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车厢的通风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5207发布日期:2023-11-17 18:30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车厢的通风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通风换气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铁路车厢的通风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空调列车的窗户基本都是不可以打开的,由于车速较快,车窗整体是镶嵌、固定在车体上的,还在焊缝处采用密封条加以密封,所以车厢内外的空气很难流通,使得车厢内部气味难闻,空气不新鲜。

2、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1018263.5公开了一种用于火车上的通风换气窗户;包括火车车窗,火车车窗通过转轴对称安装在车厢两侧,车窗的下侧车厢外壁上安装有两个圆柱桶,圆柱桶桶壁上设置有小孔洞,圆柱桶沿中心线位置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右端设置有圆形挡风板,圆形挡风板近弹簧一端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按压杆,圆柱桶的底部设置有按压开关,火车车窗的下端设置有车窗锁,车厢的顶部设置有圆形天窗和换气扇。上述技术方案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进风换气的功能,但其进风换气方式还不够完善,一方面,由于列车在高速行驶,打开车窗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车厢顶部设置的圆形天窗和换气扇在雨雪天气使用会使雨水进入车厢内部,无法保证其正常使用和工作。

3、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车厢的通风换气装置,通过在车厢的顶部前端设置用于进风的第一通风换气机构,在车厢的顶部后端设置用于出风的第二通风换气机构,从而能够保证在列车运行的过程中,实现对车厢内部空气的流通,实现通风换气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车厢的通风换气装置。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铁路车厢的通风换气装置,包括车厢本体,所述车厢本体的顶部前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第一通风换气机构,所述车厢本体的顶部后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第二通风换气机构,所述第一通风换气机构、第二通风换气机构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通风换气组件和用于驱动对应的通风换气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扇叶,且所述第一通风换气机构对应的第二扇叶朝向所述车厢本体的前方,所述第二通风换气机构对应的第二扇叶朝向所述车厢本体的后方。

4、优选的,所述通风换气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圆形套管,所述圆形套管的上端设置有圆台形套管,所述圆形套管、圆台形套管内同轴心竖直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位于所述圆形套管内的部分设置有第一扇叶。所述底座通过多个固定螺栓与所述车厢本体的顶部连接。

5、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车厢本体内部连通的换气管,所述圆台形套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气孔,所述圆形套管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换气管连通的第二气孔。

6、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与所述圆台形套管的上端连接,所述壳体内沿其水平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扇叶同轴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锥形齿,所述第二转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齿适配连接的第二锥形齿。

8、优选的,所述圆台形套管的上端同轴还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半球形罩体。

9、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气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圆台形套管的表面,且所述第一气孔均呈椭圆形状。

10、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下端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连接板同轴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上端与所述圆台形套管上端连接处通过第二轴承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换气管的内部下端设置有过滤网。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一种铁路车厢的通风换气装置,通过在车厢的顶部前端设置用于进风的第一通风换气机构,在车厢的顶部后端设置用于出风的第二通风换气机构,从而能够保证在列车运行的过程中,实现对车厢内部空气的流通,实现通风换气的功能。

14、(2)本实用新型一种铁路车厢的通风换气装置,通过在圆台形套管的上端设置开口向下的半球形罩体,半球形罩体能够对多个第一气孔的上方进行遮挡,且能够使空气经半球形罩体下端的开口进入第一气孔,从而能够保证在雨雪天气使用时,能够阻止雨水垂直进入圆台形套管内部,进而避免雨水进入车厢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铁路车厢的通风换气装置,包括车厢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本体(1)的顶部前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第一通风换气机构(2),所述车厢本体(1)的顶部后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第二通风换气机构(3),所述第一通风换气机构(2)、第二通风换气机构(3)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通风换气组件和用于驱动对应的通风换气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扇叶(16),且所述第一通风换气机构(2)对应的第二扇叶(16)朝向所述车厢本体(1)的前方,所述第二通风换气机构(3)对应的第二扇叶(16)朝向所述车厢本体(1)的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铁路车厢的通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换气组件包括底座(4),所述底座(4)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圆形套管(5),所述圆形套管(5)的上端设置有圆台形套管(6),所述圆形套管(5)、圆台形套管(6)内同轴心竖直设置有第一转动轴(8),所述第一转动轴(8)位于所述圆形套管(5)内的部分设置有第一扇叶(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铁路车厢的通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车厢本体(1)内部连通的换气管(10),所述圆台形套管(6)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气孔(11),所述圆形套管(5)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上设置有与所述换气管(10)连通的第二气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铁路车厢的通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壳体(14),所述壳体(14)的下端与所述圆台形套管(6)的上端连接,所述壳体(14)内沿其水平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转动轴(15),所述第二转动轴(15)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14)与所述第二扇叶(16)同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铁路车厢的通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8)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壳体(14)内,且所述第一转动轴(8)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锥形齿,所述第二转动轴(15)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齿适配连接的第二锥形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铁路车厢的通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形套管(6)的上端同轴还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半球形罩体(1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铁路车厢的通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孔(1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气孔(11)均匀分布在所述圆台形套管(6)的表面,且所述第一气孔(11)均呈椭圆形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车厢的通风换气装置,包括车厢本体,所述车厢本体的顶部前端设有第一通风换气机构,所述车厢本体的顶部后端设有第二通风换气机构,所述第一通风换气机构、第二通风换气机构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通风换气组件和用于驱动对应的通风换气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扇叶,且所述第一通风换气机构对应的第二扇叶朝向所述车厢本体的前方,所述第二通风换气机构对应的第二扇叶朝向所述车厢本体的后方。本技术通过在车厢的顶部前端设置用于进风的第一通风换气机构,在车厢的顶部后端设置用于出风的第二通风换气机构,从而能够保证在列车运行的过程中,实现对车厢内部空气的流通,实现通风换气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坤,杨鲜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朋修
技术研发日:2021120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