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代步车的转向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2938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代步车的转向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把手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电动代步车的转向把手装置。参阅图1,习知装设在一电动代步车1的车架11上的把手件2是概呈T型,并具有二分别位在顶部两端的握持部21,而该把手件2是直接固定在该车架11上以控制该电动代步车1的行进。
参阅图2,另一种同样装设在该车架11上的习知把手件3具有一与该车架11连设在一起的连接杆31及一焊接于该连接杆31顶缘的握持杆32,该握持杆32包括二呈弯曲状的施力部33。
在一般的情形下,使用者通常会于购买时,根据身材及使用习惯来选择其中一种把手件2、3装设使用,若该电动代步车1是由使用者以外的其他人所驾驶,而其操作握持把手件2、3的习惯有所不同的话,常常会造成操作上的不适应,常见的解决方式不外乎是将该等把手件2、3直接拆下,并换上另一种型态的把手件2、3,如此一来,除了额外的材料费用支出外,使用者还必须大费周章地进行拆解组装的工作,在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使用习惯的情况下,来回所耗费的时间、支出与工作量都是难以计算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依据使用者习惯而简易调整把手设置方向的电动代步车的转向把手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代步车的转向把手装置,该电动代步车具有一车架,该车架上设有一直立头管,该转向把手装置是装设在该头管上;其特征在于该转向把手装置包括一主把手单元,该主把手单元设置在该头管顶端且具有二彼此远离的主把手,一连接段将二主把手连接;一副把手单元,该副把手单元包括二分别设置在该各主把手相对外侧的连结件,及二分别与该各连结件相连接的副把手;至少两个定位元件,该各定位元件分别由外而内将同一侧的该连结件与该主把手连接定位。
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的转向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至少一后视镜单元,该后视镜单元位于该连结件远离该主把手的一侧,该后视镜单元包括一固定座、一固设在该固定座上的支撑杆,及一连设在该支撑杆顶端的后视镜,该定位元件由外而内连接固定该后视镜的固定座、该连结件,及该主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代步车的转向把手装置,每一副把手与连结件分别可以该副把手与每一主把手枢接处为中心进行自身旋转,再藉由该等定位元件加以定位,该等副把手可相对地邻近与远离头管,以依据使用者习惯提供多种使用选择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可依据使用者习惯而加以简易调整把手设置方向的功效外,还兼具安全性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内容、特征及优点,兹以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一种习知把手件装设在一电动代步车的车架上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另一种习知把手件装设在该车架上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一立体局部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电动代步车的转向把手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图4为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剖视图,说明其中一定位元件将其中一主把手及一连结件锁设在一起的情形;图5为该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局部剖视图,说明其中另一定位元件将其中另一主把手、连结件与一固定座锁设在一起;图6为该较佳实施例装设在该车架上的一使用状态示意图,说明该等副把手是相对远离一头管;图7为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侧视图,说明该头管藉由一转动器而带动该转向把手装置前后移动,并同时搭配该等副把手与连结件调整的情形;图8为该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说明该等副把手是相对邻近该头管。参阅图3、4,本实用新型电动代步车的转向把手装置4的一较佳实施例是包含有一主把手单元41、一副把手单元42、一后视镜单元43,及二定位元件44。
该主把手单元41呈长向,且具有二彼此相远离的主把手411、一连接该等主把手411的连接段412,及二片第一定位片413(显示于图4)。每一主把手411界定出一适于供每一第一定位片413连固的第一空间414。该副把手单元42具有二分别位于每一主把手411相对外侧的副把手420、二分别可拆离地装设于每一主把手411外侧且与每一副把手420相连固的连结件421,及二第二定位片422,每一连结件421包括一适于供每一第二定位片422设置的第二空间423。如图4所示,其中一定位元件44是由外而内依序锁设该第二定位片422、第一定位片413,以将位于图3左侧的该连结件421与主把手411相互定位在一起,也就是将该副把手420加以定位,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定位元件44为六角螺丝。
另参阅图3、5,该后视镜单元43是位在图3右侧的副把手420的外侧,并具有一固定座431、一连设于该固定座431上的支撑杆432,及一连设在该支撑杆432顶端的后视镜433。该固定座431适于供其中另一定位元件44穿设固定。该定位元件44是由外而内依序锁设该等固定座431、第二定位片422、第一定位片413,以将该后视镜单元43的固定座431、连结件421与主把手411相互固接在一起,而达到固定该副把手420的效果。
参阅图6,该转向把手装置4适用于装设在一电动代步车5上,该电动代步车5具有一车架51,该车架51具有一直立的头管52及一转换器53。该头管52透过该转换器53可调整前后位置,而该转向把手装置4则是焊接在该头管52的顶端并连动该头管52以控制该电动代步车5的行进方向。若使用者习惯于在一离使用者本身较近的距离操作该电动代步车5,或者是使用者的身材较为娇小,则可将该等定位元件44旋松,并将该等副把手420、与每一副把手420相连固的连结件421分别以每一连结件421与该主把手411枢接处为中心自身旋转,该等副把手420因而相对远离该头管52并更为靠近使用者,最后再旋紧该等定位元件44加以锁固定位,如此一来便能够配合使用者在较短的距离内透过握持施力于该等副把手420而控制该电动代步车5的行进方向。
参阅图7,由于该转换器53的设置,该头管52及与该头管52相连设的转向把手装置4可随使用者的需要而前后倾斜改变至最佳角度,如图所示,在该头管52略为倾斜配合下,并透过该转向把手装置4的无段式调整而变换位置,该转向把手装置4可更为靠近或远离使用者以利于操控,提供多段式操作方式作为使用者的选择。
配合图8,当使用者习惯于一离本身较远的距离操作该电动代步车5(图未示),或者是使用者的身材较为高大时,则仅需旋松该等定位元件44,并令每一副把手420与连结件421转动至一相对邻近该头管52但远离使用者的位置,最后再藉由旋紧该等定位元件44完成锁回工作,以增加使用者的活动空间,再者,使用者亦能透过装设在其中一连结件421外侧的后视镜单元43观察到来车情形,以增加行车安全性。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电动代步车的转向把手装置4透过可自身旋转的副把手420,符合不同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而不需如习知把手件2、3必须整组更换等大费周章的工作程序即能完成组装,当然,该等副把手420进行自身旋转的角度为多段式,再搭配上可前后倾斜移动的头管52,更提供了多样化的使用选择模式;此外,该电动代步车的转向把手装置4更可于其中一连结件421外侧或者是两连结件421外侧加装有后视镜单元43,藉以随时警视后方来车,以确保行车安全性,因此,除了便于使用者上手的使用模式外,还兼具安全性高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代步车的转向把手装置,该电动代步车具有一车架,该车架上设有一直立头管,该转向把手装置是装设在该头管上;其特征在于该转向把手装置包括一主把手单元,该主把手单元设置在该头管顶端且具有二彼此远离的主把手,一连接段将二主把手连接;一副把手单元,该副把手单元包括二分别设置在该各主把手相对外侧的连结件,及二分别与该各连结件相连接的副把手;至少两个定位元件,该各定位元件分别由外而内将同一侧的该连结件与该主把手连接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的转向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至少一后视镜单元, 该后视镜单元位于该连结件远离该主把手的一侧,该后视镜单元包括一固定座、一固设在该固定座上的支撑杆,及一连设在该支撑杆顶端的后视镜,该定位元件由外而内连接固定该后视镜的固定座、该连结件,及该主把手。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代步车的转向把手装置,该电动代步车具有一车架,该车架上设有一直立头管,该转向把手装置是装设在该头管上;该转向把手装置包括主把手单元,该主把手单元设置在该头管顶端,且该主把手单元具有一连接段,该连接段两端分别设有一主把手;副把手单元,该副把手单元具有二分别设置在该各主把手相对外侧的连结件,及二分别与该各连结件相连接的副把手;至少两个定位元件,该各定位元件分别由外而内穿设固定位于同一侧的该连结件与该主把手。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可依据使用者习惯而加以简易调整的功效外,还兼具安全性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B62K21/12GK2589327SQ0228747
公开日2003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6日
发明者林苍懋, 陈瑞田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