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车辆上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3807发布日期:2023-06-15 12:55阅读:38来源:国知局
新型车辆上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车辆上水装置。


背景技术:

1、各火车站一般都设有为车辆上水用的水井,每当车辆到站后,上水工便将胶管插在车辆的注水口上,打开阀门,给水箱上水。此上水设备一般都被安装于室外,对于北方冬季环境,其气温较低,如不能及时排空水管内的残水,水管容易阻塞冻结,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现有的解决方式一般采用设置电加热装置给水管保温,其缺陷是需要持续不停的加热,能耗大成本较高,还有一些技术是将管线盘绕至一个圆筒形结构上,利用管内产生的势能将残水排空,其缺陷是使设置的整体高度增加,体积变大使得制造材料增加,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车辆上水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车辆上水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具有管线出口,所述箱体内具有绕线架、用于驱动所述绕线架转动的驱动单元和进水管,所述箱体的底部具有能使所述进水管穿过的孔,所述进水管的下口连接旋转接头,所述绕线架包括芯筒和两个环架,所述芯筒通过轴承与所述箱体可转动连接,所述芯筒和所述环架同轴线,两个所述环架在芯筒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环架外缘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环架与所述芯筒连接位置所在平面的高度,两个所述环架和所述芯筒的外壁组成的空间能使盘绕在两个所述环架之间的管线的水平高度自靠近所述芯筒的位置至靠近所述环架外缘的位置依次提升;

3、所述进水管穿过所述芯筒的中心,且与所述芯筒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的顶端封闭,所述进水管侧面具有供水接头,所述供水接头穿过所述芯筒的侧壁伸出,所述供水接头伸出所述芯筒外壁的位置不高于所述环架与所述芯筒外壁连接处的位置。

4、可选的,所述管线出口的内壁上均设置第一导辊,所述管线出口上具有盖板。

5、可选的,所述箱体内绕所述环架的轴线均布多个第二导辊,所述第二导辊的外表面与所述环架的外缘接触。

6、可选的,所述进水管上部具有与所述进水管固定且同轴线的传动齿轮,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和主动齿轮,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通过传动带连接。

7、可选的,所述箱体内靠近所述管线出口处具有间隔平行设置的两条第三导辊,盘绕于所述环架中的所述管线的一端从两条所述第三导辊之间穿过,所述管线上具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宽度大于两条所述第三导辊之间的距离,以将所述管线的端头限位于所述第三导辊朝向所述管线出口一侧。

8、可选的,还包括两条间隔平行设置的第四导辊,所述第四导辊位于所述第三导辊和所述管线出口之间,所述管线能从两条所述第四导辊之间穿过。

9、可选的,还包括垂直向下的调节螺杆,所述箱体内固定有螺母,所述调节螺杆穿过所述螺母伸入所述第三导辊和所述第四导辊之间,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具有压紧块。

10、可选的,还包括三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具有外螺纹接头,所述外螺纹接头与所述旋转接头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能连接外部供水管线,所述连接管上的支管内具有电磁阀,所述支管上连有抽真空导管,所述抽真空导管的端部穿过所述箱体侧壁伸出所述箱体外。

11、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能便捷高效地对轨道车辆进行供水,特别是针对北方户外气温较低的环境,能最大限度解决水管内残水冻结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车辆上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具有管线出口,所述箱体内具有绕线架、用于驱动所述绕线架转动的驱动单元和进水管,所述箱体的底部具有能使所述进水管穿过的孔,所述进水管的下口连接旋转接头,所述绕线架包括芯筒和两个环架,所述芯筒通过轴承与所述箱体可转动连接,所述芯筒和所述环架同轴线,两个所述环架在芯筒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环架外缘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环架与所述芯筒连接位置所在平面的高度,两个所述环架和所述芯筒的外壁组成的空间能使盘绕在两个所述环架之间的管线的水平高度自靠近所述芯筒的位置至靠近所述环架外缘的位置依次提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辆上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出口的内壁上均设置第一导辊,所述管线出口上具有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辆上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绕所述环架的轴线均布多个第二导辊,所述第二导辊的外表面与所述环架的外缘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辆上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部具有与所述进水管固定且同轴线的传动齿轮,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和主动齿轮,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通过传动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车辆上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靠近所述管线出口处具有间隔平行设置的两条第三导辊,盘绕于所述环架中的所述管线的一端从两条所述第三导辊之间穿过,所述管线上具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宽度大于两条所述第三导辊之间的距离,以将所述管线的端头限位于所述第三导辊朝向所述管线出口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车辆上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条间隔平行设置的第四导辊,所述第四导辊位于所述第三导辊和所述管线出口之间,所述管线能从两条所述第四导辊之间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车辆上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垂直向下的调节螺杆,所述箱体内固定有螺母,所述调节螺杆穿过所述螺母伸入所述第三导辊和所述第四导辊之间,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具有压紧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车辆上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具有外螺纹接头,所述外螺纹接头与所述旋转接头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能连接外部供水管线,所述连接管上的支管内具有电磁阀,所述支管上连有抽真空导管,所述抽真空导管的端部穿过所述箱体侧壁伸出所述箱体外。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车辆上水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具有管线出口,箱体内具有绕线架、用于驱动绕线架转动的驱动单元和进水管,箱体的底部具有能使进水管穿过的孔,进水管的下口连接旋转接头,绕线架包括芯筒和两个环架,芯筒通过轴承与箱体可转动连接,芯筒和环架同轴线,两个环架在芯筒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环架外缘的水平高度高于环架与芯筒连接位置所在平面的高度,两个环架和芯筒的外壁组成的空间能使盘绕在两个环架之间的管线的水平高度自靠近芯筒的位置至靠近环架外缘的位置依次提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能便捷高效地对轨道车辆进行供水,特别是针对北方户外气温较低的环境,能最大限度解决水管内残水冻结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车跃龙,丁浩,李江雯,张义龙,祁帆,李晓辰,耿一迪,乔晓东,魏立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金创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