尼器另一端铰接在门页总成上。

进一步的,水平杆后端设有用于解锁二级踏板总成锁的卡舌。

进一步的,可调后连杆为自身长度可微调的可调后连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的材料使用铝合金,整体重量轻;扶手杆总成由多连杆刚性连接组成,该扶手杆功能:下翻过程中,对二级踏板总成提供动力源,提供主承载功能,对乘客提供保护功能;使得整体结构更简单,操作简单,可靠性高,占用空间更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7.左扶手杆总成,8.右扶手杆总成,111.可调后连杆,112.前承重连杆,113.水平杆,114.斜杆,115.前连杆,116.拉伸阻尼器,117.过渡连接片,118.扶手展开气弹簧,122.第一长滑槽,124.铰接轴,125.第二长滑槽,130.卡舌。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机车多功能逃生系统用扶手杆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扶手杆总成7和右扶手杆总成8,左扶手杆总成7和右扶手杆总成8均包括可调后连杆111、前承重连杆112、水平杆113以及前连杆115,可调后连杆111为自身长度可微调的可调后连杆,可调后连杆111一端铰接在过渡锁上,另一端与过渡连接片117一端铰接,过渡连接片117另一端、前承重连杆112一端以及水平杆113一端共同铰接,前承重连杆112另一端与门页总成上部铰接,水平杆113凹槽内设有扶手展开气弹簧118,扶手展开气弹簧118一端、水平杆113另一端、前连杆115一端以及斜杆114一端通过铰接轴124共同铰接,扶手展开气弹簧118另一端铰接在水平杆113凹槽内,水平杆113后端设有用于解锁二级踏板总成锁的卡舌130,前连杆115另一端铰接在二级踏板总成的上端部,斜杆114另一端铰接在门页总成的上部。

水平杆113前端两侧边上开设有第一长滑槽122,前连杆115后端开设有第二长滑槽125,铰接轴124在第一长滑槽122和第二长滑槽125内滑移。

前承重连杆112后端铰接有拉伸阻尼器116,拉伸阻尼器116另一端铰接在门页总成上。

具体的扶手杆机构通过过渡锁铰接在机车多功能逃生系统中门框总成上部的锁系统中,在门页总成下翻过程中,逃生系统解锁,打开门页总成,左、右扶手总成7、8也随之展开,卡舌130也随之松开,解锁二级踏板总成锁16,门页总成继续下翻,直至门页总成全部打开,然后伸缩阻尼器116伸展,带动水平杆113和前承重连杆112也同时伸展,此时,扶手展开气弹簧118开始工作,推动铰接轴124在第一长滑槽122中向前滑移,由于铰接轴124上铰接斜杆114、前连杆115、水平杆113和扶手展开气弹簧118,因此,扶手展开气弹簧118工作,带动前连杆115向前打开,对逃生系统中二级踏板总成提供动力源,同时第二长滑槽125沿铰接轴124滑移,直至二级踏板总成9全部打开,从而完成逃生系统的下翻功能。

以上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说明书后可以对以前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修改或变形,而不背离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机车多功能逃生系统用扶手杆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扶手杆总成(7)和右扶手杆总成(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扶手杆总成(7)和右扶手杆总成(8)均包括可调后连杆(111)、前承重连杆(112)、水平杆(113)以及前连杆(115),所述的可调后连杆(111)一端铰接在过渡锁上,另一端与过渡连接片(117)一端铰接,过渡连接片(117)另一端、前承重连杆(112)一端以及水平杆(113)一端共同铰接,前承重连杆(112)另一端与门页总成上部铰接,水平杆(113)凹槽内设有扶手展开气弹簧(118),扶手展开气弹簧(118)一端、水平杆(113)另一端、前连杆(115)一端以及斜杆(114)一端通过铰接轴(124)共同铰接,扶手展开气弹簧(118)另一端铰接在水平杆(113)凹槽内,前连杆(115)另一端铰接在二级踏板总成的上端部,斜杆(114)另一端铰接在门页总成的上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多功能逃生系统用扶手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杆(113)前端两侧边上开设有第一长滑槽(122),前连杆(115)后端开设有第二长滑槽(125),铰接轴(124)在第一长滑槽(122)和第二长滑槽(125)内滑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多功能逃生系统用扶手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承重连杆(112)后端铰接有拉伸阻尼器(116),拉伸阻尼器(116)另一端铰接在门页总成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多功能逃生系统用扶手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杆(113)后端设有用于解锁二级踏板总成锁的卡舌(1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多功能逃生系统用扶手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后连杆(111)为自身长度可微调的可调后连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多功能逃生系统用扶手杆机构,可调后连杆一端铰接在过渡锁中过渡锁壳上,另一端与过渡连接片一端铰接,过渡连接片另一端、前承重连杆一端以及水平杆一端共同铰接,前承重连杆另一端与门页总成上部铰接,水平杆另一端与前连杆一端通过铰接轴连接,前连杆另一端铰接在二级踏板总成的上端部;靠近前承重连杆与水平杆铰接轴端处的前承重连杆上铰接有拉伸阻尼器,拉伸阻尼器另一端铰接在门页总成上;水平杆与前连杆的铰接轴端处还铰接有斜杆,斜杆的另一端铰接在门页总成上部。由多连杆刚性连接组成,下翻过程中,对二级踏板总成提供动力源,提供主承载功能,对乘客提供保护功能;使得整体结构更简单,可靠性高,占用空间更小。

技术研发人员:戈建鸣;晏亚洲;李强;苏瑞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今创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0
技术公布日:2021.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