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带有应急停车和驻车装置的沙滩车刹车闸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制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应急停车和驻车装置的沙滩车刹车闸把。
背景技术:
沙滩车,国外又称ATV(All-terrain vehicle),是一种可以在各种地形上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娱乐性工具。当沙滩车的操作者将车停下离开后,如果沙滩车无驻车刹车装置,遇到沙滩车停放在有一定坡度的地方时,沙滩车很容易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坡向下滑行,严重时会造成人员、财产的损伤和损失。另外,用于儿童休闲型的沙滩车越来越多,一个安全问题也显得越发突出,由于少年儿童驾车时对危险情况预见不足和驾驭能力较差,容易翻车,出现车翻人仰或车拖着人跑的情况,造成伤害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带有应急停车和驻车装置的沙滩车刹车闸把,以提高沙滩车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带有应急停车和驻车装置的沙滩车刹车闸把,包括套装在车把上的把座,与把座一体的摇臂架,一端与摇臂架相铰接的摇臂,一端连接在摇臂上的刹车线,及设在把座上的熄火开关,在所述的摇臂架上还设有驻车装置,在所述的把座上有应急停车用的急停开关;所述的驻车装置由支架,复位弹簧、轴及卡口构成,支架的一端通过轴铰接在摇臂架上,其上设有复位弹簧,卡口开在摇臂上与支架相对的一端,支架上设有可卡入卡口的卡件;所述的急停开关由开关座和拉帽构成,开关座上引出有二根导线与熄火开关并联,开关座内设有端部可活动伸出开关座外的柱状按钮;拉帽可拆卸地套在开关座的一端,其底部设有可嵌入把座的弹性扣,顶部设有拉帽的拉拔机构;所述的支架呈桥形,通过横穿摇臂架的轴铰接在摇臂架上,所述的复位弹簧套在轴一端,复位弹簧的一端卡入卡槽内,其另一端插入弹簧孔内;所述的卡件为连接两侧支架的支杆;所述的拉拔机构由绳孔和穿过绳孔的拉绳构成;所述的开关座由内芯和外壳组成,所述的内芯约呈圆柱体,其外表面沿轴向固定有开关静触片,并对称设有凸块,内芯的轴心沿轴向设有内孔,弹簧和按钮的下部内置于内孔内,按钮的下部表面依次套接有下绝缘环、导电环和上绝缘环,静触片反导线方向的延伸端与按钮下部相接触;所述的外壳的下部套在内芯外,其两侧对称设有与凸块相匹配的锁孔,外壳的中部设有固定在把座上用的挡片,其上部两侧对称设有突耳,外壳顶部开有外孔,按钮的端部穿过外孔伸出于外壳外;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仅仅对现有的沙滩车刹车闸把略作改进就使得沙滩车增加了应急停车和驻车刹车的功能,生产成本低廉;由于本实用新型增设了驻车刹车装置,避免了沙滩车停放后的自行滑行现象,保证了沙滩车的驻车安全,使沙滩车在各种复杂路面上的停放更为随意、方便;由于增设了应急停车装置,提高了沙滩车行车的安全性,使沙滩车更适合于少年儿童游玩。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急停开关的分解立体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开关座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沙滩车刹车闸把的上下把座(简称把座)1通过车把孔22套装在车把上,摇臂2的一端与摇臂架29的下部相铰接,刹车线(图中未表示)一端连接在摇臂2上,急停开关4设置在下把座1上。驻车装置由支架3、复位弹簧20及卡口5构成,支架3呈桥形,支架3的下端通过横穿摇臂架29的轴7铰接在摇臂架29上,轴7的一端通过卡簧23将其固定(如图2所示),轴7的另一端套有复位弹簧20,复位弹簧20的一端卡入卡槽19内,其另一端插入弹簧孔21内;在摇臂2上与支架3相对的一端开有卡口5,支架3上设有与两侧支架3连接的支杆8,支杆8的截面小于卡口5,支杆8与轴7轴心之间的距离小于摇臂2刹车时卡口5到轴7轴心的距离。当沙滩车需停放时,用手先将摇臂2握紧,于是刹车线将车刹住,此时,用手指把支架3拨下,并使支架3上支杆8卡入摇臂2上的卡口5内,同时将握摇臂2的手松开,在刹车线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支杆8紧紧地卡在卡口5内,由于支架3的支撑作用,阻止了摇臂2的复位,从而达到长时间的刹车的目的,提高了驻车的安全性。当沙滩车需开动时,只需将摇臂2略握紧,支架3在复位弹簧20的作用下复位,支架失去对摇臂2的支撑作用,在刹车线的带动下,摇臂2复位,沙滩车便可启动。
如图3,4所示,急停开关4主要由开关座10和拉帽9构成,开关座10的底部引出有二根导线31与熄火开关18相并联,拉帽9可拆卸地套在开关座10的上端,拉帽9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用于嵌入下把座1内的弹性扣24,以将拉帽9固定在下把座1上。拉帽9的顶部有一绳孔32,其上穿有拉绳34,拉绳34也可用拉链等物件代替。开关座10内沿纵向设有柱状按钮11,开关座10由内芯13和外壳17组成,内芯13固定在外壳17内,外壳17的下部套在内芯13外,内芯13的两侧对称设有凸块25,外壳17的下部对应设有相匹配的锁孔26,凸块25卡入锁孔26中。外壳17的中部设有挡片33,以固定在下把座1内时起到固定限位的作用,内芯13约呈圆柱体,其外表面沿轴向固定有开关静触片14。在内芯13的轴心沿轴向设有内孔28,弹簧16和按钮11的下部依次内置于内孔28内,按钮11的下部表面依次套接有下绝缘环12、导电环15和上绝缘环6,上部表面设有环状限位突起;外壳17的上部设有突耳30,用于胀紧拉帽9,拉帽9顶部开有外孔27,按钮11的端部穿过外孔27突出于外壳17外,按钮11通过弹簧16可上下伸缩运动,静触片14反导线方向的延伸端与按钮11下部相接触。在通常情况下拉帽9紧套在外壳17上,这时按钮11的可伸出部分基本上被拉帽9压入外壳17内,静触片14与上绝缘环6相接触,两静触片14之间不导通,发动机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当操作者在遇到紧急状况时,用力拉拉帽9上设置的拉绳34,使拉帽9与外壳17脱离,于是在被压缩弹簧16的作用力下按钮11从外孔27中伸出,静触片14与上绝缘环6脱离而与导电环15接触,将电路接通,发动机迅速熄火。因此该装置为小孩操作沙滩车时提供了安全保障,使用时可将拉绳9套在手腕上,遇到紧急状况慌乱时,只要一拉拉帽9或车与手被迫分离时,车就熄火了,也有效阻止了小孩单手驾驭的动作(另一手操控油门)。这一装置的设置,大大增强了沙滩车的安全性,实用性,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因误启动而带来的危险。
(注此急停开关的结构适用于发动机短路熄火的沙滩车。若需安装于发动机断路熄火的沙滩车,则将静触片14长度做适当调整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应急停车和驻车装置的沙滩车刹车闸把,包括套装在车把上的把座(1),与把座(1)一体的摇臂架(29),一端与摇臂架(29)相铰接的摇臂(2),一端连接在摇臂(2)上的刹车线,及设在把座(1)上的熄火开关(18),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摇臂架(29)上还设有驻车装置,在所述的把座(1)上有应急停车用的急停开关(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应急停车和驻车装置的沙车刹车闸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驻车装置由支架(3),复位弹簧(20)、轴(7)及卡口(5)构成,支架(3)的一端通过轴(7)铰接在摇臂架(29)上,其上设有复位弹簧(20),卡口(5)开在摇臂(2)上与支架(3)相对的一端,支架(3)上设有可卡入卡口(5)的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应急停车和驻车装置的沙滩车刹车闸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急停开关(4)由开关座(10)和拉帽(9)构成,开关座(10)上引出有二根导线(31)与熄火开关(18)并联,开关座(10)内设有端部可活动伸出开关座(10)外的柱状按钮(11);拉帽(9)可拆卸地套在开关座(10)的一端,其底部设有可嵌入把座(1)的弹性扣(24),顶部设有拉帽(9)的拉拔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有应急停车和驻车装置的沙滩车刹车闸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3)呈桥形,通过横穿摇臂架(29)的轴(7)铰接在摇臂架(29)上,所述的复位弹簧(20)套在轴(7)一端,复位弹簧(20)的一端卡入卡槽(19)内,其另一端插入弹簧孔(21)内;所述的卡件为连接两侧支架(3)的支杆(8);所述的拉拔机构由绳孔(32)和穿过绳孔(32)的拉绳(34)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带有应急停车和驻车装置的沙滩车刹车闸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座(10)由内芯(13)和外壳(17)组成,所述的内芯(13)约呈圆柱体,其外表面沿轴向固定有开关静触片(14),并对称设有凸块(25),内芯(13)的轴心沿轴向设有内孔(28),弹簧(16)和按钮(11)的下部内置于内孔(28)内,按钮(11)的下部表面依次套接有下绝缘环(12)、导电环(15)和上绝缘环(6),静触片(14)反导线(31)方向的延伸端与按钮(11)下部相接触;所述的外壳(17)的下部套在内芯(13)外,其两侧对称设有与凸块(25)相匹配的锁孔(26),外壳(17)的中部设有固定在把座(1)上用的挡片(33),其上部两侧对称设有突耳(30),外壳(17)顶部开有外孔(27),按钮(11)的端部穿过外孔(27)伸出于外壳(17)外。
专利摘要一种带有应急停车和驻车装置的沙滩车刹车闸把,包括套装在车把上的把座,与把座一体的摇臂架,一端与摇臂架相铰接的摇臂,一端连接在摇臂上的刹车线,及设在把座上的熄火开关,在所述的摇臂架上还设有驻车装置,在所述的把座上有应急停车用的急停开关。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等特点,不仅避免了沙滩车停放后的自行滑行现象,保证了沙滩车的驻车安全,使沙滩车的停放更为随意、方便,而且提高了沙滩车行车的安全性,使沙滩车更适合于少年儿童游玩。
文档编号B62L3/00GK2698699SQ20042002235
公开日2005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6日
发明者史飞宇 申请人:史飞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