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制动鼓的摇臂转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3521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摩托车制动鼓的摇臂转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尤其涉及摩托车的制动鼓摇臂上的转销。
背景技术
制动鼓是摩托车制动装置的一种。该制动鼓是通过骑行者捏下制动手柄、制动手柄带动制动拉绳、制动拉绳带动制动拉杆、再由制动拉杆拉动制动鼓上摇臂、最后由摆动着的摇臂轴来拨动制动鼓内的制动蹄以实现制动的。为了使制动拉杆拉动制动鼓上的摇臂后,不致因摇臂的摆动而别坏制动拉杆、以延长制动拉杆的使用寿命(当然,也就保证了的制动的可靠性)。人们就在制动拉杆与摇臂的联接处,设置了一个联接它们的转销(参见图1、2、3)。现有的转销呈圆柱形,它的两端分别穿插在摇臂前端的摇臂叉上的各一个转销孔中;制动拉杆一端的调节螺杆段正交地穿过该转销中部的螺杆过孔,然后,把调节螺母拧在制动拉杆的调节螺杆段上。这样一来,无论是制动拉杆拉动摇臂,还是(骑行者松开制动手柄后)摇臂复位时回拉制动拉杆,均因为有了可转动的转销而使得制动拉杆不会被别坏。然而,由于现有的圆柱形转销是完全能够与摇臂分离开的很小的独立零件,因此,时常会发生因安装者或维修人员的大意而丢失情况;另外,如果该转销、该摇臂叉及其转销孔的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精度控制得不好,在使用时还可能发生该转销从转销孔中拉脱的情况,显然,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安装或维修时,不会因操作人员的大意而丢失;在使用时不可能发生从转销孔中拉脱的摩托车制动鼓的摇臂转销。
本发明的方案是,这样一种摩托车制动鼓的摇臂转销。该转销的中部有与其轴线正交的其制动拉杆的调节螺杆段从其中穿过的螺杆过孔;该转销两端分别穿插在制动鼓摇臂前端的摇臂叉上的各一个转销孔中的部分,呈同轴的圆柱形。其改进之处是在摇臂叉外的该转销两端的端头,分别有不小于其转销孔的防脱帽。
与现有的摇臂转销相比较,由于本发明的转销两端增加了不小于其转销孔的防脱帽,结果是该转销与其摇臂就组成为一个不能分离的组件了。这样一来,安装或维修摩托车时,就不会出现因操作人员的大意而丢失该转销的现象了;在长期使用中,也不可能发生该转销从转销孔中拉脱的事故,显然,摩托车制动时的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包括摇臂转销在内的摩托车制动鼓的组装外形2——现有技术中的摇臂转销及其摇臂的组装3——图2的左视(剖视)4——本发明中的一种摇臂转销及其摇臂的组装图(与图3的投影方向相同)图5——本发明中的另一种摇臂转销及其摇臂的组装图(与图3的投影方向相同)图6——本发明中的又一种摇臂转销及其摇臂的组装图(与图3的投影方向相同)图7——本发明中的再一种摇臂转销及其摇臂的组装图(与图3的投影方向相同)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摩托车制动鼓的摇臂转销。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方面是,该转销1的中部有与其轴线正交的其制动拉杆2的调节螺杆段从其中穿过的螺杆过孔;该转销1两端分别穿插在制动鼓摇臂3前端的摇臂叉31上的各一个转销孔中的部分,呈同轴的圆柱形。本发明的改进是,在摇臂叉31外的该转销两端的端头,分别有不小于其转销孔的防脱帽。
显然,结合对本发明优越性的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经能正确地实施本发明了。故,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的内容也是以下各例的总述,在以下各例中,与本总述部分相同的内容不赘述。
实施例1(参考图1、4)
本例是在总述部分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例,在本例中,其转销1a呈空心铆钉状,它的防脱帽是把该转销1a的两端向外翻卷而成的。
实施例2(参考图1、5)本例是在总述部分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例,在本例中,其转销1b呈其两端均有翻卷部的铆钉状,它的防脱帽是把该转销1b两端的翻卷部向外翻卷而成的。
实施例3(参考图1、6)本例是在总述部分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例,在本例中,其转销1c呈一端带防脱帽、另一端有翻卷部的铆钉状,该另一端的防脱帽是把该端的翻卷部向外翻卷而成的。
实施例4(参考图1、7)本例是在总述部分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例,在本例中,其转销1d呈一端带防脱帽的铆钉状,另一端的防脱帽是通过螺钉12固定在该端的一个防脱挡板。显然,为避免转销1d反复转动而造成固定防脱挡板的螺钉脱落,不允许仅用一颗螺钉拧在转销1d的轴线上而没有其他的止转措施。因此,可以是图7所示的两颗螺钉12,也可以是一颗螺钉加一颗定位销。
在上述各例中,所谓的“铆钉状”,仅是为了便于理解而描述的一种与铆钉相似的形状,相应的各种转销(1a、1b、1c、1d),均不得铆死。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制动鼓的摇臂转销,该转销(1)的中部有与其轴线正交的其制动拉杆(2)的调节螺杆段从其中穿过的螺杆过孔;该转销(1)两端分别穿插在制动鼓摇臂(3)前端的摇臂叉(31)上的各一个转销孔中的部分,呈同轴的圆柱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摇臂叉(31)外的该转销两端的端头,分别有不小于所述转销孔的防脱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制动鼓的摇臂转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销(1a)呈空心铆钉状,所述防脱帽(11a)是把该转销(1a)的两端向外翻卷而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制动鼓的摇臂转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销(1b)呈其两端均有翻卷部的铆钉状,所述防脱帽(11b)是把该转销(1b)两端的翻卷部向外翻卷而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制动鼓的摇臂转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销(1c)呈一端带防脱帽(11c)、另一端有翻卷部的铆钉状,该另一端的防脱帽(11c)是把该端的翻卷部向外翻卷而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制动鼓的摇臂转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销(1d)呈一端带防脱帽(11d)的铆钉状,另一端的防脱帽(11d)是通过螺钉(12)固定在该端的一个防脱挡板。
全文摘要
一种摩托车制动鼓的摇臂转销。该转销的中部有与其轴线正交的其制动拉杆的调节螺杆段从其中穿过的螺杆过孔;该转销两端分别穿插在制动鼓摇臂前端的摇臂叉上的各一个转销孔中的部分,呈同轴的圆柱形。在摇臂叉外的该转销两端的端头,分别有不小于其转销孔的防脱帽。与现有的摇臂转销相比较,由于本发明的转销两端增加了不小于其转销孔的防脱帽,结果是该转销与其摇臂就组成为一个不能分离的组件了。因此,安装或维修摩托车时,就不会出现因操作人员的大意而丢失该转销的现象;在长期使用中,也不可能发生该转销从转销孔中拉脱的事故,摩托车制动时的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文档编号B62L1/02GK101062708SQ200610054258
公开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8日
发明者张优红, 何浪, 刘成果, 庹建品, 牛树松 申请人:重庆隆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