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车手转向的立管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9096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车手转向的立管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管定位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将自行车车手转向以使其与车身呈直线状的自行车立管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自行车车手大多与车身横向垂直,使用完毕后因无法转向调节而让停放时所占有的横向空间过大,造成使用者的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自行车车手转向的立管定位结构,该结构可将车手转向与车身呈一直线,使停放时所占空间减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设计方案一种自行车车手转向的立管定位结构,该结构主要由直管、束套、横管及定位结构组成,束套具有一套孔及一突块,束套通过套孔套固直管,束套的突块与横管的一端枢接,横管的另一端设有一束仔用以锁固车手,定位结构包括一叉杆,可随束套旋转至所需位置以插设方式将束套与直管定位。


图1为本新型自行车车手转向的立管定位结构的分解图;图2为本新型自行车车手转向的立管定位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本新型自行车车手转向的立管定位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新型自行车车手转向的立管定位结构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自行车手转向的立管定位结构包括一横管10、一直管20、一束套30,一快拆结构40及一定位结构50。其中该横管10的前端100具有一束仔101用以锁固一车手102,后端103则与束套30的突块300枢接,而该快拆结构40设于束套30侧边,用以控制套孔301锁紧或放松该直管20。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结构50包含有叉杆501、两定位孔(502、503)、压缩弹簧505及拉套513,两定位孔(502、503)设于直管20外管壁上(该两定位孔呈90度夹角为最佳),一通孔504呈纵向地设于束套30的突块300上,一压缩弹簧505套住设于叉杆501,其中该叉杆501的上段部506呈缩管状(即管径较小)以供压缩弹簧505套设,下端处设有一突出的环边507,此外,该通孔504的上段部508处(接近于突块300表面)的口径较小,与叉杆501的上段部506管径相近,因此叉杆501插设于通孔504内,起底端509插入于定位孔502内且环边507抵住定位孔502外缘,而顶端510则可伸出于通孔504外面,该压缩弹簧505顶端抵住于通孔504的上段部508下缘处,下端则抵住叉杆501的上段部506的底部。
如图4所示,如果要将车手102转向90度与自行车车身呈直线时,先将快拆结构40放松,再拉起叉杆501的顶端510(可在顶端设置一拉套513,以便有拉起的着力点),此时,其底端509脱离定位孔502(此时压缩弹簧505受到压缩),即可作90度地旋转使车手102旋至另一定位孔503,叉杆501的底端509因压缩弹簧505的伸张力量而自行弹入于定位孔503内,再锁紧快拆结构40,从而实现了车手102与自行车车身呈一直线、极大缩短自行车作占横向空间的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车手转向的立管定位结构,该结构主要由直管、束套、横管及定位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束套具有一套孔及一突块,束套通过套孔套固直管,束套的突块与横管的一端枢接,横管的另一端设有一束仔用以锁固车手,束套与直管间设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包括一叉杆,叉杆可随束套旋转至所需位置以插设方式将束套与直管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手转向的立管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的外管壁上设有两定位孔,该两定位孔的夹角呈90度为最佳,供叉杆插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手转向的立管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一通孔,此通孔纵设于束套的突块上,叉杆穿过通孔与一拉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手转向的立管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手转向的立管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套上设有快拆结构,以锁紧束套于直管上,或放松束套以便其转向调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车手转向的立管定位结构,该结构主要由直管、束套、横管及定位结构组成,束套具有一套孔及一突块,束套通过套孔套固直管,束套的突块与横管的一端枢接,横管的另一端设有一束仔用以锁固车把手,定位结构包括一叉杆,可随束套旋转至所需位置以插设方式将束套与直管定位。
文档编号B62K21/16GK2675536SQ20032012528
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3日
发明者廖学金 申请人:廖学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