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列车窗户的方法、电子设备、系统和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19361发布日期:2023-04-05 21:20阅读:67来源:国知局
控制列车窗户的方法、电子设备、系统和车辆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信号系统控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控制列车窗户的方法、电子设备、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1、伴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不断上升的同时,为解决交通问题,城市交通系统也由平面走向立体。

2、但是,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经过一些重要区域,用户可能会通过列车的窗户观察到该重要区域的区域环境,但是该重要区域可能涉及隐私或者机密(如军事区域),一般地,在列车线路设计时,为了避开该重要区域,会选择绕行或沿公路设计线路,从而导致列车的运输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提供了一种控制列车窗户的方法、电子设备、系统和车辆。

2、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控制列车窗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列车的列车安全位置;在所述列车行驶至目标位置,且所述列车未进入预设位置区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预设位置区域对应的目标窗户,所述目标位置为使得所述列车安全位置的最大安全前端位于所述预设位置区域边界的位置;将所述列车的目标窗户切换为隐私模式。

3、可选地,所述获取列车的列车安全位置包括:根据最后一次接收到的第一应答器信号确定所述列车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车头位置和车尾位置;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所述列车的最大安全前端和最小安全后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所述最大安全前端以及所述最小安全后端确定所述列车安全位置。

4、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所述列车的最大安全前端和最小安全后端包括:获取所述列车的定位欠读误差和定位过读误差;将所述车头位置与所述定位欠读误差的和值,作为所述最大安全前端;将所述车尾位置与所述定位过读误差的差值,作为所述最小安全后端。

5、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列车的定位欠读误差和定位过读误差包括:获取所述列车由所述第一应答器位置至当前位置的累积距离误差、预设应答器安装误差、所述列车的测距欠读误差和测距过读误差;将所述累积距离误差、预设应答器安装误差与所述测距欠读误差的和值,作为所述定位欠读误差;将所述累积距离误差、预设应答器安装误差与所述测距过读误差的和值,作为所述定位过读误差。

6、可选地,所述累积距离误差通过以下方式获取:获取所述列车由所述第一应答器位置至当前位置的第一行驶距离和第二行驶距离,所述第一行驶距离是在非异常测距环境下获取到的行驶距离,所述第二行驶距离是在异常测距环境下获取到的行驶距离;计算第一行驶距离和第一预设误差系数的第一乘积,以及计算第二行驶距离和第二误差系数的第二乘积;将所述第一乘积与所述第二乘积的和值,作为所述累积距离误差。

7、可选地,在所述列车轮径校正失败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轮径校正失败的欠读误差和轮径校正失败的过读误差;所述获取所述列车的定位欠读误差和定位过读误差包括:将所述累积距离误差、应答器安装误差、测距欠读误差与轮径校正失败的欠读误差的和值,作为所述定位欠读误差;将所述累积距离误差、应答器安装误差、测距过读误差与轮径校正失败的过读误差的和值,作为所述定位过读误差。

8、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二应答器信号,所述第二应答器信号为在所述第一应答器信号之后接收到的应答器信号;根据所述第二应答器信号,确定所述第一应答器信号对应的第一应答器与所述第二应答器信号对应的第二应答器之间的应答器距离;根据所述第一应答器的第一接收时间,所述第二应答器的第二接收时间、所述列车在第一接收时间至第二接收时间内的车轮转数和车轮直径,确定所述列车由所述第一接收时间行驶至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的行驶距离;在所述应答器距离与所述行驶距离的差值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应答器的位置信息校正所述列车的位置信息。

9、可选地,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列车安全位置位于目标位置区域的情况下,将所述列车窗户由隐私模式切换为非隐私模式,所述目标位置区域为禁止所述列车进入隐私模式的区域。

10、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1、第三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控制列车窗户的系统,包括车载控制器vobc、地面应答器以及应答器传输单元btm,所述vobc通过所述btm与所述地面应答器连接;所述vobc,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所述地面应答器,用于在所述btm经过所述地面应答器时,向所述btm发送应答器信号;所述btm,用于接收所述地面应答器发送的应答器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所述应答器信号发送至所述vobc。

12、第四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获取列车的列车安全位置,在所述列车安全位置进入预设位置区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预设位置区域对应的目标窗户,将所述列车的目标窗户切换为隐私模式。这样,在列车经过预设位置区域时,通过将目标窗户切换为隐私模式,从而使得用户无法通过窗户观察外部环境,在列车线路设计中不需要绕行或者沿公路设计线路,进而提升了列车的运输效率。

14、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列车窗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列车的列车安全位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所述列车的最大安全前端和最小安全后端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列车的定位欠读误差和定位过读误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累积距离误差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列车轮径校正失败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控制列车窗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控制器vobc、地面应答器以及应答器传输单元btm,所述vobc通过所述btm与所述地面应答器连接;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控制列车窗户的方法、电子设备、系统和车辆,涉及信号系统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列车的列车安全位置;在所述列车行驶至目标位置,且所述列车未进入预设位置区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预设位置区域对应的目标窗户,所述目标位置为使得所述列车安全位置的最大安全前端位于所述预设位置区域边界的位置;将所述列车的目标窗户切换为隐私模式。

技术研发人员:邓晓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