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接铁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1160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伸接铁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对铁轨的连接端面的结构改良。
具有一定长度的铁轨,为了克服钢材的热涨冷缩在铺设时,其连接处必须留有足够大的缝隙。同时,出于制造的方便,铁轨的两端面均为垂直于铁轨中心线的平面,即铁轨的连接缝历来为垂直于中心线的缝隙,而列车的车轮与铁轨的接触(相切)线亦与铁轨中心线垂直。因此,每当车轮滚动至铁轨的连接缝时,沉重且飞速前进的钢质车轮即与铁轨的端头发生撞击,巨大的冲击力,不仅产生噪声和振动,使列车上的旅客及铁路沿线的住户等均感到不适,而且铁轨的端头所发生形变加重撞击,撞击后的车轮反弹所产生的第二次作用力,使铁轨端部附近亦产生形变,这样使得铁轨必须时常更换,否则不仅影响列车的提速,严重时还会影响列车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防止车轮落入铁轨接缝处而产生撞击,从而具有减低铁路噪声和运行阻力,利于提高车速,延长铁轨使用寿命等特点的伸接铁轨。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方案是所述导轨的一端与相接铁轨的另一端导轨相伸接,且其接缝线与铁轨的中心线相斜交。所述伸接铁轨的导轨除了制成斜平面外,也可以制成V形接缝相伸接。
为了便于提高铁轨的强度及铺设铁轨时的安全性,除了将导轨整体制成斜面外,也可以将所述导轨两侧的倒角面与铁轨的中心线相垂直。
一般地,铁轨的底轨与设于其上的导轨可采用相同的形态,使铁轨端部的接合面呈斜面或弯折的平面,以便于生产,利于导轨承重。所述铁轨接缝线与铁轨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α为35°-60°时,较为适宜。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接缝线与车轮铁轮的接触线相交叉(不重合),有效地克服了列车车轮经过铁轨连接间隙时的撞击。因此,它具有结构合理,列车运行平稳,消除了列车运行中的周期性撞击声,减小了运行阻力,降低能耗等特点,尤其是列车无撞击地平滑通过铁轨接缝,使之铁轨的损伤大大减轻,其使用寿命可成倍增长,利于列车提高车速。而位于接缝线两侧的夹板,把铁轨端部的上下左右牢牢夹住。因此,即使铁轨的连接端,其承重强度几乎不受影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端部伸接结构的局部俯视图。
图2是
图1的A-A放大的向视图。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描述。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现有的铁轨生产技术,先按截面标准要求制成工字型铁轨1,将两端面均与铁轨中心线的夹角α为45°角加工成斜面,即铁轨1上方的导轨2、中部的中竖体3以及底部的底轨4均为同一斜平面。最后,将导轨2两侧的倒角面20削磨成与铁轨1中心线相垂直。同时,底轨4的两侧也相应地制成与铁轨中心线相垂直的底接面40(参见附
图1和附图2所示)。
当然,所述的铁轨斜端面也可以按一定长度采用斜锯等金属加工工艺直接制成,然后再制成所述的倒角面和底接面。
安装时,将本实用新型的一端与另一根伸接铁轨的一端相伸接,其接缝线5的宽度按铁轨的热涨冷缩需要设置。并在铁轨端部的中竖体3两侧,采用钢质夹板用螺栓相夹固等公知技术连接固定之。
权利要求1.一种伸接铁轨,包含有呈工字型设置的导轨、中竖体和底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的一端与相接铁轨(1)的另一端导轨(2)相伸接,且其接缝线(5)与铁轨(1)的中心线相斜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接铁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两侧的倒角面(20)与铁轨(1)的中心线相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伸接铁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轨接缝线(5)与铁轨(1)中心之间的夹角α为35°-6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对现有铁轨的一种结构改良。它系在铁轨上的导轨的一端与相接铁轨的另一端导轨相伸接,且其接缝线与铁轨的中心线相斜交。因此具有结构合理,大大减轻铁路噪声和运行阻力,利于提高车速、延长铁轨使用寿命,有效地防止了车轮落入铁轨接缝处而产生的撞击等特点。
文档编号E01B11/00GK2319435SQ97231819
公开日1999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26日
发明者诸坚强 申请人:诸坚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