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助力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6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惯性助力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自行车的改进。
目前有多种型式自行车,有的采用加长脚踏杆的长度或在车把上等进行改进,力图充分发挥人的出力效果,达到骑车省力的目的。但省力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起车慢,车行不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使自行车所受的颠簸力转化为自行车前进的力,达到更好的省力效果。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包括车架〔1〕、车把〔2〕、鞍座〔3〕、前轮〔16〕、后轮〔11〕、中轴〔12〕。中轴〔12〕上具有变速器〔15〕。变速器〔15〕主要是由超越离合器、增速机构、惯性轮〔24〕、链轮〔23〕所组成。增速机构中的大齿轮〔31〕上具有超越离合器〔30〕和超越离合器〔29〕,超越离合器〔30〕的转子〔32〕同中轴〔12〕可有相对运动;超越离合器〔29〕的转子〔35〕同中轴〔12〕固定为一体。大齿轮〔31〕与增速机构中的其它齿轮相啮合,再通过超越离合器〔21〕带动惯性轮〔24〕。惯性轮〔24〕通过离合器〔22〕同链轮〔23〕相结合。大齿轮〔31〕与增速机构其它齿轮也都可由链轮等取代;超越离合器〔29〕,超越离合器〔21〕可由棘轮机构所取代。两夹板〔14〕与中轴〔12〕均可相对运动。变速器〔15〕固定在车架〔1〕的底部上。变速器〔15〕外具有防尘罩〔6〕。
震杆〔9〕同后叉〔7〕连接成一体后,其一端固定在后轴〔10〕上,另一端同弹簧〔20〕连接,弹簧〔20〕的另一固定在车架〔1〕上;震杆〔9〕的中部同超越离合器〔30〕的转子〔32〕是固定连接。
前叉〔19〕的前端上具有减震装置。为增强颠簸效果,后轮〔11〕较前轮〔16〕小,鞍座〔3〕下面不设置弹簧。货架〔4〕则由支杆〔5〕支撑在车架〔1〕上。
当后轮〔11〕颠簸时,或车架〔1〕、脚蹬〔13〕等受有向下的作用力,越越离合器〔30〕的滚柱〔33〕被夹住,震杆〔9〕通过超越离合器〔30〕使大齿轮〔31〕转动,再经增速机构传递到惯性轮〔24〕、链轮〔23〕,再带动后轮〔11〕转动。蹬车时,脚蹬〔13〕所受的力,通过超越离合器〔29〕使大齿轮〔31〕随之转动,再同上述情况一样带动后轮〔11〕转动;当脚蹬〔13〕所受的力使中轴〔12〕逆转时,超越离合器〔29〕就脱开,后轮〔11〕不受其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优点1.省力能将自行车所受的颠簸力转变为自行车前进的力,所以行车中是省力的;能将车架〔1〕等所受的向下的力转变为自行车前进的力、因此,起车省力、起车快。
2.舒适,前轮〔16〕较后轮〔11〕大,前叉〔19〕的前端具有减震装置,车架〔1〕等所受的力为弹簧〔20〕所吸收,骑车者会感到舒适。
3.更为适合路面不平的地区使用。
图1、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变速器〔15〕的结构示意图;图3、变速器〔15〕的传动系统示意图;图4、是超越离合器〔30〕的正面示意图5、是超越离合器〔30〕的剖视图;图6、是震杆〔9〕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前叉〔19〕的减震结构示意图;图8、是中轴〔12〕的正面示意图;图9、是中轴〔12〕的侧面示意图;图10、是离合器〔22〕的操纵机构示意图。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前叉〔19〕的前端的减震装置,其结构是前叉〔19〕同前轴〔17〕之间具有支板〔18〕,前叉〔19〕的前端与支板〔18〕上附加压簧〔34〕。前叉〔19〕的前端与支板〔18〕之间的夹角为70°。增速机构采用2级齿轮变速,即大齿轮〔31〕同双联小齿轮〔27〕啮合,双联大齿轮〔26〕同小齿轮〔28〕啮合;双联轮是由穿过支板〔14〕和支板〔25〕的轴来支撑。总的传动比为116。链轮〔23〕同后轮〔11〕上的链轮〔8〕的齿数比为14。弹簧〔20〕的一端固定在车架〔1〕前斜梁的2/3处,弹簧〔20〕为拉簧。惯性轮〔24〕通过牙嵌离合器〔22〕同链轮〔23〕相结合。牙嵌离合器〔22〕是由拨叉〔36〕、拨杆〔37〕弹簧〔38〕所控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惯性助力自行车,包括车架[1]、车把[2]、鞍座[3]、前轮[16]、后轮[11]、中轴[12]。其特征在于(1)中轴[12]上具有变速器[15]、变速器[15]主要是由超越离合器、增速机构、惯性轮[24]、链轮[23]所组成,增速机构中的大齿轮[31]上具有超越离合器[30]和超越离合器[29]、超越离合器[30]的转子[32]同中轴[12]可有相对运动;超越离合器[30]的转子[35]同中轴[12]固定为一体,大齿轮[31]与增速机构中的其它齿轮相啮合,再通过超越离合器[21]带动惯性轮[24],惯性轮[24]通过离合器[22]同链轮[23]相结合。(2)震杆[9]同后叉[7]连接成一体后,其一端固定在后轴[10]上,另一端同弹簧[20]连接,弹簧[20]的另一端固定在车架[1]上,震杆[9]的中部同超越离合器[30]的转子[32]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惯性助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增速机构为两级齿轮变速,即大齿轮〔31〕同双联小齿轮〔27〕啮合,双联大齿轮〔26〕同小齿轮〔28〕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一种惯性助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增速机构的总传动比为116;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惯性助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弹簧〔20〕的一端固定在车架〔1〕的前斜梁上,弹簧〔20〕为拉簧。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惯性助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链轮〔23〕同后链轮〔8〕的齿数比为14。
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惯性助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离合器〔22〕为牙嵌式离合器。
专利摘要
一种惯性助力自行车属于自行车的改进,目前有的自行车作了改动,但省力效果并不理想。本实用新型就是将自行车所受的颠簸力经超越离器、增速机构的传递变为惯性轮的转动力矩,然后再转变为自行车前进的力。达到了更好的省力效果。本实用新型更为适合路面不平的地区使用。
文档编号B62M1/10GK87202927SQ87202927
公开日1987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1987年2月21日
发明者刘柏青, 刘少君 申请人:辽宁智力技术开发中心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