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动车组新型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85375发布日期:2024-03-13 20:33阅读:11来源:国知局
高速动车组新型风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高速动车组相关,尤其涉及高速动车组新型风道。


背景技术:

1、动车组又称“动车组列车”,中国内地新兴的交通术语,为现代火车的一种类型,由若干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和不带动力的车辆(拖车)组成,列车在正常使用期限内以固定编组模式运行,高速动车组在高速运行中需要保持车厢内空气的流通,故此,特别需要高速动车组新型风道。

2、但是现有的高速动车组风道,在使用过程中,大多数的高速动车组风道仅仅只是在进风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但是风道中由于有回流风的情况,从而使风道中的空气产生污浊,从而影响车厢内的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速动车组新型风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高速动车组风道,但是现有的高速动车组风道,在使用过程中,大多数的高速动车组风道仅仅只是在进风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但是风道中由于有回流风的情况,从而使风道中的空气产生污浊,从而影响车厢内的空气质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速动车组新型风道,包括车厢和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车厢的表面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车厢的内部开设有通风槽,所述车厢的内部设置有控温机构,所述车厢的内部设置有控压机构,所述通风槽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

3、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第三固定框架、通风支孔和过滤框架,所述第三固定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层,所述通风支孔的内部焊接有过滤框架,所述过滤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层。

4、优选的,所述控温机构包括温度信息处理块、第一固定框架、第二固定框架、温度传感器、加热片和制冷片,所述车厢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信息处理块,所述通风槽的内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框架,所述通风槽的内部焊接有第二固定框架,所述温度信息处理块的一端电性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固定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片,所述第二固定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制冷片。

5、优选的,所述加热片与温度信息处理块电性连接,所述制冷片与温度信息处理块电性连接。

6、优选的,所述控压机构包括压力信息处理块、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压力传感器、第一电气门和第二电气门,所述车厢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信息处理块,所述车厢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车厢的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压力信息处理块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气门,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气门。

7、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气门与压力信息处理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气门与压力信息处理块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通风槽的内部焊接有第三固定框架,所述通风槽的表面一侧开设有通风支孔。

9、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为活性炭材料,所述第二过滤层为复合纸材料。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风道,通过第三固定框架、通风支孔、第一过滤层、过滤框架和第二过滤层的设置,在使用时,当空气从进风口进入通风槽时经过第三固定框架,由于第三固定框架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层,流通的空气在经过第一过滤层时进行过滤,活性炭材料的第一过滤层将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吸附从而使空气进行初步过滤,然后流通的空气在通风槽内流通时分散到各个通风支孔中,通过通风支孔将通风槽内的空气输送到车厢内,当空气流经通风支孔时,由于过滤框架的设置,空气会经过第二过滤层,复合纸材料的第二过滤层会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净化,从而使车厢内的空气干净卫生。



技术特征:

1.高速动车组新型风道,包括车厢(1)和过滤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2),所述车厢(1)的表面一侧开设有出风口(3),所述车厢(1)的内部开设有通风槽(4),所述车厢(1)的内部设置有控温机构(5),所述车厢(1)的内部设置有控压机构(6),所述通风槽(4)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组新型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机构(5)包括温度信息处理块(501)、第一固定框架(502)、第二固定框架(503)、温度传感器(504)、加热片(505)和制冷片(506),所述车厢(1)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信息处理块(501),所述通风槽(4)的内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框架(502),所述通风槽(4)的内部焊接有第二固定框架(503),所述温度信息处理块(501)的一端电性连接有温度传感器(504),所述第一固定框架(5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片(505),所述第二固定框架(5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制冷片(5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动车组新型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505)与温度信息处理块(501)电性连接,所述制冷片(506)与温度信息处理块(501)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组新型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压机构(6)包括压力信息处理块(601)、第一滑槽(602)、第二滑槽(603)、压力传感器(604)、第一电气门(605)和第二电气门(606),所述车厢(1)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信息处理块(601),所述车厢(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滑槽(602),所述车厢(1)的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603),所述压力信息处理块(601)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压力传感器(604),所述第一滑槽(60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气门(605),所述第二滑槽(60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气门(6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动车组新型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气门(605)与压力信息处理块(60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气门(606)与压力信息处理块(601)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组新型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槽(4)的内部焊接有第三固定框架(701),所述通风槽(4)的表面一侧开设有通风支孔(7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动车组新型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层(703)为活性炭材料,所述第二过滤层(705)为复合纸材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高速动车组新型风道,包括车厢和过滤机构,其中过滤机构包括第三固定框架、通风支孔、第一过滤层、过滤框架和第二过滤层,所述车厢的内部开设有通风槽,所述通风槽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该新型风道,通过第三固定框架、通风支孔、第一过滤层、过滤框架和第二过滤层的设置,当空气从进风口进入通风槽时经过第三固定框架,流通的空气在经过第一过滤层时进行过滤,活性炭材料的第一过滤层将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吸附从而使空气进行初步过滤,然后流通的空气在通风槽内流通时分散到各个通风支孔中,当空气流经通风支孔时,由于过滤框架的设置,空气会经过第二过滤层,复合纸材料的第二过滤层会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净化。

技术研发人员:赵培林,史国栋,刘滕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博尔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