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轨道车车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轨道车车站,包括站台、设置于站台上空的顶棚、用于为顶棚提供支撑的立架,立架的下端固定于站台上,顶棚固定于立架的上端,所述顶棚的顶面还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能输出端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轨道车车站的用电设备相连,所述立架上还设置有可在高度方向上产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本轨道车车站在频繁的风载荷下,立架与顶棚连接可靠性高;消除了其对电网供电的依赖性;太阳能电池板光电转换效率高。
【专利说明】
一种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轨道车车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铁基础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轨道车车站。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时代的变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因此,城市规模迅速壮大。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们的出行量越来越大,这种出行量的增加,并不局限于单个城市内,而是已经扩散到城市和农村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
[0003]现有交通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世界各大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汽车拥堵现象。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各种方式来解决日益增长的出行量的所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由于轨道交通占地少、开通后列车运行速度快、轨道走向铺设灵活、运行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等优势,故其在很多城市内、城市与城市之间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0004]在轨道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沿着铁路轨道设置轨道车车站以提供车辆运行路线上乘客的上客、下客点,针对城与城之间的中间站点,现有技术中一般要采用专用的线路为中间站点提供照明及动力电源,针对偏远地区,以上照明及动力电缆的敷设及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在轨道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沿着铁路轨道设置轨道车车站以提供车辆运行路线上乘客的上客、下客点,针对城与城之间的中间站点,现有技术中一般要采用专用的线路为中间站点提供照明及动力电源,针对偏远地区,以上照明及动力电缆的敷设及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轨道车车站。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轨道车车站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轨道车车站,包括站台、设置于站台上空的顶棚、用于为顶棚提供支撑的立架,立架的下端固定于站台上,顶棚固定于立架的上端,所述顶棚的顶面还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能输出端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轨道车车站的用电设备相连,所述立架上还设置有可在高度方向上产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
[0007]具体的,本轨道车车站中,设置的站台用于乘客上下轨道车,设置的顶棚作为站台的顶盖,设置的太阳能电池板作为光电转换器件,产生的电能存储于蓄电池中,在轨道车车站的用电设备需要用电时,由蓄电池中存储的电能提供上述电力供应,如夜间照明、升降机用电等,以消除轨道车车站对电网供电的依赖性。针对采用交流电源的用电设备,可在蓄电池的输出端设置逆变器。
[0008]以上在立架上设置弹性部的结构中,可在顶棚频繁承受突变的风载荷时,通过弹性部的弹性变形,减小用于立架与顶棚连接的连接件上应力突变的幅度、立架上与连接件配合部分应力突变的幅度、顶棚上与连接件配合部分应力突变的幅度等;以上顶棚在风载荷下,通过弹性部的变形,还可有效降低顶棚相对于连接件的振动频率,达到连接件上螺栓防松的技术效果。故以上采用的立架结构,可有效避免顶棚与立架在风载荷下连接失效。
[0009]同时,通过弹性部扩大在风载荷下顶棚运动的幅度,针对偏远地区周围有高大灌木的轨道车车站,以上幅度的增加可用于抖落沉积于太阳能电池板上的枯枝、落叶等杂物,利于太阳能电池板工作过程中的光电转换效率。
[00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0011]作为一种立架占据站台顶面空间小、便于使得立架与顶棚之间具有多个约束点的技术方案,所述立架包括竖梁及横梁,所述竖梁的下端与站台固定连接,横梁固定于竖梁的上端,横梁上还固定有多根呈竖直设置的顶支,所述顶棚与各顶支的上端固定连接。以上竖梁与横梁即构成一个T字形结构。
[0012]作为弹性部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弹性部为设置于竖梁和/或顶支上的弹簧。
[0013]所述顶支包括由下至上的下支座、螺纹杆、上支座及弹簧;
[0014]作为顶支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及下端分别与上支座的下端及下支座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下支座的下端与横梁固定连接,弹簧的下端固定于上支座的上端;螺纹杆不同端的螺纹旋向相反。
[0015]本结构中,通过旋转螺纹杆,上支座与下支座相对于对应螺纹杆同进同出,这样,对应的上支座与下支座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通过将顶棚与各根顶支顶端的弹簧固定连接后,通过调整螺纹杆,可改变各根顶支对顶棚的初始支撑力,这样,利于顶棚各支点受力的均匀性,利于立架与顶棚连接的可靠性。
[0016]为便于制动螺纹杆转动,所述螺纹杆上还设置有钳口块,所述钳口块用于与制动螺纹杆转动的钳体的钳口配合。
[0017]为实现螺纹杆与对应上支座、下支座的固定,所述螺纹杆上还螺纹连接有两颗锁紧螺帽,两颗锁紧螺帽分别用于实现下支座与螺纹杆的锁紧、上支座与螺纹杆的锁紧。
[0018]为便于乘客上下站台及使得站台具有防坠落功能,还包括护栏及台梯,所述护栏绕站台顶面的边缘布置;所述台梯包括呈阶梯型的人行阶梯及呈斜坡状的行李阶梯,所述人行阶梯与行李阶梯的边缘重合。
[0019]作为一种可最大程度保护乘客安全的护栏实现形式,所述护栏为沿着站台顶面边缘设置的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乘客通过的门,所述门通过绕铰链转动变换开闭状态。
[0020]为便于实现对顶棚多点支撑,利于单个支撑点的寿命,所述立架不止一个,且立架之间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将多个立架连接为一个整体。本结构中,通过设置的连接臂,有利于提升整个用于顶棚支撑的支撑部的刚度。
[0021]为便于老弱病残孕乘车,还包括用于连通底面与站台顶面的升降机。
[002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本结构中,设置的站台用于乘客上下轨道车,设置的顶棚作为站台的顶盖,设置的太阳能电池板作为光电转换器件,产生的电能存储于蓄电池中,在轨道车车站的用电设备需要用电时,由蓄电池中存储的电能提供上述电力供应,如夜间照明、升降机用电等,以消除轨道车车站对电网供电的依赖性。
[0024]2、以上在立架上设置弹性部的结构中,可在顶棚频繁承受突变的风载荷时,通过弹性部的弹性变形,减小用于立架与顶棚连接的连接件上应力突变的幅度、立架上与连接件配合部分应力突变的幅度、顶棚上与连接件配合部分应力突变的幅度等;以上顶棚在风载荷下,通过弹性部的变形,还可有效降低顶棚相对于连接件的振动频率,达到连接件上螺栓防松的技术效果。故以上采用的立架结构,可有效避免顶棚与立架在风载荷下连接失效。
[0025]3、通过弹性部扩大在风载荷下顶棚运动的幅度,针对偏远地区周围有高大灌木的轨道车车站,以上幅度的增加可用于抖落沉积于太阳能电池板上的枯枝、落叶等杂物,利于太阳能电池板工作过程中的光电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轨道车车站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7]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轨道车车站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站台顶面的俯视图;
[0028]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轨道车车站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顶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的编号依次为:1、站台,2、台梯,3、顶棚,4、立架,5、顶支,51、下支座,52、螺纹杆,53、钳口块,54、锁紧螺帽,55、上支座,56、弹簧,6、护栏,7、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轨道车车站,包括站台1、设置于站台I上空的顶棚3、用于为顶棚3提供支撑的立架4,立架4的下端固定于站台I上,顶棚3固定于立架4的上端,所述顶棚3的顶面还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的电能输出端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轨道车车站的用电设备相连,所述立架4上还设置有可在高度方向上产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
[0033]本实施例中,设置的站台I用于乘客上下轨道车,设置的顶棚3作为站台I的顶盖,设置的太阳能电池板7作为光电转换器件,产生的电能存储于蓄电池中,在轨道车车站的用电设备需要用电时,由蓄电池中存储的电能提供上述电力供应,如夜间照明、升降机用电等,以消除轨道车车站对电网供电的依赖性。针对采用交流电源的用电设备,可在蓄电池的输出端设置逆变器。
[0034]以上在立架4上设置弹性部的结构中,可在顶棚3频繁承受突变的风载荷时,通过弹性部的弹性变形,减小用于立架4与顶棚3连接的连接件上应力突变的幅度、立架4上与连接件配合部分应力突变的幅度、顶棚3上与连接件配合部分应力突变的幅度等;以上顶棚3在风载荷下,通过弹性部的变形,还可有效降低顶棚3相对于连接件的振动频率,达到连接件上螺栓防松的技术效果。故以上采用的立架4结构,可有效避免顶棚3与立架4在风载荷下连接失效。
[0035]同时,通过弹性部扩大在风载荷下顶棚3运动的幅度,针对偏远地区周围有高大灌木的轨道车车站,以上幅度的增加可用于抖落沉积于太阳能电池板7上的枯枝、落叶等杂物,利于太阳能电池板7工作过程中的光电转换效率。
[0036]实施例2:
[003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作为一种立架4占据站台I顶面空间小、便于使得立架4与顶棚3之间具有多个约束点的技术方案,所述立架4包括竖梁及横梁,所述竖梁的下端与站台I固定连接,横梁固定于竖梁的上端,横梁上还固定有多根呈竖直设置的顶支5,所述顶棚3与各顶支5的上端固定连接。以上竖梁与横梁即构成一个T字形结构。
[0038]作为弹性部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弹性部为设置于竖梁和/或顶支5上的弹簧56。
[0039]所述顶支5包括由下至上的下支座51、螺纹杆52、上支座55及弹簧56;
[0040]作为顶支5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螺纹杆52的上端及下端分别与上支座55的下端及下支座51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下支座51的下端与横梁固定连接,弹簧56的下端固定于上支座55的上端;螺纹杆52不同端的螺纹旋向相反。
[0041]本结构中,通过旋转螺纹杆52,上支座55与下支座51相对于对应螺纹杆52同进同出,这样,对应的上支座55与下支座51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通过将顶棚3与各根顶支5顶端的弹簧56固定连接后,通过调整螺纹杆52,可改变各根顶支5对顶棚3的初始支撑力,这样,利于顶棚3各支点受力的均匀性,利于立架4与顶棚3连接的可靠性。
[0042]为便于制动螺纹杆52转动,所述螺纹杆52上还设置有钳口块53,所述钳口块53用于与制动螺纹杆52转动的钳体的钳口配合。
[0043]为实现螺纹杆52与对应上支座55、下支座51的固定,所述螺纹杆52上还螺纹连接有两颗锁紧螺帽54,两颗锁紧螺帽54分别用于实现下支座51与螺纹杆52的锁紧、上支座55与螺纹杆52的锁紧。
[0044]为便于乘客上下站台I及使得站台I具有防坠落功能,还包括护栏6及台梯2,所述护栏6绕站台I顶面的边缘布置;所述台梯2包括呈阶梯型的人行阶梯及呈斜坡状的行李阶梯,所述人行阶梯与行李阶梯的边缘重合。
[0045]作为一种可最大程度保护乘客安全的护栏6实现形式,所述护栏6为沿着站台I顶面边缘设置的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乘客通过的门,所述门通过绕铰链转动变换开闭状态。
[0046]实施例3:
[0047]本实施例在以上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个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为便于实现对顶棚3多点支撑,利于单个支撑点的寿命,所述立架4不止一个,且立架4之间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将多个立架4连接为一个整体。本结构中,通过设置的连接臂,有利于提升整个用于顶棚3支撑的支撑部的刚度。
[0048]为便于老弱病残孕乘车,还包括用于连通底面与站台I顶面的升降机。
[0049]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轨道车车站,包括站台(I)、设置于站台(I)上空的顶棚(3)、用于为顶棚(3)提供支撑的立架(4),立架(4)的下端固定于站台(I)上,顶棚(3)固定于立架(4)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3)的顶面还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的电能输出端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轨道车车站的用电设备相连,所述立架(4)上还设置有可在高度方向上产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轨道车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4)包括竖梁及横梁,所述竖梁的下端与站台(I)固定连接,横梁固定于竖梁的上端,横梁上还固定有多根呈竖直设置的顶支(5),所述顶棚(3)与各顶支(5)的上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轨道车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为设置于竖梁和/或顶支(5)上的弹簧(5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轨道车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支(5)包括由下至上的下支座(51)、螺纹杆(52)、上支座(55)及弹簧(56); 所述螺纹杆(52)的上端及下端分别与上支座(55)的下端及下支座(51)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下支座(51)的下端与横梁固定连接,弹簧(56)的下端固定于上支座(55)的上端;螺纹杆(52)不同端的螺纹旋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轨道车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2)上还设置有钳口块(53),所述钳口块(53)用于与制动螺纹杆(52)转动的钳体的钳口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轨道车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2)上还螺纹连接有两颗锁紧螺帽(54),两颗锁紧螺帽(54)分别用于实现下支座(51)与螺纹杆(52)的锁紧、上支座(55)与螺纹杆(52)的锁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轨道车车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栏(6)及台梯(2),所述护栏(6)绕站台(I)顶面的边缘布置;所述台梯(2)包括呈阶梯型的人行阶梯及呈斜坡状的行李阶梯,所述人行阶梯与行李阶梯的边缘重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轨道车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6)为沿着站台(I)顶面边缘设置的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乘客通过的门,所述门通过绕铰链转动变换开闭状态。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轨道车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4)不止一个,且立架(4)之间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将多个立架(4)连接为一个整体。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轨道车车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通底面与站台(I)顶面的升降机。
【文档编号】B61B1/02GK205440341SQ201620186633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1日
【发明人】苟文婧
【申请人】四川中德空铁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