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固定方法与机动两轮车的主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385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子固定方法与机动两轮车的主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子固定方法与机动两轮车主支架的改进。
作为管子的固定方法,例如特开平8-158865号公报上的“车辆用排气消音器”已为公知。
上述技术,如依该公报图1,在内管20周围以突条(ビ-ド/bead)加工方法形成在外周方向突出出来的定位凸部24,在隔板14(セパレ-タ)的平面部33上形成管孔31,在该管孔31中插入内管20的一端,将定位凸部24焊接于平面部33,将内管20安装于隔板14。
下边,在图6上示出了利用这种固定管子方法的机动两轮车的主支架的一例。
图6是现有机动两轮车主支架的后视图。
现有机动两轮车主支架100由左·右腿101、102,连结左·右腿的连结构件103,相对地安装在左右腿101、102上部的2块板构件104、105,分别设置在这两板构件104、105上的贯穿孔104a、105a,以及贯穿在这两贯穿孔104a、105a中的管106所构成。将管106的两端焊接于2块板构件104、105上。104b、104b,105b、105b是焊接焊道。这里,107是安装于左腿下部的踏脚部;101a、102a是安装于左右腿下端的接地板;108是用于加强左腿101与踏脚部107的角撑板。
但是,为了将管106安装于2块板构件104、105上,首先要将管106定位于2块板构件104、105上,而后焊接管106的两端,故制造成本升高。
另外,如将管106焊于2块板构件104、105上,容易产生焊接变形。在板构件104、105或管106上产生“翘曲”或“弯曲”。因而需用压力工具进行矫正来保证尺寸精度,但这种矫正工序成了制造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降低制造成本的管的固定方法,提供可降低制造成本的机动两轮车主支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权利要求1的管子固定方法由将具有贯穿孔的2块板构件以一定距离相对配置、使直线状管子贯穿两贯穿孔的工序,在管子内外分别安装内侧压模与外侧压模的工序,为了对管子施加轴向压力设置轴向推压管子两端的左右冲头的工序,以及借推压左右冲头使管子外径塑性变形而形成铆接部的工序所构成。
由于是在管子内外分别设置内侧压模与外侧压模,借助推压左右压模可将管子固定于2块板构件上;故与现有技术中将管子焊接于2块板构件上进行固定的情况相比,不会使管子内径变形。即,可将管子以更好的尺寸精度固定于板构件上。
另外,由于是将管子铆接固定于2块板构件上,可望降低制造成本。
按权利要求2的机动两轮车主支架,在这种通过枢轴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车身构架侧的机动两轮车主支架中,其特征在于,它由左·右腿、连结左·右腿的连结构件、在左·右腿上部相对置地安装的2块板构件、分别设于该两板构件上的贯穿孔、贯穿于这两贯穿孔中的用于贯穿枢轴的管所构成;管的两端被铆接固定。
由于将管子铆接固定于2块板构件上,故可望提高主支架尺寸精度、并可望降低制造成本。例如,与将管子焊接等固定于2块板构件上的情况相比,不会使管子内径变形。另外,可廉价制造主支架。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主支架的机动两轮车侧视图;图2是本发明机动两轮车主支架的具体安装构造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机动两轮车主支架的背面图;图4是本发明机动两轮车主支架的作用的说明图;图5是采用本发明的管子固定方法的消音器的正剖视图;图6是现有机动两轮车主支架的后视图。
下边,借助


本发明的实施例。且,图面为沿符号的指向所看到的,“前”、“后”、“左”、“右”、“上”、“下”等顺沿从驾驶员所视方向,Fr表示前侧,Rr表示后侧,L表示左侧,R表示右侧。另外,图面是沿符号的指向所看到的。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主支架的机动两轮车侧视图。
机动两轮车10由车身构架12,前叉14、14,前轮15,把手16,燃料箱17,车座18,动力部件19,摇臂23,后缓冲器24,后轮25所构成。其中,前叉14、14安装于该车身构架12的头管13上;前轮15安装于前叉14、14上;把手16连结于前叉14、14上;燃料箱17跨车身构架12的上部前部地被安装着;车座18安装于车身构架12的上部后部;动车部件19(前部发动机21与后部变速机22的组合构成)安装于车身构架12的下部前部;摇臂23安装于车身构架12的下部后部;后缓冲器24将摇臂23的中间悬架于车身构架12上;后轮25安装于摇臂23的后端部。
发动机21的吸气系统26由吸气导管27、空气滤清器28和汽化器29等构成。
发动机21的排气系统31由连接于发动机21的排气口21a上的4根排气管31A…(…表示多个,下同。另外本图中仅示出1根)、收集各排气管31A…的排气的集气管32,和消音器33等构成。
上述机动两轮车10具有覆盖车身构架12的前部上部的上罩34、安装于该上罩34上的防风玻璃35、覆盖于车身构架12的侧部的侧罩36、覆盖吸气导管27的侧部后部的导管罩37、覆盖在车身构架12后部的车座18的下方的车座罩38、覆盖前轮15的上部的前挡泥板39、覆盖后轮25的后部上部的后挡泥板41;它是全覆盖式两轮车。
图中,21b是发动机21的曲轴箱,43是头灯,44是反射镜,45是散热器,46是车座导轨,47是驾驶者用踏板,48是乘员用踏板,49是驱动用链,60是机动两轮车的主支架(以下略记为主支架60)。
图2是本发明的机动两轮车主支架的具体安装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主支架60的安装构造为通过螺栓51、51与螺母52、52将左右托架53,54安装于发动机21的曲轴箱21b;在这些托架53,54上通过左右衬套55、56与枢轴57可自由转动地安装着主支架60。在此,58是悬架后悬挂系统的后连杆。
左托架53,在托架本体53a上形成了贯穿螺栓51、51的贯穿用轮毂部53b、53b,在托架本体53a上还形成贯穿枢轴57的枢轴贯穿用轮毂部53c,在托架本体53a上形成着用于固定枢轴57的螺纹部53d;在这里,53e是可自由转动地支承连杆58的支承轮毂,53f是安装图中未示出的侧支架的安装轮毂。
托架54是与左托架53大致相同构成的零件,54a为托架本体,54b、54b是贯穿用轮毂部,54c是枢轴贯穿用轮毂部,54e是支承轮毂部。
左衬套55,在其圆筒状本体部55a上形成着凹缘部55b,右衬套56与左衬套55是相同零件。
枢轴57在其枢轴本体57d上安装着固定用托架57b;57c是固定图1中示出的侧罩36的下部的固定轮毂部,57d是固定侧罩36的下部的固定螺钉,57e是枢轴57的安装螺钉。
图3是本发明的机动两轮车的主支架后视图。
主支架60,在主管61的上部安装管托架62,在该管托架62上安装管子形成的枢管63,在管托架62上安装用于锁定支架的锁定用板64,在主管61的左端安装踏脚用的管65,在主管61的右端安装弹簧勾挂部66;在主管61、管托架62、与枢管63上架设着限制支架移动范围的限止板67;在主管61与踏脚用管65间以角撑板68加强。
主管61是基本上成U字形的管,由作为连结构件的连结部73连结着作为左、右腿的左、右腿部71、72。
左腿部71具有直接接触地面的接地板71a,右腿部72具有同样的接地板72a。
管托架62,从主管61的连结部73直到左、右腿部71、72,包着主管61地形成接合部74,从该接合部74向上方相对地立起着作为2块板构件的左、右支承板75、76,在左、右支承板75、76上分别形成了贯穿枢管63的贯穿孔75a、76a。
枢管63贯穿在左、右支承板75、76的贯穿孔75a、76a中,通过在两端形成铆接部63a、63b,而安装于左、右支承板75、76上。
即,主支架60由左、右腿部71、72,连结左、右腿部71、72的连结部73,位于左、右腿部71、72上部的相对置的2块左、右支承板75、76,分别设于这些支承板75、76上的贯穿孔75a、76a,贯穿于这些贯穿孔75a、76a中的贯穿枢轴57用的枢管63而构成;铆接固定枢管63的两端。
由于将枢管63铆接固定于左、右支承板75、76上,例如,与将枢管63焊接于左、右支承板75、76上进行固定的情况相比,可提高主支架60的尺寸精度。另外,与将枢管63焊接于左、右支承板75、76上进行固定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廉价地制作主支架60,可望降低制造成本。
现将上述的主支架60的作用进行说明如下。
图4是本发明的机动两轮车主支架的作用的说明图,表示了管固定方法的流程图。ST01~ST05分别表示步骤代号。另外,在图的说明中,将枢管63标为“管63”,将左、右支承板75、76标为“板构件75、76”。
步骤01将具有贯穿孔75a、75b的2块板构件75、76以一定距离相对配置,将直线状管63贯穿两贯穿孔75a、75b;步骤02在管63内、外分别装上内侧压模77、外侧压模78;步骤03为了对管63轴向加压,放置沿轴向推压管63两端的左、右冲头79L、79R;步骤04用左、右冲头79L、79R沿箭头①、①方向轴向推压管63的两端;步骤05通过推压左、右冲头79L、79R,管63外径塑性变形,沿箭头②…方向形成铆接部63a、63b。
如采取上述说明的管的固定方法,由于在管63内、外分别设置内侧压模77、外侧压模78,借助推压左右冲头79L、79R即可将管63固定于2块板构件75、76上,比如,与将管63焊接于2块板构件75、76上进行固定的情况相比,不会使管63内径变形,从而可望提高管63的尺寸精度。
另外,由于将管63铆接固定于2块板构件75、76上,可望降低制造成本。
图5是利用本发明的固定方法的消音器正面剖视图。消音器80,在内管81内从入口侧顺序安装了板构件的第一~第三隔板82~84,在第一隔板82的贯穿孔82a与第二隔板83的贯穿孔83a之间用作为管的前连接管85相连结;在第二隔板83的贯穿孔83b与第三隔板84的贯穿孔84a之间以作为管的后连接管86相连结,以外管87包覆内管81,在内管81的入口侧安装连接管88;在内管81的出口侧安装尾管89。
前连接管85,通过在第一隔板82侧形成铆接部85a、85a,在第二隔板83侧形成铆接部85b,而铆接固定在第一、第二隔板上;后连接管86,通过在第二隔板83侧形成铆接部86a,在第三隔板84侧形成铆接部84b、84b,而铆接固定在第二、第三隔板83、84上。
尚且,图4中说明的管的固定方法,不是限于图3所示的主支架60或图5所示的消音器80的方法,一般,也可以是将管铆接固定在相对配置的多块板构件上的方法。
本发明由上述构成,可发挥如下效果。
按照权利要求1,在管的内外分别设置内侧压模与外侧压模,借助推压左、右冲头可将管子固定于2块板构件上,比如,与将管子焊在2块板构件上进行固定的情况相比,不会使管子内径变形。即,可望提高管子的尺寸精度。
另外,由于将管子铆接固定于2块板构件上,可望降低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2由于是将管子铆接固定于2块板构件上,可望提高主支架的尺寸精度,同时,可望降低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
1.管子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管子固定方法包括将具有贯穿孔的2块板构件以一定距离相对配置,于前述两贯穿孔中贯穿直线状管子的工序;在前述管子内、外分别安装内侧压模与外侧压模的工序;为了向前述管子施加轴向压力,在管子两端设置轴向推压的左、右冲头的工序;通过推压左、右冲头使管子外径塑性变形而形成铆接部的工序。
2.机动两轮车主支架,该主支架通过枢轴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车身构架侧,其特征在于,前述主支架由左·右腿、连结左·右腿的连结构件、在左·右腿的上部相对置地安装的2块板构件、分别设置在这些板构件上的贯穿孔、贯穿于这些贯穿孔中的、用于贯穿前述枢轴的管子所构成;前述管子两端被铆接固定。
全文摘要
由左右腿71,72、连结左右腿71、72的连结构件、在左右腿71、72的上部相对置地安装的2块板构件75、76、2块板构件75、76上分别设置的贯穿孔75a、76a、贯穿在该贯穿孔75a、76a中的、贯穿枢轴57用的管子63构成了主支架,铆接固定上述管子63两端。由于将管子铆接固定于2块板构件上,可望提高主支架的尺寸精度,并可望降低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B62D21/00GK1268456SQ0010402
公开日2000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31日
发明者涌坂和治, 藤原清隆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