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库内换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14638发布日期:2023-07-27 23:0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车辆库内换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换道,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库内换道装置。


背景技术:

1、车库内的轨道车辆停放在车库内的停车轨上,当轨道车辆装载整备后,需要由停车轨转移至中心轨,并在中心轨上完成车库内外的通行。

2、现有技术中,将轨道车辆由停车轨转移至中心轨的方式包括:

3、方式一:在车库内设置供变更轨道的道岔,轨道车辆经道岔实现变轨。但这种方式需要在车库内布置道岔,车库的长度等尺寸需相应增大,需将原有车库改建为尺寸适配的车库,建造成本较高,且轨道车辆通过道岔时的冲击较大,易存在脱轨的安全隐患。方式二:采用起吊装置对轨道车辆起吊变轨。由于轨道车辆的重量较大,需采用尺寸较大且承载重量较大的例如大吨位行车的起吊装置,需增加原有车库的高度等尺寸,建造成本较高,且在轨道车辆起落时易发生较大晃动,存在安全隐患,且会导致轨道车辆的轨道对位耗时较长。方式三:采用立体车库的平移地台装置实现轨道车辆的变轨。但这种方式需要对原有的车库地面进行改造和加固,由于轨道车辆的重量较大,对于车库地面承载轨道车辆的能力和稳定性的要求均较高,改造难度较大,且受运输限界的限制,也增大了改造难度。

4、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在原有车库内使用,且能保证变轨安全性和变轨效率的轨道车辆库内换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库内换道装置,其解决了现有的将轨道车辆由停车轨转移至中心轨的方式存在需要对原有车库进行改造,改造难度大且改造成本高,变轨安全隐患较大,且变轨耗时较长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库内换道装置,包括:

6、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的顶升端能够升降并能够顶升停车轨和中心轨上的轨道车辆;

7、搬运车,能够移动至停车轨和中心轨之间;

8、回转平台,设置在所述搬运车的顶部且能够相对所述搬运车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回转平台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回转平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能够位于所述停车轨和所述中心轨之间;所述回转平台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回转平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停车轨和所述中心轨的上方;

9、平移组件,所述平移组件设置在所述回转平台的顶部,且所述平移组件能够升降并能够支撑所述轨道车辆以带动所述轨道车辆在所述回转平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移动。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的腔体内的顶升件,所述顶升件的顶升端能够伸出所述基座的顶部并顶升所述轨道车辆。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顶升机构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顶升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停车轨和所述中心轨并能够支撑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回转平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平移组件包括:

13、平移轨道,所述平移轨道沿所述回转平台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回转平台的顶部;

14、滑台组件,所述滑台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平移轨道上;所述滑台组件包括滑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台上的第二顶升件,所述第二顶升件的顶升端能够升降以支撑所述轨道车辆。

15、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滑台组件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台组件之间通过用于调节两个所述滑台组件之间间距的间距调节件连接。

16、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平移轨道上设置齿条;

17、所述滑台上设置用于和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相对所述齿条转动以带动所述滑台沿所述平移轨道滑动。

18、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滑台组件还包括:

19、滑动驱动器,所述滑动驱动器的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滑台,所述滑动驱动器的驱动端连接所述齿轮,用于驱动所述齿轮相对所述齿条转动。

20、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搬运车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搬运车间隔设置并能够对应于所述轨道车辆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21、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搬运车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升降支腿,所述升降支腿能够带动所述搬运车底部的滚轮远离支撑面。

22、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回转驱动器,所述回转驱动器的主体设置在所述搬运车上,所述回转驱动器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回转平台,用于驱动所述回转平台相对所述搬运车转动。

23、(三)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库内换道装置,先由搬运车带动处于第一位置的回转平台移动至停车轨和中心轨之间。再将顶升机构置于停车轨和轨道车辆之间,并由顶升机构的顶升端上升并顶升轨道车辆以脱离停车轨。随后,回转平台相对搬运车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后,回转平台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位于停车轨的上方,第二端位于中心轨的上方。此时,回转平台的第一端位于停车轨和顶升后的轨道车辆之间,回转平台顶部的平移组件移动至回转平台的第一端后,平移组件的顶升端上升并支撑轨道车辆。随后,平移组件带动轨道车辆移动至回转平台的第二端并位于中心轨的上方。将顶升机构置于中心轨上后,顶升机构的顶升端上升并支撑轨道车辆。随后,平移组件的顶升端下降并离开轨道车辆,回转平台相对搬运车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随后,顶升机构的顶升端下降,轨道车辆落至中心轨上。

25、由上可知,本轨道车辆库内换道装置为独立装置,可在原有车库内使用,不需要对原有车库进行改造,降低了改造难度和改造成本。同时,变轨时,回转平台能够转动至回转平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位于停车轨和中心轨的上方,并由平移组件支撑并带动由顶升机构的顶升端顶升的轨道车辆由回转平台长度方向的第一端移动至第二端,以将轨道车辆由停车轨的上方移动至中心轨的上方,并转移至由位于中心轨上的顶升机构的顶升端顶升,并在顶升机构的顶升端下降时将轨道车辆对位至中心轨上,该变轨过程平稳运行,不会发生晃动,提高了变轨的安全性,尤其适用于大吨位的危险品输送的轨道车辆使用,且不需要调节轨道车辆的落轨位置,提高了变轨效率。同时,本轨道车辆库内换道装置对于作业环境要求较低且无需配套外部设备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车辆库内换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库内换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1)包括基座(11)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11)的腔体内的顶升件(12),所述顶升件(12)的顶升端能够伸出所述基座(11)的顶部并顶升所述轨道车辆(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库内换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1)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顶升机构(1)分别位于所述停车轨(61)和所述中心轨(62)并能够支撑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回转平台(3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库内换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组件(4)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库内换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组件(42)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台组件(42)之间通过用于调节两个所述滑台组件(42)之间间距的间距调节件(43)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库内换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库内换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组件(42)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库内换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车(2)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搬运车(2)间隔设置并能够对应于所述轨道车辆(5)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库内换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车(2)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升降支腿(21),所述升降支腿(21)能够带动所述搬运车(2)底部的滚轮(22)远离支撑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库内换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转驱动器(32),所述回转驱动器(32)的主体设置在所述搬运车(2)上,所述回转驱动器(32)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回转平台(31),用于驱动所述回转平台(31)相对所述搬运车(2)转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库内换道装置,包括:顶升机构,顶升机构的顶升端能升降并能顶升停车轨和中心轨上的轨道车辆;搬运车,能够移动至停车轨和中心轨之间;回转平台,设在搬运车顶部且能相对搬运车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回转平台处于第一位置时,回转平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位于停车轨和中心轨之间;回转平台处于第二位置时,回转平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位于停车轨和中心轨的上方;平移组件,平移组件设在回转平台的顶部,且平移组件能升降并能支撑轨道车辆以带动轨道车辆在回转平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移动。其有益效果是,变轨过程平稳运行,不会发生晃动,提高变轨安全性,且不需调节轨道车辆的落轨位置,提高了变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佘帅龙,邹海炎,龚加文,卯春秋,王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