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自移列车,具体涉及一种可转向自移列车。
背景技术:
1、随着综采工作面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和采煤工艺的不断更新,综采工作面上的设备也越来越多。对于这些设备的运输,矿井目前大多使用传统有轨绞车钢丝绳牵引的设备列车运输技术,这种运输方法存在投人设备量大、易跑车、掉道,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在移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目前综采工作面正副顺槽巷均采用无轨运输的情况下,这种传;统的运输方法暴露了诸多弊端。
2、因此,自移式列车应运而生;如申请人之前申报的一种自行走列车车组,专利申请号为202021164097.7;该列车组采用连杆式的驱动方式,可以简化整体结构,并可实现自移。但在实际工况总需要进行转向,但该列车车组不具有转向功能,故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转向自移列车,该自移列车可以实现转向。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可转向自移列车,包括自移列车车体和轨道,所述自移列车车体设有若干个,若干个自移列车车体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油缸和连接杆,所述第一油缸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自移列车车体铰接,所述第一油缸设有两个,分别位于相邻的两自移列车车体的两侧;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自移列车车体可拆卸铰接;
4、所述轨道位于各列车的下方,各自移列车车体的前端两侧均设有支撑轮组并支撑在轨道上沿轨道移动;各自移列车车体均通过第二油缸与轨道连接,第二油缸的两端分别与自移列车车体和轨道铰接;各自移列车车体的下端固定有滑靴。
5、所述支撑轮组包括支撑油缸、支撑架和滚轮,所述支撑油缸的两端分别与自移列车车体和支撑架铰接;滚轮与支撑架转动连接。
6、所述轨道由若干个短轨道组成,各短轨道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
7、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铰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与相邻短轨道铰接。
8、所述短轨道的形状为“回”字型。
9、所述短轨道的两端设有与支撑轮组连接的凸起部。
10、所述凸起部为圆柱形。
11、所述凸起部的前端设有斜面。
12、所述短轨道的两端设有凹槽。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4、通过连接杆实现相邻两自移列车之间的连接,当需要转向时,将连接杆的拆卸后,即可通过两第一油缸的伸缩实现转向。
15、设置有凸起部和凹槽,可以实现对支撑轮组的限位,防止脱轨。
1.一种可转向自移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自移列车车体(1)和轨道(2),所述自移列车车体(1)设有若干个,若干个自移列车车体(1)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油缸(3)和连接杆(4),所述第一油缸(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自移列车车体(1)铰接,所述第一油缸(3)设有两个,分别位于相邻的两自移列车车体(1)的两侧;所述连接杆(4)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自移列车车体(1)可拆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向自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组(5)包括支撑油缸(8)、支撑架(9)和滚轮(10),所述支撑油缸(8)的两端分别与自移列车车体(1)和支撑架(9)铰接;滚轮(10)与支撑架(9)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向自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2)由若干个短轨道(11)组成,各短轨道(11)之间通过连接板(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转向自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2)包括第一连接板(13)和第二连接板(14),第一连接板(13)与第二连接板(14)铰接,第一连接板(13)和第二连接板(14)的另一端分别与相邻短轨道(11)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转向自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轨道(11)的形状为“回”字型。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可转向自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轨道(11)的两端设有与支撑轮组(5)连接的凸起部(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转向自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5)为圆柱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转向自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5)的前端设有斜面(17)。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转向自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轨道(11)的两端设有凹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