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2663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特别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的前叉。
技术背景折叠自行车,折叠后体积越小越好。为了减小折叠自行车折叠后的体积,折叠自行车的车把竖管下方一般都设有折叠接头,车把能随车把竖管向下折叠,折叠后,把手搭于前叉的叉腿上。然而,由于前叉叉腿从正面看为直管,把手碰到叉腿后,斜支于叉腿上,无法继续折叠,因而折叠后体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时车把不会与叉腿相碰,折叠后体积更小的折叠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包括有车头和车架,其车头含有车把、车把竖管、折叠接头和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叉的叉腿向内凹曲。
由于折叠自行车前叉的叉腿向内凹曲,车把随车把竖管向下折叠时,车把能够叠放于叉腿的内凹处,不会与叉腿相碰,其折叠更加充分,折叠后体积更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自行车折叠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自行车的前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折叠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有车头1和车架2,其车头1含有车把11、车把竖管12、折叠接头13和前叉14,其前叉14的叉腿141向内凹曲。
车把竖管12折叠时,如图2所示,车把11能充分叠于叉腿141的内凹142中,其不会与叉腿141相碰,折叠后车的体积更小。
由于折叠后,车把11置于叉腿的内凹142中,车把11与叉腿的内凹142之间的相互碰撞和摩擦,会将车把11和叉腿141的表面撞伤或者刮花。为了防止车把11和叉腿141的表面被撞伤和刮花,如图3所示,在折叠自行车前叉叉腿的内凹142处固定有一层塑料、橡胶或者橡塑等弹性材料制成的保护垫143,车把11随竖管12折叠下来后,车把11不会直接与叉腿内凹的表面相碰撞和摩擦,因而很好的保护了叉腿11和车把141的表面。
如图4所示,按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折叠自行车,其车架2上有一挂扣3,车把竖管12上有可在折叠状态下钩于挂扣3上的挂钩4。车把竖管12折叠下来后,挂钩4钩紧于挂扣3上,其很好地固定了车把竖管12和车把11,防止了车把11及车把竖管12折叠后的晃动。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有车头(1)和车架(2),其车头(1)含有车把(11)、车把竖管(12)、折叠接头(13)和前叉(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叉(14)的叉腿(141)向内凹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车架(2)上有一挂扣(3),车把竖管(12)上有可在折叠状态下钩于挂扣(3)上的挂钩(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叉腿(141)的内凹(142)处固定有弹性材料制成的保护垫(14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有车头和车架,其车头含有车把、车把竖管、折叠接头和前叉,其前叉的叉腿向内凹曲。车把随车把竖管向下折叠时,车把能够叠放于叉腿的内凹处,不会与叉腿相碰,其折叠更加充分,折叠后体积更小。
文档编号B62K15/00GK2883150SQ20052011984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6日
发明者韩德玮, 刘凯 申请人:韩德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