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组卫生间婴儿桌防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8256发布日期:2022-02-09 12:03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车组卫生间婴儿桌防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车组卫生间婴儿桌防振动装置。


背景技术:

2.动车组通常设置一个通用卫生间,便于残障旅客及携带婴儿的旅客使用。通用卫生间内设有婴儿桌,便于给婴儿更换衣物。婴儿桌通常在顶部设置一套插销结构,杆与婴儿桌连接,底座与墙板连接,杆插入底座内部后婴儿桌实现锁闭功能。当旅客使用时,向外搬动杆后婴儿桌会缓慢下落。使用完毕后,抬起婴儿桌至原位置,婴儿桌锁闭。
3.设计之初为便于组装及调整,将底座开口宽度设计为6mm,杆带有一定坡度(顶部尖角,底部宽度4mm),底座开口宽度大于插销宽度。但在车辆运行中,因杆和底座之间存在缝隙,车辆运行中杆会晃动,影响其使用寿命,增加运营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保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使婴儿桌在车辆运行中不易产生晃动异响的一种动车组卫生间婴儿桌防振动装置。
5.一种动车组卫生间婴儿桌防振动装置,包括底座、调节螺杆和橡胶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通过沉头螺栓固定设置在婴儿桌扣槽的内壁上,底座前端面上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的橡胶冲垫固定设置在调节螺杆的前端面上,调节螺杆后端与底座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
6.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将婴儿桌安装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螺杆拧入底座的深度,通过橡胶缓冲垫在婴儿桌内部顶住婴儿桌,防止其向内移动,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婴儿桌向外移动,两者共同作用夹住婴儿桌防止其晃动。根据路局反馈,采用此结构的婴儿桌在车辆运行中未发生晃动现象。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8.图2是动车组卫生间内部婴儿桌的位置示意图。
9.图3是婴儿桌打开示意图。
10.图4是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1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一种动车组卫生间婴儿桌防振动装置,包括底座1、调节螺杆2和橡胶冲垫3,所述的底座1通过沉头螺栓4与墙板连接,底座1前方带有内螺纹孔5。调节螺杆2通体螺纹,一侧拧入底座1内部,另一侧粘接橡胶缓冲垫3(防止婴儿桌表面磕伤)。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螺
杆2拧入底座1的深度,通过橡胶缓冲垫3在婴儿桌6内部顶住婴儿桌6,防止其向内移动。
13.参照图1,底座1材质为不锈钢,上方的安装孔带有内螺纹5(螺纹规格m8)。调节螺杆2(规格m8),长度20mm。橡胶缓冲垫3厚度3mm。橡胶缓冲垫3通过粘接剂粘接在调节螺杆2表面。如需调整长度,可通过改变调节螺杆2伸入底座1内的长度来实现。
14.参照图3和图4为婴儿桌6及防振动装置c在卫生间内部安装的位置图,在婴儿桌6扣槽的内壁上安装二个防振动装置c,图中b和d为婴儿桌6固定使用的卡座和杆(现有技术)。
15.参照图5,二个沉头螺栓4(内六角螺栓)将底座1固定在婴儿桌6扣槽内壁上,二个沉头螺栓4分别穿过扣槽内壁的螺孔与墙板背部粘接的螺母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动车组卫生间婴儿桌防振动装置,包括底座(1)、调节螺杆(2)和橡胶冲垫(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通过沉头螺栓(4)固定设置在婴儿桌(6)的扣槽内壁上,底座(1)前端面上设置有内螺纹孔(5),所述的橡胶冲垫(3)固定设置在调节螺杆(2)的前端面上,调节螺杆(2)后端与底座(1)的内螺纹孔(5)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动车组卫生间婴儿桌防振动装置,包括底座、调节螺杆和橡胶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通过沉头螺栓固定设置在婴儿桌扣槽的内壁上,底座前端面上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的橡胶冲垫固定设置在调节螺杆的前端面上,调节螺杆后端与底座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桌防振动装置,避免了婴儿桌晃动的问题,降低后期维护成本。降低后期维护成本。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嘉林玻璃纤维增强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30
技术公布日:202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