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471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带线部件(beltline section)的结构,这种结构设计为经由一立柱件和设置在车门本体内部的一带线加强件将车辆碰撞时输入的力传递到后车身。
背景技术
在防止门洞在车辆撞击时变形的尝试中,车辆通常构造成在其车门本体中设有一带线加强件,以提高车门的刚度。
作为这样的带线部件的一种结构,传统上如图18至20所示,图中示出了这样一种结构,一前车门151设置在一前立柱150和一中立柱154之间,以使前车门151的前垂直壁151a和前立柱150的后垂直壁150a沿车辆纵向彼此重叠,且在其间有一预定的搭接边缘x1。此外,在前车门151中设置一沿带线L的纵向延伸的带线加强件152,且使带线加强件152的前端表面152a面对前立柱150的后垂直壁150a,带线加强件152的后端表面152b面对中立柱150的前垂直壁154a(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平9-175179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8-197952号、以及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平4-89418号)。
然后,在车辆撞击时,带线加强件152起到在前立柱和中立柱150、154之间的一支撑的作用,从而将冲击力F释放到后车身,以防止门洞变形。
与此同时,本申请人以前提出过一种如图21和22所示的带线部件的结构(日本专利申请平2001-311188号)。在这种带线部件的结构中,在中立柱154的立柱外侧件155和立柱加强件156之间设置一补片件157,该补片件设有凸伸向车辆外侧的凸起157a和凸伸向车门侧的凸起157b,并且补片件157在车辆的侧向通过点焊(见记号×处)连接在立柱加强件156的外壁上,以使补片件157面对设置在前车门中的带线加强件152的后端表面152b。
根据上述的结构,在车辆外侧处的凸起157a使前车门151与中立柱154之间的搭接量A能增加,以致在车辆撞击时输入的力F能有效地传递到中立柱154中。此外,带线加强件152与车门侧的凸起157b接合,从而防止前车门151向车辆外侧运动,所以也是出于这个观点,能确保输入的力F传递到中立柱154中。
不过,在上述的传统车门带线部件结构中存在如下所述的问题。
首先,如图23所示,当前立柱150在扭矩的作用下转向时,前立柱150和前车门150沿车辆侧向的搭接边缘x1减小,并且带线加强件152不与车门侧凸起157b充分地接合,从而可能地将前车门151推至车辆的外侧。结果是使人们担心冲击力F没有被有效地传递到带线加强件152中。
这里,为了保证带线加强件与车门侧凸起157b接合,可以设想尽可能地减小门侧前垂直壁151a和立柱侧后垂直壁150a之间的间隙,以缩短接合所需的时间,或者增加沿侧向的搭接边缘x1。不过,在前垂直壁和后垂直壁之间需要一放置密封门洞的填缝料的间隙,因此对减小间隙有所限制。还有,当搭接边缘增加时,车门本体向车辆内侧的突伸会增加到那样一种程度,从来引起了使内部空间减小的另一个问题。
其次,在上述的传统带线结构中,如图24所示,会发生这样一种情况,其中前车门151的前垂直壁151a在车辆碰撞时变形,从而向车辆外侧转动车门侧铰链件158,并从而向车辆外侧推出前车门151,因此无法确保将冲击力F传递到带线加强件152中。
第三,在上述的带线部件的结构中,例如在前立柱150在其沿车辆侧向的截面宽度w方面有一限制的情况中,当前立柱150在扭转的作用下变形时(参见图18中的双点划虚线),带线加强件152在车辆碰撞时从前立柱150移开,从而将前车门151推至车辆外侧,使人们担心冲击力无法确保将冲击力传递到带线加强件152中。
第四,如上所述,当采用具有通过点焊连接到立柱加强件的补片件的结构时,通过补片件与立柱加强件的点焊而形成的连接部分将在移开的方向中,使人们担心补片件会根据冲击力的等级而变形到车辆外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传统情形而作出的,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这种结构能防止前车门在车辆碰撞时向车辆外侧运动,并能确保将冲击力传递到带线加强件。
权利要求1所述发明的特点在于,在一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中包括沿车辆垂直方向延伸的一立柱件;一车门本体,其面对立柱件的车门侧垂直壁设置成当从车辆纵向看时重叠面对车门本体的、立柱件的这样一个立柱侧垂直壁;以及一带线加强件,它设置在车门本体中以面对立柱侧垂直壁,在车门本体的车门侧垂直壁的车辆内侧角处形成一向立柱侧和车辆内侧突伸的凸起。
权利要求2所述发明的特点在于,在权利要求1中,带线加强件的一末端部分插入立柱侧的凸起并设置在其中。
权利要求3所述发明的特点在于,在一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中包括沿车辆垂直方向延伸的一立柱件;一车门本体,其面对立柱件的车门侧垂直壁设置成当从车辆纵向看时重叠面对车门本体的、立柱件的这样一个立柱侧垂直壁;以及一带线加强件,它设置在车门本体中以面对立柱侧垂直壁,该带线加强件通过连接一外加强件和一内加强件来形成,并且内加强件的一末端从外加强件的一末端向立柱侧突伸。
权利要求4所述发明的特点在于,在一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中包括沿车辆垂直方向延伸的一立柱件;一车门本体,其面对立柱件的车门侧垂直壁设置成当从车辆纵向看时重叠面对车门本体的、立柱件的这样一个立柱侧垂直壁;以及一带线加强件,它设置在车门本体中以面对立柱侧垂直壁,在车门本体的车门侧垂直壁的车辆内侧角处形成一向立柱侧和车辆内侧突伸的凸起,该带线加强件通过焊接连接一外加强件和一内加强件来形成,并且内加强件的一末端从外加强件的一末端向立柱侧突伸。
权利要求5所述发明的特点在于,在一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中包括沿车辆垂直方向延伸的一立柱件;一车门件,其前垂直壁设置成当从车辆纵向看时该前垂直壁的一车辆内部重叠立柱件一后侧壁;一带线加强件,设置在车门本体中以面对后侧壁;一立柱侧铰链部分,固定在立柱件的一外侧壁上;以及一车门侧铰链部分,固定至车门本体的前垂直壁并经由一铰链销与立柱侧铰链部分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该车门侧铰链部分通过具有在车门侧铰链部分与前垂直壁之间的一加强板而固定至前垂直壁,并且该加强板形成为沿前垂直壁向车辆内侧延伸,以靠近带线加强件。
权利要求6所述发明的特点在于,在一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中包括前和后立柱件;一车门本体,设置在前立柱件与后立柱件之间;一带线加强件,沿在车辆纵向上的一带线延伸,并在车门本体中设置成带线加强件的一前端部分面对前立柱件、带线加强件的一后端部分面对后立柱件,形成一从另外的端表面部分突伸以靠近立柱侧的一端表面凸起,且该凸起形成在面对立柱件的、具有比立柱件的其它部分的截面宽度宽的一宽度的一个部分的这样的一带线加强件的端表面上。
权利要求7所述发明的特点在于,在权利要求6中,靠近立柱侧的端表面凸起从带线向上或向下不均衡地形成。
权利要求8所述发明的特点在于,在权利要求6和权利要求7中,在带线加强件与带线加强件的端表面凸起相对的一个部分处设置沿车辆侧向延伸的一凸缘部分。
权利要求9所述发明的特点在于,在一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中包括一前车门;一带线加强件,沿车辆纵向延伸并设置在前车门中;一中立柱,设置在前车门的后面处以面向带线加强件的后端表面;以及,一后车门的车门铰链件设置在中立柱的一立柱外侧件的外壁上,形成为与立柱外侧件一致的一立柱加强件设置在立柱外侧件里侧,具有至少一个前壁部分和一个外壁部分的一补片件设置在立柱加强件与立柱外侧件之间,在车辆撞击时通过与带线加强件接合来防止车门本体向车辆外侧运动的一凸起形成在补片件的一前壁部分上,并且外壁部分以及车门铰链件通过螺栓全都一起固定至立柱加强件和立柱外侧件。
权利要求10所述发明的特点在于,在权利要求9中,带线加强件的一后端下部形成为向后延伸,并且该延伸部分制成为面对补片件和车门铰链件。


图1是示出根据在权利要求1至4和权利要求6至8中所述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的一侧板的侧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II-II线截取并)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一前立柱的车门带线部件的截面图;图3是(沿着图1中的III-III线截取并)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中立柱的车门带线部件的截面图;图4是(沿着图1中的IV-IV线截取并)示出前车门的一带线加强件的截面图;图5是(沿着图1中的V-V线截取并)示出前车门的带线加强件的截面图;图6是(沿着图1中的VI-VI线截取并)示出前车门的带线加强件的截面图;图7是(沿着图1中的VII-VII线截取并)示出前车门的带线加强件的截面图;图8是示出组装带线加强件的工序的截面图;图9是示出前立柱沿侧向的一截面宽度的视图;图10是示出中立柱沿侧向的一截面宽度的视图;图11是根据如权利要求5、9和10中所述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的一侧板的侧视图;图12是(沿着图11中的XII-XII线截取并)示出一前立柱的带线部件的截面图;图13是(沿着图11中的XIII-XIII线截取并)示出前立柱的带线部件的截面图;图14是(沿着图11中的XIV-XIV线截取并)示出前立柱的带线部件的截面图;图15是(沿着图11中的XV-XV线截取并)示出一中立柱的带线部件的截面图;图16是中立柱的侧视图;图17是车辆的侧视图;图18是示出一传统带线部件的结构的图;图19是示出一传统带线部件的结构的图;图20是示出在前立柱周围的一传统带线部件的结构的图;图21是一带线部件的示意图,示出本发明的形成过程;
图22是带线部件的立体图;图23是示出一传统的问题的图;以及图24是示出一传统的问题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基于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至10是图1是说明根据在权利要求1至4和权利要求6至8中所述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的一车辆的带线部件的结构图,其中,图1是示出的一侧板在有一带线加强件设置在其中的状态下的侧视图,图2是一前立柱的车门带线部件的截面图(沿着图1中的II-II线截取的截面图),图3是一中立柱的车门带线部件的截面图(沿着图1中的III-III线截取的截面图),图4、5、6和7分别是示出一带线加强件的截面图(沿着图1中的IV-IV线、V-V线、VI-VI线和VII-VII线截取的截面图),图8是示出在组装带线加强件时的状态的截面图,图9和图10是示出在沿车辆纵向看时带线加强件与立柱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在图1中,“1”标示构成车辆截面部分的一侧板,侧板1包括形成在其中的一宽的前门洞1a和一后门洞1b,并且在前门洞1a和后门洞1b中分别形成一前车门2和一后车门(未示出)。前车门2的前端部分经由一对上、下门铰链件(未示出)以可开关的方式支撑,所述铰链件设置在形成侧板1的前门洞1a的前缘部分的一前立柱3处。此外,前车门2的后端部分由一车门锁机构以可锁定的方式支撑,所述车门锁机构设置在形成前门洞1a的后缘部分的一中立柱4处。
前立柱3在具有几乎呈帽形的横截面的一立柱外侧件5和一立柱内侧件6之间包括一立柱外加强件7和一立柱内加强件8,立柱外加强件7具有帽形横截面,并设置成几乎与立柱外侧件5一起,立柱内加强件8设置成几乎与立柱内侧件6一起,其中,它们的前缘部分3a和后缘部分3b通过点焊彼此连接,以使前立柱3构造成具有呈沿着垂直方向的矩形柱形状的封闭截面。
向车辆前方延伸的一围裙件9的后端部分连接至前立柱3的外壁3c。当从车辆侧面看时,围裙件9设置在与带线L相同的高度处。
中立柱4在具有几乎呈帽形的横截面的一立柱外侧件10和一立柱内侧件11之间包括一立柱外加强件12和一立柱内加强件13,立柱外加强件12具有帽形横截面,立柱内加强件13具有马蹄形横截面,其中,它们的前缘部分4a和后缘部分4b通过点焊彼此连接,以使中立柱4构造成具有呈沿着垂直方向的矩形柱形状的封闭截面。
前车门2构造成具有一车门本体15,车门本体15包括一车门外侧件15a和一车门内侧件15b,它们通过卷边连接,并且一窗框16连接在其上,并且一车门玻璃16a敞开和关闭窗框16的窗洞并以可升起和放低的方式容纳和设置在车门本体15中。
在车门本体15中设有一沿着在车门纵向上的带线L延伸的带线加强件20。带线加强件20包括彼此通过焊接连接的一外加强件21和一内加强件22,并且通过焊接连接至车门内侧件15b。
内加强件22设计成垂直长度比外加强件21大,并且内加强件的下部22a也用作车门内侧件15b的一部分。
在内加强件22的上缘部分中,通过弯曲来形成向车辆内侧突伸的一凸状部分22a,该凸状部分22a与外加强件21的上部21a一起形成一沿着车辆纵向延伸的盒形封闭截面A。盒形封闭截面A的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是尖角的。此外,外加强件21和内加强件22各自的前端部分21b和前端部分22b形成为扁平的,并在彼此邻接时通过焊接彼此连接。还有,带线加强件20的后端部分具有与其前端部分相同的结构。由于在带线加强件20的上缘部分处形成了在与带线加强件20基本相同的长度上延伸的盒形封闭截面A,并在其前端和后端部分处形成扁平部分,因此,能防止带线部分的截面在车辆碰撞时被输入的力破坏,从而能将冲击力有效地传递到带线加强件20中。
当从车辆的侧面看时,带线加强件20和围裙件9设置在基本相同高度的位置处,并且延续成几乎形成沿车辆纵向的一直线。采用这样的结构布置,车辆碰撞时的输入力就从围裙件9经由前立柱3传递到带线加强件20,并从带线加强件20经由中立柱4传递到后车身。
当沿车辆纵向看时,车门内侧件15b的后垂直壁15c设置成其车辆内侧部分与中立柱4的前垂直壁4d重叠并在其间有一预定间隙,同时带线加强件20的一后端表面20b面对前垂直壁4d的里侧端部分。
此外,向车门内侧件15b侧突伸的一补片件25通过焊接与中立柱4的立柱外加强件12的前垂直壁12b连接,并且补片件25从带线加强件20的后端表面20b不均衡地布置在车辆外侧处。当车辆碰撞迫使前车门2向后运动时,那么带线加强件20就与补片件25接合,从而阻止前车门2向车辆外侧运动。
当沿车辆纵向看时,车门内侧件15b的面对前立柱的前垂直壁(在车门侧的垂直壁)15d设置成与前立柱3的面对前车门2的后垂直壁(在立柱侧的垂直壁)3d重叠,并在其间具有一预定的间隙c1。前垂直壁15d设有附连于其的一填缝料28,该填缝料28通过弹性地改变其形状而邻接后垂直壁3d,从而堵塞间隙c1。
带线加强件20的前端表面20a面对后垂直壁3d的里侧端部。此外,在带线加强件20的前端表面20a的前方的立柱外加强件7的一部分处设置一释放孔7a,该释放孔的尺寸允许带线加强件20插入穿过它。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带线加强件20插入穿过释放孔7a,从而防止前立柱3在扭矩的作用下变形,并能确保输入的力传递到带线加强件20中。
在车门内侧件15b的前垂直壁15d的一里侧角部处设有一在前立柱3侧和车辆内侧处突伸的凸起15e。凸起15e的垂直尺寸设计为稍大于带线加强件20的前端表面20a的垂直尺寸。因此,在立柱侧的凸起15e′与前立柱3的后垂直壁3d之间的一间隙c2比后垂直壁3d与前垂直壁15d之间的间隙c1要小。此外,在车辆内侧和前立柱3侧处的凸起15e″的搭接量a2大于车门内侧件15b与前立柱3的搭接量a1。
内加强件22的前端表面22c从外加强件21的前端表面21c向前突伸一距离“t”。换言之,外加强件21的前端表面21c构造成从内加强件22的前端表面22c向后退回距离“t”。
此外,内加强件22的前端表面22c设置在立柱侧凸起15′中,以致其插入立柱侧凸起15e′的里侧表面中并定位在该表面附近。
带线加强件20设有供组装时定位用的一前参考孔20d和一后参考孔20e。前参考孔20呈在纵向延伸的椭圆形,以仅防止带线20的垂直移动,而参考孔20e则是一精确的圆,以防止纵向移动以及垂直移动两者。
为了组装带线加强件20,如图8所示,首先,将参考销30附连至车门内侧件15b相应于各个参考孔20d、20e的部分上,并从后方以倾斜的方式将带线加强件20插入里侧,且使带线加强件20的前端部分20′插入立柱侧凸起15e′。在该状态下,沿箭头的方向向内转动带线加强件20,以将前参考销30插入前参考孔20d,并将后参考销(未示出)插入后参考孔20e。这样,就将带线加强件20定位并保持在车门内侧件15b处,且使其前端部分20′仍插入在立柱侧凸起15e′中,然后,通过焊接将带线加强件20与车门内侧件连接,并拉出参考销310。
因而,带线加强件20的前参考孔20d的形状制成为沿纵向延伸的椭圆形,以致很容易将带线加强件20的前端部分20′插入立柱侧凸起15e′中。换言之,当将带线加强件一起配合到前和后参考孔中时,很难将带线加强件20的前端部分20′插入到门侧凸起15e′内。
当沿着车辆1纵向看时,在带线加强件20的前端表面20a所面对的前立柱3处的一带线部分L沿车辆侧向的截面宽度w1比在带线部分L狭缝的车门铰链的截面宽度w2大(参见图9)。关于带线部分L在带线加强件20的后端表面20b所面对的中立柱4处截面宽度w3,在其下的截面宽度w4形成为具有更宽的宽度(参见图10)。这些截面宽度w1至w4是鉴于车辆的设计或结构要求来设定的。
在面对前立柱3的具有比截面宽度w2大的一截面宽度w1的部分的、带线加强件20的前端表面20a上,以一体化(unified)的方式形成一前端表面凸起20a′,该凸起20a′突伸以靠近前立柱侧。该前端表面凸起20a′形成在前端表面20a的上部处,并处于与盒形的封闭截面A基本相同的高度(参见图1)。
在面对中立柱4的具有比截面宽度w3大的一截面宽度w4的部分的、带线加强件20的后端表面20b上,以一体化的方式形成一后端表面凸起20b′,该凸起20b′突伸以靠近后立柱侧。该后端表面凸起20b′不均衡地向下形成至带线部分L之下,并且在后端表面部分20b′和带线部分L之间设置一用金属片制成的加强板24(参见图1)。
加强板24的一上缘部分24a通过焊接与外加强件21和内加强件22的部分连接以重叠它们的接头部分,并根据内加强件22的下缘形状形成一下缘部分24b。此外,通过在加强板24的下缘部分24b处进行弯曲形成沿车辆侧向向外延伸的一凸缘部分24c。
接下来将描述本实施例的工作方式和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的带线部件结构,在车门本体15的前垂直壁15d的车辆内侧角处设有向立柱侧和车辆内侧突伸的凸起15e,从而可利用在车辆内侧处的凸起15e′增加相对前立柱3的搭接量a2,以保证即便前立柱3由于扭矩作用而变形时带线加强件20也能撞击并压挤前立柱3。其结果就能防止向车辆外侧推出前车门2,从而能确保冲击力从带线加强件20传递到后车身中。
此外,在车辆内侧的凸起15e″通过在车辆碰撞时顶撞和变形而起到供碰撞用的一卷边的作用,从而带线加强件20能迅速地撞击并压挤前立柱3,以致冲击力能有效地传递到后车身中。
当立柱侧设有凸起15′时,可以减小相对前立柱3的后垂直壁3d的间隙c2,从而可将带线加强件20撞击并压挤前立柱3所需的时间缩短到这样的程度,以致即便前立柱3在扭矩的作用下变形也能防止车门本体15向车辆外侧运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凸起15e形成在前垂直壁15d的车辆内侧角处,从而可保证在其中放置填缝料28的间隙c1,还能防止车门本体15向车辆内侧突伸,从而保证了车辆的内部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带线加强件20的前端部分20′设置成通过插入在立柱侧的凸起15e′来靠近凸起15e′的内侧表面,从而能进一步减小带线加强件20与前立柱3之间的距离,以能进一步缩短带线加强件20撞击并压挤前立柱3所需的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焊接连接外加强件21和内加强件22以形成盒形封闭截面A来形成带线加强件20,且内加强件22的前端表面22c设计成从外加强件21的前端表面21c突伸,以定位得比前端表面21c更靠近立柱侧,从而相对前立柱3沿车辆侧向具有更大的搭接边缘的内加强件22被迫使比外加强件21更快地撞击并压挤前立柱3,亦即,即便前立柱3在扭矩的作用下变形,带线加强件20也能确保撞击并压挤前立柱3,从而能防止车门本体15向车辆外侧运动。
车辆碰撞时的荷载从围裙件9经由前立柱3传递到带线加强件20。在该种情况下,前端表面凸起20a′撞击并压挤前立柱3,且同时荷载传递到盒形封闭截面A部分中。带线加强件20的后端表面凸起20b′撞击并压挤中立柱4,随后,传递到盒形封闭截面A部分中的荷载就经由加强板24传递到中立柱24中。具体地说,首先撞击中立柱4的后端表面凸起20b′和传递荷载的封闭截面A部分分别不均衡地向上和向上定位,以致在后端表面凸起20b′撞击并压挤中立柱4之后经由加强板24传递荷载。
根据本实施例的带线部件的结构,延伸至前立柱侧以靠近其的前端表面凸起20a′形成在面对前立柱3的具有比截面宽度w2大的截面宽度w1的部分的、带线加强件20的前端表面20a上,并且延伸至中立柱侧以靠近其的后端表面凸起20b′形成在面对中立柱4的具有比截面宽度w3的截面宽度w4的部分的、代先加强件的后端表面20b上,以使前端和后端表面凸起20a′、20b′分别将撞击前和中立柱3、4的较宽截面宽度w1、w4。这样,就可保证所要求量的沿车辆侧向相对相应立柱3、4的搭接边缘a、b,以致即便前和中立柱3、4两者都在扭转的作用下变形,也能确保带线加强件20撞击并压挤两者。其结果就能防止向车辆外侧推出前车门2,从而能确保冲击力从带线加强件20传递到后车身。
在本实施例中,后端表面凸起20b′不均衡地形成在带线部分L下方,并且在后端表面凸起20b′与带线加强板24之间设置加强板24,以致即便在带线部分L之下不均衡地设置中立柱4的较宽截面宽度w4,冲击力也能从带线部分L经由加强板24传递到后端表面凸起20b′,从而能更加确保后端表面凸起20b′撞击并压挤中立柱4。
在本实施例中,在加强板24的下缘部分24b处形成沿车辆侧向向后延伸的凸缘部分24c,从而能提高后端表面凸起20b′的刚度,以致在带线部分L之下不均衡地形成后端表面凸起20b′的情况中,后端表面凸起20b′能更加确保地撞击并压挤中立柱4。
此外,在有关车门窗框16不可能通过焊接来连接前端表面凸起20a′部分与车门本体15的情况中,会使人们担心该部分处的刚度降低。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板24设有凸缘部分24c,使弯曲刚度能在车辆碰撞时增大。
图11至17是示出根据如权利要求5、9和10中所述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的图,其中,图11是一车辆侧板的侧视图,图12和13是一前立柱的带线部件的截面图(分别是沿着图11中的XII-XII线和XIII-XIII线截取的截面图),图14和15是中立柱的带线部件的截面图(分别是沿着图11中的XIV-XIV和XV-XV线截取的截面图),图16是中立柱的侧视图,以及图17是车辆侧截面的侧视图;在诸附图中,与图1至3中的内心部分相同或相应的部分将用相同的标号标示。
在附图中,“40”标示为车辆侧身的一车辆侧面部件,作为一示意性的结构,它包括左和侧板1、1,以及设置在它们上端之间一顶板41和设置在它们下缘之间一底板(未示出),以形成一车辆内部,一前车门2和一后车门42分别设置在前车门洞1a和一后车门洞1b中。
一对上、下门铰链件43a、43b以可开关的方式支撑前车门2,并且该对门铰链件设置在形成前门洞1a的前缘部分的一前立柱3处,并且一对上、下门铰链件44a、44b以可开关的方式支撑后车门42,并且该对门铰链件设置在形成前门洞1a的后缘部分和后门洞1b的前缘部分的一中立柱4处。
前车门2构造成具有一车门本体15,该车门本体15包括一车门外侧件15a和一车门内侧件15b,它们通过卷边连接,并有一窗框16连接在其上,并且还有一敞开和关闭窗框16的窗洞的车门玻璃16a,它以可升起和放低的方式容纳和设置在车门本体15中。还有,后车门42构造成具有一车门本体45,该车门本体45包括相连接的一车门外侧件45a和一车门内侧件45b、以及与其连接的一窗框(未示出)。
在车门2的车门本体15中设有与一带线部分L相一致的一带线加强件20。带线加强件20构造成具有一外加强件21和一大致为外加强件21的一半垂直长度的内加强件2,内、外加强件通过焊接彼此连接以形成盒形封闭段,且该带线加强件21通过焊接与车门内侧件15b连接。此外,外加强件21和内加强件22的前端部分21a、22a形成为扁平的,并在彼此邻靠时相互连接。
前立柱3构造成包括一具有几乎呈帽形的横截面的立柱外侧件5和一立柱内侧件6,以及形成在其间并具有帽形横截面以基本沿着立柱外侧件5延伸的一立柱加强件8,它们的前缘和后缘部分3a、3b通过点焊彼此连接,以形成沿垂直方向延伸的一矩形柱形状的封闭段。
向前方延伸的一带板形状的围裙件9在其后端部分9a处通过焊接连接在前立柱3的外壁3c上。当从车辆侧面看时,围裙件9和带线加强件20处于基本相同的高度处,以致它们在车辆纵向基本形成一直线。这样,就将在车辆碰撞时的输入力设计成可从围裙件9经由前立柱3有效地传递到带线加强件20。
此外,在立柱6的前凸缘部分6a处通过连接来将沿车辆纵向延伸的一挡风板46的侧端部分和一上件47的后凸缘部分47a连接起来。
当沿车辆纵向看时,前车门2的车门内侧件15b的前垂直壁15c设置成在车辆内侧处的其大致一半与前立柱3的后侧壁3d的外侧重叠。
此外,在车门内侧件15b的前垂直壁15c的里侧角部分处形成一向前立柱3胀大的凸起15e。一带线加强件20的外加强件21形成为延伸成以其末端部分定位在凸起15e中,从而能在车辆碰撞时迅速地实现接合。外加强件21的末端部分有一平面的形状,并邻靠在车门内侧件15上并与之连接。
在前立柱3中,在前立柱3与围裙件9的接头部分处形成一隔壁48。该隔壁48大致呈具有盒形封闭截面的盒形,并防止前立柱3的截面在车辆冲击时被破坏,藉此将输入的力从围裙件9有效地传递到前立柱3以及带线加强件20。
在隔壁48的接近带线加强件20的前端表面20a的后端表面处通过切去来形成一凹状部分48a。并且,在立柱内加强件8的接近带线加强件20的前端表面20a的部分处形成一释放孔8a,该释放孔的尺寸允许带线加强件20插入穿过它。采用这样的结构,就能更加确保前立柱3撞击带线加强件20并挤压它。
上铰链件43a构造成具有一设置在前立柱3的外壁3c处的立柱侧铰链部分30和一设置在前车门2的车门内侧件15a的前垂直壁15d处的车门侧铰链部分31,它们通过一铰链销32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还有,下铰链件43b具有相同的结构。
立柱侧铰链部分30通过一对上、下螺栓33与立柱内侧加强件8一起紧固并固定在立柱外侧件5的外壁上。
车门侧铰链31设置成定位在围裙件9与带线加强件20之间,并通过一对上、下螺栓34与一加强板35一起紧固和固定到车门内侧件15b的前垂直壁15d上,所述加强板35用金属片制成并设置在前垂直壁15d的里侧。
加强板35有一紧固部分35a和一延伸部分35b,车门侧铰链部分31固定在紧固部分3a上,并且延伸部分35b沿车辆侧向从紧固部分35a向内连续地延伸,其中延伸部分35b沿着前垂直壁15d延伸以靠近带线加强件20的前端表面20a,并通过点焊与前垂直壁15d连接。可注意到,加强板35也可选择地进一步延伸,以与带线加强件的前端表面20a连接。
车门内侧件15b的后端部分包括通过被弯曲从与车门外侧件15a的接头部分延伸至车辆内侧的一第一后垂直壁15c、通过被弯曲从第一后垂直壁15c的里侧端向前延伸的一底壁15f、以及通过被弯曲从侧壁15f的前端延伸至车辆内侧的一第二后垂直壁15g,其中第一垂直壁15g的里侧端部紧紧面向带线加强件20的后端表面20b。
中立柱4包括具有帽形横截面的一立柱外侧件50、一立柱内侧件51、以及具有帽形横截面并在其间几乎与立柱外侧件50一起地形成地一立柱外加强件52,其中,它们的前缘部分4a和后缘部分4b相互重叠并通过点焊彼此连接,以使中立柱4构造成具有呈沿着垂直方向的矩形柱形状的封闭截面。此外,在立柱外加强件52内部设置一立柱内加强件53,该加强件53呈马蹄形,并几乎与之一起地形成。
在立柱外侧件50的外壁50a上安装有车门铰链件44a、44b。车门铰链件44a、44构造成一立柱侧铰链部分55安装和固定在外壁50a上,一车门侧铰链部分56安装和固定在后车门42的车门内侧件45b的一前垂直壁45c上,并由一铰链销57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它们。
车门内侧件15b的第二后垂直壁15g面对立柱外侧件50的一前侧壁50b,其间有一预定的间隙“c”,该间隙“c”设定成大致为若干毫米。通过减小间隙“c”,而将车辆碰撞时输入的力设计成能迅速地从带线加强件20传递到中立柱4中。
立柱外侧件50预立柱外加强件52之间设置一用金属片制成的补片件58。补片件58包括一外壁部分58a以邻接至立柱外加强件52的一外壁52a和一前壁部分58b以邻接至立柱外加强件52的一前侧壁52b,并且补片件58的垂直尺寸稍稍大于在上侧的立柱侧铰链部分55的垂直尺寸。
补片件58的前壁部分58b基本上与立柱外加强件52的前侧壁52b的整个长度相邻接,并且前侧壁52b和前壁部分58b通过点焊相接。有此支持,前壁部分58b起到立柱外加强件52的一加强件的作用,从而可在带线加强件20向后运动并撞击立柱外加强件52时防止带线加强件20压挤立柱外加强件52,从而在车辆碰撞后仍可通过回弹来打开车门。
在前壁部分58b和外壁部分58a之间的补片件58的角部处形成一凸起58c,它向前车门侧隆胀。可注意到,在立柱外侧件50的前侧壁50b与立柱外加强件52的前侧壁52b之间设有一相应于凸起58c的突伸的间隙。
凸起58c从带线加强件20向车辆外侧不均衡地形成,从而将带线加强件20设计为在前车门2在车辆碰撞时向后运动时与凸起58c接合。
补片件58的外壁部分58a与车门铰链件44a的立柱侧铰链部分55一起重叠在立柱外侧件50、立柱外加强件52以及立柱内加强件53之上,并通过一对上、下螺栓49、49全部固定在一起。
此外,带线加强件20的后端下部形成为向下延伸,并且它的一个延伸部分20b′从它的一上部20b稍稍向后突伸(参见图11)。有此支持,就将荷载设计成在延伸部分20b′首先撞击中立柱4之后再进行传递。补片件58和车门铰链件44a定位成面对延伸部分20b′的后侧。
根据本实施例的带线部件的结构,车门铰链件43a的车门侧铰链部分31通过螺栓与加强板35一起固定至车门内侧件15b的前垂直壁15d,接近带线加强件20的延伸部分35b沿着前垂直壁15d向加强板35形成,并且延伸部分35b通过焊接与前垂直壁15d连接,从而能提高铰链在前垂直壁15d处的紧固部分的刚度,以致能在车辆碰撞时防止车门内侧件15b变形。其结果就能防止车门侧铰链部分31向车辆外侧转动,从而防止车门本体15向车辆外侧运动,所以能确保冲击力从前立柱3传递到带线加强件20。
根据本实施例的带线部件的结构,补片件58设置在立柱外侧件50与中立柱4的立柱外加强件42之间,并且在前壁部分58b与中立柱4的立柱外加强件52之间的角部处形成向前车门侧隆胀的凸起58c,因此,当前车门2由于车辆的碰撞而向后运动时,带线加强件20就与凸起58c的里侧表面接合,从而防止前车门2向车辆外侧运动,并将冲击力传递到中立柱4。
在本实施例中,补片件58的外壁部分58a与车门铰链件44a的立柱侧铰链部分55一起重叠在立柱外侧件50、立柱外加强件52以及立柱内加强件53之上,并通过一对上、下螺栓49、49全部固定在一起,从而与通过点焊的情况相比可将补片件58沿车辆侧向连接强度增加到更大。其结果就能防止由于补片件58向车辆外侧移开而造成的变形,从而能确保冲击力传递到中立柱4中。
此外,补片件58沿车辆侧向的连接强度可得以提高,从而,在车辆无法为中立柱4提供沿车辆侧向的一定截面宽度的情况中,也可确保带线加强件20撞击并压挤中立柱4,从而能将冲击力有效地传递到中立柱4中。
此外,补片件58通过螺栓固定在中立柱4上,从而可减少在补片件58的外壁部分58c中点焊的部位。
在本实施例中,带线加强件20的后端下部形成为向后延伸,并且延伸部分20b′制成为面对补片件58和车门铰链件44a,因此,即使在车辆无法在带线部分L的高度处为中立柱4提供一定的截面宽度的情况下,也能确保带线加强件20撞击并压挤补片58,从而能将冲击力有效地传递到中立柱4。
工业应用性根据有关权利要求1所述发明的带线部件的结构,在车门本体的车门侧的车辆内侧角处形成向立柱侧的和车辆内侧突伸的凸起,由于凸起位于车辆内侧而能增加立柱件于带线加强件之间的搭接量,从而即使立柱件在扭矩的作用下变形,也能确保带线加强件撞击并压挤立柱件。其结果就能防止向车辆外侧推出车门本体,并且能确保冲击力从带线加强件传递到后车身。
此外,在车辆内侧处的凸起通过由于在车辆碰撞时的顶撞而变形来起到供碰撞用的一卷边的作用,从而带线加强件迅速地撞击并压挤到立柱件中,以致冲击力能传递到后车身中。
当立柱侧设有凸起时,可以减小凸起与立柱件之间的间隙,从而可将带线加强件撞击并压挤立柱件所需的时间缩短的这样的程度,以致即便立柱件在扭矩的作用下变形,也能防止车门本体向车辆外侧运动。
此外,在本发明中,在立柱侧和车辆内侧处的凸起形成在车门侧垂直壁的车辆内侧角处,从而可保证在其中放置填缝料的间隙,还能防止车门本体向车辆内侧突伸,从而保证了车辆的内部空间。
在本发明中,通过插入在立柱侧的凸起来放置带线加强件的前端部分,从而能进一步减小带线加强件与前立柱之间的距离,以能进一步缩短带线加强件撞击并压挤立柱件所需的时间。
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中,通过焊接连接外加强件和内加强件以形成带线加强件,其中内加强件的前端设置成从外加强件的前端突伸,从而相对立柱件沿车辆侧向具有更大的搭接边缘的内加强件被迫比外加强件更快地撞击立柱件,亦即,即便立柱件在扭矩的作用下变形,也能确保带线加强件撞击并压挤立柱件,从而能防止车门本体向车辆外侧运动。
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中,向立柱侧和车辆内侧突伸的凸起形成在车辆内侧角处,并且带线加强件的内加强件的前端设置成从外加强件的前端突伸,藉此带线加强件能更快和更确保地撞击并压挤立柱件,从而能确保车门本体不会运动到车辆外侧,并且将冲击力从带线加强件有效地传递到后车身中。
根据有关权利要求5所述发明的带线部件的结构,车门侧铰链部分通过具有在车门侧铰链部分与垂直壁之间的加强板固定至车门本体的前垂直壁,并且加强板沿着前垂直壁在车辆内侧形成为延伸以靠近带线加强件,从而可提供安装铰链的部分处的刚度,并能防止前垂直壁在车辆碰撞时发生变形。其结果就能防止车门侧铰链部分向车辆外侧转动,因而防止车门本体向车辆外侧运动,从而能确保冲击力传递到带线加强件。
根据有关权利要求6所述发明的带线部件的结构,在面对立柱件的具有较宽截面宽度的部分的、带线加强件的断表面上形成靠近立柱侧的端表面凸起,从而该端表面凸起首先撞击立柱件的截面宽度较大的部分,因而可以保证相对立柱件的沿车辆侧向的搭接边缘,从而,即使立柱件在扭转作用下变形,也能确保带线加强件撞击并压挤立柱件。其结果就能防止向车辆外侧推出车门,因而能确保冲击力从带线加强件传递到后车身中。
在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明中,端表面凸起从带线向上或向后不均衡地形成,从而,即使立柱件截面宽度较大的部分偏离带线部分,也能将冲击力从带线部分传递到端表面凸起中,这样就能确保带线加强件撞击并压挤立柱件。
在权利要求8的发明中,在与带线加强件的端表面凸起相对的部分处设置沿车辆侧向延伸的凸缘部分,从而可提高端表面凸起的刚度,从而能确保带线加强件撞击并压挤中立柱。在这种情况中,例如,当从带线部分向上或向后不均衡地形成端表面凸起时,在不均衡地形成的部分处的刚度有时可能还是不够的,或者,在端表面凸起由于与车门窗框的位置关系而不能通过焊接与车门连接的情况中,人们会担心没有充分地撞击并压挤立柱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设置凸缘部分能增加弯曲刚度,从而能确保撞击和压挤立柱件。
根据有关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明的带线部件的结构,补片件设置在立柱外侧件与中立柱的立柱加强件之间,并且在车辆碰撞时与带线加强件接合的凸起形成在补片件的前壁部分处,从而能防止前车门在车辆碰撞时向车辆外侧运动,并能确保冲击力传递到中立柱。
然后,由于补片件与车门铰链件一起通过螺栓全都一起固定至立柱加强件和立柱外侧件,从而相比点焊情况补片件沿车辆侧向的连接强度可增加得更大。是其结果就能防止由于补片件向车辆外侧移开而造成的变形,从而能确保冲击力传递到中立柱中。
此外,由于补片件沿车辆侧向的连接强度可得以提高,从而在车辆无法为中立柱提供沿车辆侧向的一定截面宽度的情况中,也可确保带线加强件撞击并压挤中立柱,从而可将冲击力有效地传递到中立柱中。
在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明中,带线加强件的后端下部形成为向后延伸,并且延伸部分制成为面对补片件和车门铰链件,因此,即使在车辆无法为中立柱提供一定的截面宽度的情况下,也能确保带线加强件撞击补片,从而能将冲击力有效地传递到中立柱。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它包括沿车辆垂直方向延伸的一立柱件;一车门本体,其面对所述立柱件的车门侧垂直壁设置成当从车辆纵向看时重叠面对所述车门本体的、所述立柱件的这样一个立柱侧垂直壁;以及一带线加强件,它设置在所述车门本体中以面对立柱侧垂直壁,其中,在所述车门本体的车门侧垂直壁的车辆内侧角处形成一向立柱侧和车辆内侧突伸的凸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线加强件的一末端部分插入立柱侧的所述凸起并设置在其中。
3.一种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它包括沿车辆垂直方向延伸的一立柱件;一车门本体,其面对所述立柱件的车门侧垂直壁设置成当从车辆纵向看时重叠面对所述车门本体的、所述立柱件的这样一个立柱侧垂直壁;以及一带线加强件,它设置在所述车门本体中以面对立柱侧垂直壁,其中,所述带线加强件通过连接一外加强件和一内加强件来形成,并且所述内加强件的一末端从所述外加强件的一末端向立柱侧突伸。
4.一种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它包括沿车辆垂直方向延伸的一立柱件;一车门本体,其面对所述立柱件的车门侧垂直壁设置成当从车辆纵向看时重叠面对所述车门本体的、所述立柱件的这样一个立柱侧垂直壁;以及一带线加强件,它设置在所述车门本体中以面对立柱侧垂直壁,其中,在所述车门本体的车门侧垂直壁的车辆内侧角处形成一向立柱侧和车辆内侧突伸的凸起,并且所述带线加强件通过焊接连接一外加强件和一内加强件来形成,且所述内加强件的一末端从所述外加强件的一末端向立柱侧突伸。
5.一种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它包括沿车辆垂直方向延伸的一立柱件;一车门件,其前垂直壁设置成当从车辆纵向看时该前垂直壁的一车辆内部重叠所述立柱件一后侧壁;一带线加强件,设置在所述车门本体中以面对后侧壁;一立柱侧铰链部分,固定在所述立柱件的一外侧壁上;以及一车门侧铰链部分,固定至所述车门本体的前垂直壁并经由一铰链销与所述立柱侧铰链部分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其中,所述车门侧铰链部分通过具有在所述车门侧铰链部分与前垂直壁之间的一加强板而固定至前垂直壁,并且所述加强板形成为沿前垂直壁向车辆内侧延伸,以靠近所述带线加强件。
6.一种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它包括前和后立柱件;一车门本体,设置在所述前立柱件与所述后立柱件之间;一带线加强件,沿在车辆纵向上的一带线延伸,并在所述车门本体中设置成所述带线加强件的一前端部分面对所述前立柱件、所述带线加强件的一后端部分面对所述后立柱件,其中,形成一从另外的端表面部分突伸以靠近立柱侧的一端表面凸起,且该凸起形成在面对所述立柱件的、具有比立柱件的其它部分的截面宽度宽的一宽度的一个部分的这样的一个所述带线加强件的端表面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立柱侧的所述端表面凸起从带线向上或向下不均衡地形成。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线加强件与所述带线加强件的端表面凸起相对的一个部分处设置沿车辆侧向延伸的一凸缘部分。
9.一种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它包括一前车门;一带线加强件,沿车辆纵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前车门中;一中立柱,设置在所述前车门的后面处以面向所述带线加强件的后端表面;以及,一后车门的车门铰链件设置在所述中立柱的一立柱外侧件的外壁上,其中,形成为与立柱外侧件一致的一立柱加强件设置在立柱外侧件里侧,具有至少一个前壁部分和一个外壁部分的一补片件设置在所述立柱加强件与立柱外侧件之间,在车辆撞击时通过与所述带线加强件接合来防止车门本体向车辆外侧运动的一凸起形成在所述补片件的一前壁部分上,并且该外壁部分以及所述车门铰链件通过螺栓全都一起固定至所述立柱加强件和立柱外侧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线加强件的一后端下部形成为向后延伸,并且该延伸部分制成为面对所述补片件和所述车门铰链件。
全文摘要
一种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其车门本体(15)设置至一前立柱(3),且使车门本体(15)的前垂直壁(15d)和前立柱(3)的后端壁(3d)彼此重叠,并且一带线加强件(20)在车门本体(15)中设置成面对后垂直壁(3d),其中,在车门本体(15)的前垂直壁(15d)的车辆内侧角部处形成一向立柱侧和车辆内侧突伸的凸起(15e)。
文档编号B62D25/04GK1684849SQ0382252
公开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4日
发明者滨冈由典, 高田亚纪, 池田信孝, 玉木善规, 渡边武嗣, 仓本宜直, 藤原东彦, 小家石薰 申请人:大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