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和鞍乘型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3961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和鞍乘型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二轮车、四轮货车或半履带雪橇车等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以及具有该后部结构的鞍乘型车辆,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后罩(后壳)等后部结构部件和尾灯的组合精度并使车辆后部外观质量提高,同时能够防止将振动传送到尾灯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以及鞍乘型车辆。
背景技术
在自动二轮车等鞍乘型车辆中,将尾灯、左右一对后罩、中央罩和后挡泥板等后部结构部件相互组装在一起,形成车辆后部外观。作为现有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例如实开平1-161888号(参考专利文献1)介绍了一种结构,即通过橡胶支撑件预先将尾灯组装在设置了可挠性变形的卡定突起的保持部件上,由上述卡定突起,使该保持部件和尾灯的组装体弹性地结合在中央罩上,由螺栓分别将左右一对后罩固定在中央罩上。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能够由卡定突起以单按式将预先组装了尾灯的保持部件弹性结合在中央罩上,因而,无需用于将尾灯固定在后罩上的多个螺栓的连接作业,能够减少装配工序数量。
而且特许第3173118号(参考专利文献2)介绍了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即通过缓冲片可滑动地将尾灯的大致中央部保持在突设在左右一对后罩上的凸台上,该尾灯的上下两个部位直接由螺钉固定在各个后罩上。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使尾灯在缓冲片的弹性范围内左右方向移动而进行定位,同时该尾灯的上下两个位置由螺钉直接固定在各个后罩上,能够简化装配。
专利文献1实开平1-161888号公报(图1、图6、图7)专利文献2特许第3173118号公报(图1、图2)发明内容但是在上述实开平1-161888号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中,通过橡胶支撑件将尾灯组装在不与各后罩直接固定的保持部件上,因而在橡胶支撑件的弹性范围内能移动的尾灯和各个后罩的连接点的间隙恒定,存在不能精度良好地进行所谓的“组合”,车辆后部外观质量低下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上述特许第3173118号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中,由于能够使尾灯在缓冲片的弹性范围内左右方向移动而定位,并且该尾灯由螺钉直接固定在各个后罩上,因而,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这些尾灯与后罩的组合。但是,由于尾灯由螺钉直接固定在各个后罩上,鞍乘型车辆的振动通过各个后罩直接传送到尾灯上,存在由振动而频繁产生灯泡(电灯泡)破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后罩等后部结构部件和尾灯组合精度并使车辆后部外观质量提高,同时能够防止将振动传送到尾灯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以及鞍乘型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具有托架,该托架设置了多个用于对构成鞍乘型车辆后部的尾灯和其它后部结构部件分别进行固定的固定部,在该托架的上述固定部之一上,设置了与上述尾灯邻接并形成上述鞍乘型车辆后部外观的外观形成面。
优选通过用于吸收振动的弹性体,将上述尾灯固定在上述固定部上。
优选上述托架的外观形成面在与上述尾灯和其它后部结构部件都邻接的状态下露出到外部,形成上述鞍乘型车辆后方部的外观。
优选上述后部结构部件是后罩,上述托架的外观形成面与上述后罩的后端部内侧几乎一致,形成上述鞍乘型车辆的后部外观。
优选由来自上述尾灯的透过光对车辆牌照进行照明,上述托架的外观形成面位于上述尾灯的车辆牌照侧上。
优选上述后部结构部件是后挡泥板,上述托架的外观形成面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位于上述尾灯和后挡泥板之间,将上述尾灯的固定部设置在该外观形成面的上方,将上述后挡泥板的固定部设置在该外观形成面的下方。
优选用于对被组装在上述鞍乘型车辆上的其它部件进行保护的保护罩以其一端部为中心自由转动地设置在上述托架上。
而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构成为具有上述后部结构中任一种。
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和鞍乘型车辆,由于将构成鞍乘型车辆后部的尾灯和其它后部结构部件分别固定在托架的各个固定部上并相互组合,因而,这些后部结构部件能够高精度地组合并能够提高车辆后部的外观质量。
特别是对于后部结构部件中难以与尾灯组合的部位,通过将该部位直接固定在具有与托架上的尾灯邻接的外观形成面的固定部上,能够使该部位靠近该尾灯侧地高精度地组合,能够提高车辆后部的外观质量。
而且,由于分别将尾灯和其它后部结构部件固定在托架的各个固定部上,因而这些后部结构部件之间不直接固定。在这种结构中,在由弹性件将尾灯固定在托架上时,由该弹性件,能够防止将来自其它后部结构部件的振动传送到尾灯,能够降低由尾灯振动所引起的灯泡破损。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鞍乘型车辆(自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的左侧视图;图3是上述后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图4是表示将后罩和尾灯等后部结构部件彼此进行固定的托架的背面透视图;图5是表示上述托架的正面透视图;图6是表示上述托架的左侧视图;图7是表示设置在上述托架的保护罩上的铰链部的图6中A部的放大视图;图8是表示设置在上述保护罩上的卡合爪的图6中B-B线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与上述卡合爪结合的卡合槽并从图6中箭头C方向看到的向视图;图10是表示由上述托架所形成的后罩和尾灯等后部结构部件彼此固定状态的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图11是表示由上述托架所形成的后罩和尾灯等后部结构部件彼此固定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12是表示上述托架的保护罩动作的部分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以及鞍乘型车辆进行介绍。首先将参考图1对该实施例的鞍乘型车辆进行介绍。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鞍乘型车辆(自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在图1中,自动二轮车1的车体框架10是摇篮形框架,前叉11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该车体框架10前端的转向头管10a上,前轮WF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前叉11的下端部上,在其上部设置了覆盖该前轮WF的前挡泥板13,而且在前叉11的上端部上设置了把手12。
向斜后下方延伸的左右主框架10b和向下延伸的左右下管10c连接到转向头管10a上,空冷式4冲程发动机14搭载在由所述主框架10b和下管10c包围的空间内。该发动机14具有稍微前倾直立形的气缸14a。而且通过未图示的管,将机油冷却器15连接在发动机14上。该机油冷却器15安装在通过气缸14a前方的下管10c上,并位于气缸14a的前方上部位置。该机油冷却器15的周围由合成树脂制的护罩16覆盖,由护罩16将行驶风引导到机油冷却器15并对其进行冷却。
对座椅17进行支撑的左右座椅导轨10d、10d连接在主框架10b的后方。将后撑条10e连接到各个座椅导轨10d和主框架10b的后部之间,由后撑条10e对各个座椅导轨10d进行支撑。由各个座椅导轨10d和后撑条10e构成后部框架,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由多个管组合而构成该后部框架,但是后部框架例如也可以由铸造铝等一体物构成。
在各个座椅导轨10d和主框架10b的连接部分上,燃料箱18跨越这两者之间地设置。燃料箱18位于发动机14的上方,座椅17与燃料箱18的后端部相连。
另一方面,未图示的枢轴安装托架固定在主框架10b的后下部上,未图示的枢轴支撑在该枢轴安装托架上。后臂19的前端部轴支在该枢轴上。后臂19由悬架20可自由摆动地支撑。而且可动挡泥板21由螺栓连接固定在后臂19上,通过车轴26将后轮WR自由转动地支撑在该后臂19的后端部上,鼓式制动器27设置在后轮WR上。
从燃料箱18的后部下方至座椅17的前部下方由侧罩22覆盖。而且,将支脚架23、23分别固定在主框架10b的后下部左右两侧上。而且,从发动机14向后方延伸的未图示的排气管支撑在未图示右侧的支脚架23上。
从座椅17侧部至后部周围下方成为由尾灯30、左右一对后罩40、中央罩50和后挡泥板60等后部结构部件构成的本实施例的后部结构。而且在该后部结构中,由托架70(参考图4和图5)对这些后部结构部件彼此进行固定而成为组装体。
下文将参考图1~12对本实施例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的左侧视图,图3是上述后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图4是表示将后罩和尾灯等后部结构部件彼此进行固定的托架的背面透视图,图5是表示上述托架的正面透视图,图6是表示上述托架的左侧视图,图7是表示设置在上述托架的保护罩上的铰链部的图6中A部的放大视图,图8是表示设置在上述保护罩上的卡合爪的图6中B-B线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与上述卡合爪结合的卡合槽并从图6中箭头C方向看到的向视图,图10是表示由上述托架所形成的后罩和尾灯等后部结构部件彼此固定状态的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图11是表示由上述托架所形成的后罩和尾灯等后部结构部件彼此固定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12是表示上述托架的保护罩动作的部分放大视图。
在图2和3中,在本发明的后部结构中,预先由托架70将尾灯30、各个后罩40和中央罩50相互固定而构成组装体,另一方面将后挡泥板60组装在自动二轮车1的车体框架10上。然后将所有周边部件搭载在该后挡泥板60上后,将尾灯30、各个后罩40和中央罩50的组装体组装在后挡泥板60和车体框架10上。
下文首先对将尾灯30、各个后罩40和中央罩50相互固定而构成组装体的托架70进行说明。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托架70包括尾灯固定部70A;左右一对后罩上侧固定部70B、70B;左右一对后罩下侧固定部70C、70C;后挡泥板固定部70D和保护罩70E,由合成树脂材料将这些部分一体成形而构成托架70。
尾灯固定部70A由大致垂直的壁部组成,该壁部在以车辆前后方向为基准的背面侧成为尾灯30的固定面。在该壁部的中央和左右两侧上分别设置了3个安装孔71、71、71。
左右一对具有弹性的钩状线束保持部72、72朝向背面侧地突设在尾灯固定部70A上。从尾灯30引出的未图示的线束弹性地保持在各个线束保持部72、72上。
大致矩形外观形成面75纵向邻接地连接在尾灯固定部70A的下方上。在将后挡泥板固定部70D固定在后挡泥板60的挡泥板部60C(参考图2)上时,该外观形成面75与该挡泥板部60C同时暴露在外面,形成自动二轮车1的后部外观。
分别将后罩上侧固定部70B、70B连接在尾灯固定部70A在以车辆前后方向为基准的正面的上方两侧上。各个后罩上侧固定部70B具有朝向车辆前方上升倾斜的壁部,在各个壁部上分别设有安装孔73、73。
在尾灯固定部70A的以车辆前后方向为基准的背面侧突出的大致三角形的外观形成面76、76分别连接在尾灯固定部70A下方的上述外观形成面75的两侧上。由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倾斜状壁部组成的后罩下侧固定部70C、70C分别连接在所述外观形成面76、76上。在后罩下侧固定部70C上分别设置了安装孔74、74。
各个外观形成面76与固定在尾灯固定部70A上的尾灯30邻接,通过将各个后罩40的下侧后端部48(参考图12)固定在各个后罩下侧固定部70C上,各个外观形成面76与上述各个外观形成面75同时露出到外部,形成了自动二轮车1的后部外观。此时,各个后罩40的下侧后端部48靠近尾灯30侧,各个后罩40的后端缘部40a和尾灯30的外缘部30a的组合良好(参考图2和图10)。
具有朝向车辆前方下降倾斜的壁部的后挡泥板固定部70D连接在尾灯固定部70A的下方,上述外观形成面75的下侧上。在该后挡泥板固定部70D的下降倾斜的上述壁部的两侧上分别设置了安装孔77、77。而且在各个安装孔77的正下方分别突设了大致矩形的定位凸部78、78。
由断面大致为L字型的板状体组成的保护罩70E连接在尾灯固定部70A的车辆前后方向为基准的正面下方左侧上。该保护罩70E防止与设置在后挡泥板60上的后述座椅装卸装置80(参考图2和3)的钥匙转子81连动的未图示锁定解除杆与线束等干涉而不操作。
该保护罩70E以与其一端部连接的薄膜状铰链部79a(参考图7)为中心从大致下垂状态向大致水平状态自由转动。而且,在该保护罩70E长度方向延伸的卡合爪79b(参考图8)突设在保护罩70E上面的铰链部79a附近。另一方面,朝向下方开口且断面大致为倒凹字状的卡合槽79c(参考图9)朝向车辆前方地突设在卡合爪79b的上方。在图9中,在卡合槽79c的一侧壁部上形成了与上述卡合爪79b啮合的其它卡合爪79c1。通过使卡合爪79b和卡合槽79c卡合,将保护罩70E保持在大致水平状态(参考图12),覆盖隐藏座椅装卸装置80的上述锁定解除杆(参考图3)。
下文将对自动二轮车1的后部结构部件即尾灯30、左右一对后罩40、40、中央罩50和后挡泥板60等包含与上述托架70的固定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在图1和2中,尾灯30、各个后罩40和中央罩50同时构成鞍乘型车辆的后部外观。因而,在将该尾灯30装配在各个后罩40和中央罩50上时,其外缘部30a与各个后罩40的后端缘部40a以及中央罩50的未图示的后端缘部一起成为在设计上一体的形状。
如图3所示,在尾灯30的背面部上,突设了未图示螺栓的3个安装部31、31、31突设在中央和左右上。各个安装部31的突设位置与设置在上述托架70的尾灯固定部70A上的各个安装孔71对应。
将各个安装部31的上述螺栓通过圆环状的弹性件32、32、32而分别插入各个安装孔71内,通过将螺母33、33、33分别拧在各个螺栓上,该尾灯30弹性地固定在尾灯固定部70A上。作为各个弹性件32,可以使用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海绵、螺旋弹簧或板簧等可吸收振动的部件。
在图1中,各个后罩40覆盖从座椅17下方的侧罩22至比后挡泥板60的侧部更靠后的范围。各个后罩40如图2和图3所示具有2个部位的前侧安装部41、42;3个部位的下侧安装部43、43、43;2个部位的上侧安装部44、45以及2个部位的后侧安装部46、47。
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由螺钉将靠近各个后罩40前方的后侧安装部46固定在托架70的各个后罩上侧固定部70B上,同时由螺钉将位于各个后罩40最后方的下侧安装部43固定在托架70的各个后罩下侧固定部70C上,对各个后罩40进行固定。
当将左侧后罩40的后侧安装部46固定在托架70的上侧固定部70B上时,解除卡合爪79a和卡合槽79b的卡合,使保护罩70E避开工具100的插入路径,以便上述保护罩70E不妨碍工具100的插入。由此,能够顺利地进行将左侧后罩40向托架70的固定。
如上所述,通过分别由螺钉将各个后罩40的后侧安装部46和下侧安装部43上下固定在托架70的后罩上侧固定部70B和后罩下侧固定部70C上,能够稳定地固定作为长尺寸物的各个后罩40。
而且,通过由螺钉将位于各个后罩40最后方的下侧安装部43固定在托架70的各个后罩下侧固定部70C上,如图12所示,该托架70的各个外观形成面76与各个后罩40下侧后端部48(参考图中的双点划线)的内缘形状一致,形成了相互组合良好的外观。
从而如图2、图3、图10和图11所示,固定在托架70上的各个后罩40的后部通过中央罩50相连。中央罩50在左右分别具有连接部51、52和51、52。中央罩50的各个连接部51由螺钉固定在各个后罩40的靠后方的上侧安装部45上,另一方面,各个连接部52由螺钉固定在各个后罩40的靠后方的后部安装部47上。
而且为了与固定在托架70上的尾灯30良好地组合,使中央罩50的后部左右与各个后罩40的上侧后端部相互结合(参考图2、图3和图10中的标号53、53)。
一旦如此,则通过由托架70对尾灯30、各个后罩40和中央罩50固定,成为能够轻易地组装在下述后挡泥板60等上的一体化的组装体。
尾灯30和各个后罩40分别固定在各个托架70上,这些尾灯30和各个后罩40相互不固定。同样,连接各个后罩40的中央罩50也都不固定在尾灯30上。也就是尾灯30通过弹性件32仅固定在托架70上。
下文对后挡泥板60和搭载在其上的周边部件进行简单说明。在图1中,后挡泥板60设置在座椅17的下方,在座椅17下形成收藏空间。如图3所示,后挡泥板60具有电子件收藏部60A、小物件收藏部60B和挡泥板部60C。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电子件收藏部60A位于前方,小物件收藏部60B位于中央,挡泥板部60C位于后方。在电子件收藏部60A和小物件收藏部60B之间形成大致V字形的突板即水堰遏制导向件60D,防止侵入座椅17下的水流入电子件收藏部60A内。
如图2所示,在后挡泥板60的左右两侧各侧片部60E上在车辆前后方向保持间隔地设置了2个安装孔61、62。而且,在后挡泥板60的后端部的挡泥板部60C内,在车辆宽度方向左右并排地设置了2个安装孔63、63,而且在划分小物件收藏部60B的左右侧壁上设置了安装孔64、64,同时在前端侧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了安装孔65、65。
除此之外,如图3所示,在车辆后方突出的矩形车辆牌照安装部60F连接在挡泥板部60C上。将未图示的车辆牌照安装在该车辆牌照安装部60F上。该车辆牌照由来自上述尾灯30下方的穿过光照明。
通过在焊接到车体框架10的各个座椅导轨10d的后端上的安装部10d2上,由螺栓连接各个安装孔64、64,同时在焊接到各个座椅导轨10d前端侧上的未图示的安装部上,由螺栓连接各个安装孔65、65,对这种后挡泥板60进行固定。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后挡泥板60上,设置了上述座椅装卸装置80。该座椅装卸装置80包括设置在后挡泥板60左侧面后端侧上的钥匙转子(钥匙孔)81、与上述钥匙转子81连动地转动的上述锁定解除杆、一端连接在该锁定解除杆上的金属丝82、与金属丝82的另一端相连的锁83。
图1所示的自动二轮车1的座椅17由座椅装卸装置80的锁83而固定在横梁10d1上。一旦将未图示的点火钥匙插入钥匙转子81内,并使该钥匙转子81转动,则上述锁定解除杆转动,金属丝82被拉向该锁定解除杆侧,锁83被打开。由此,座椅17从横梁10d1上脱离,能够进入后挡泥板60的电子件收藏部60A和小物件收藏部60B。
下文将对上述尾灯30、各个后罩40和中央罩50的组装体安装在后挡泥板60等上的组装作业工序进行说明。该组装体主要由车辆后方部的外装部件组成,在各个后罩40之间,除了收藏尾灯30的部位之外,大部分是中空的。因此,该组装体一边从车辆后方侧向车辆前方侧滑动一边被安装,从而将各个座椅导轨10d和固定在其上的后挡泥板60包含在各个后罩40之间。
而且此时如图12所示,托架70的保护罩70E通过使其卡合爪79b和卡合槽79c卡合而成为大致水平状态,在完成了该组装体的滑动安装的同时,保护罩70E覆盖上述锁定解除杆的上方。
如上所述,一旦将尾灯30、各个后罩40和中央罩50的组装体滑动安装在规定位置,则如图2所示,各个后罩40的前侧安装部41与侧罩22(参考图1)的安装孔22a一致。因此由螺丝连接,对所述前侧安装部41和安装孔22a进行固定。而且,由于各个后罩40的另1个前侧安装部42与后撑条10e的撑条10e1一致,因而,由螺栓对该前侧安装部42和撑条10e1进行连接固定。
而且此时,后罩40的下缘部与后挡泥板60的各侧片部60E处于同一位置,各个后罩40的车辆前方和中央的下侧安装部43、43与设置在后挡泥板60的各侧片部60E上的安装孔61、62一致。因此,由螺钉对这些下侧安装部43、43和安装孔61、62进行固定。
而且此时,由于后罩40的上侧安装部44与和各个座椅导轨10d相连的横梁10d1一致,因而由螺栓对所述上侧安装部44和横梁10d1连接固定。
除此之外,如图10所示,托架70的后挡泥板固定部70D由其各个定位凸部78(参考图4)而定位在后挡泥板60上,设置在该后挡泥板固定部70D上的各个安装孔77与后挡泥板60的各个安装孔63一致。因此,由螺栓对这些安装孔77和安装孔63进行连接固定。一旦如此,则固定在托架70的尾灯固定部70A上的尾灯30与后挡泥板60的车辆牌照安装部60F被精度良好地定位。
一旦如此,则完成了本实施例的自动二轮车1的后部结构的组装。最后由螺栓将后把手90的两端部连接固定在焊接到各个座椅导轨10d上部的板状安装部10d3上。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以及鞍乘型车辆(自动二轮车),由于构成自动二轮车(鞍乘型车辆)1后部的尾灯30和各个后罩40分别固定在托架70的各个固定部70A、70B、70C、70D上而使其相互组装,因而能够使这些尾灯30的外缘部30a和各个后罩40的后端缘部40a高精度地组合,能够提高车辆后部的外观质量。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将与尾灯30的外缘部30a组合困难的各个后罩40的下侧后端部48直接固定在与托架70各个外观形成面76连接的后罩下侧固定部70C上。由此,使各个后罩40的下侧后端部48靠近尾灯30侧,能够与外缘部30a高精度地组合,能够提高车辆后部的外观质量。
此时,由于将托架70各个外观形成面76与各个后罩40的下侧后端部48直接固定在后罩下侧固定部70C上,所述外观形成面76与下侧后端部48的组合性也良好,有助于车辆后部的外观质量的提高。
而且,由于将尾灯30和各个后罩40分别定在托架70的各个固定部70A、70B、70C、70D上,因而尾灯30和各个后罩40不直接固定。在这种结构中,由于通过各个弹性件32,将尾灯30固定在托架70上,由各个弹性件32,能够防止来自各个后罩40、中央罩50、后挡泥板60、其它后部结构部件的振动传送到尾灯30上,能够减轻由尾灯30的振动所引起的灯泡的破损。
而且固定在托架70上的尾灯30和各个后罩40、固定在各个后罩40上的中央罩50相互之间的组合良好,能够防止来自尾灯30的透过光泄漏。而且由于由托架70,尾灯30和后挡泥板60的车辆牌照60F被高精度地定位,因而能够有效地对车辆牌照进行照明。
除此之外,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在托架70上设置了由铰链部79a而从大致下垂状态自由转动到大致水平状态的保护罩70E的结构。由此,该保护罩70E处于大致下垂状态,避开工具100的插入路径,能够顺利地进行后罩40向托架70的装配作业。另一方面,一旦该保护罩70E处于大致水平状态,将托架70和后罩40等的组装体向后挡泥板60上组装时,能够覆盖座椅装卸装置80的上述锁定解除杆并进行保护。
而且在本实施例,预先将尾灯30、各个后罩40和中央罩50固定在托架70上而形成组装体,然后将该组装体安装在后挡泥板60上,由此,即使将托架70、尾灯30、各个后罩40和中央罩50由螺栓等而形成的连接部位设置在其内侧或隐藏在后挡泥板60上的部位上时,后挡泥板60不妨碍螺栓等的连接作业。因而,能够提高车辆后部的外观质量,同时能够轻易地进行螺栓等的连接作业,能够提高装配作业效率。
而且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和鞍乘型车辆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托架70的各个固定部70A~70D、外观形成面75、76以及保护罩70E的位置、形状和个数等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能够对应于鞍乘型车辆的种类和车辆后部的涉及而变更。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将托架70的矩形外观形成面75连接在托架固定部70A的下方,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当本发明适用于将车辆牌照安装在尾灯30上方的鞍乘型车辆时,托架70的外观形成面75也可以连接在尾灯固定部70A的上方。
而且,成为本发明后部结构的适用对象的鞍乘型车辆并不局限于图示形式的自动二轮车,例如也可以适用于踏板车型或越野型等各种形式的自动二轮车或三轮车、四轮货车(全地形车辆)、半履带雪橇车等鞍乘型车辆。
权利要求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托架,该托架设置了多个用于对构成鞍乘型车辆后部的尾灯和其它后部结构部件分别进行固定的固定部,在该托架的上述固定部中的任一固定部上,设置了与上述尾灯邻接并形成上述鞍乘型车辆后部外观的外观形成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用于吸收振动的弹性体,将所述尾灯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外观形成面以与所述尾灯和其它后部结构部件都邻接的状态露出到外部,形成所述鞍乘型车辆后方部的外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结构部件是后罩,所述托架的外观形成面与所述后罩的后端部内侧几乎一致,形成所述鞍乘型车辆的后部外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来自所述尾灯的透过光对车辆牌照进行照明,所述托架的外观形成面位于所述尾灯的车辆牌照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结构部件是后挡泥板,所述托架的外观形成面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尾灯和后挡泥板之间,将所述尾灯的固定部设置在该外观形成面的上方,将所述后挡泥板的固定部设置在该外观形成面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保护被组装在所述鞍乘型车辆上的其它部件的保护罩,以其一端部为中心可自由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托架上。
8.一种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后部结构。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后罩等后部结构部件和尾灯组合精度并使车辆后部外观质量提高,同时能够防止将振动传送到尾灯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以及鞍乘型车辆。具有托架(70),该托架设置了多个用于对构成鞍乘型车辆后部结构的尾灯(30)和后罩(40)等后部结构部件分别进行固定的固定部(70A~70D),在托架(70)的固定部(70A~70D)之一上,设置了与尾灯(30)邻接并形成上述鞍乘型车辆后部外观的外观形成面(75、76)。而且通过用于吸收振动的弹性体(32),将尾灯(30)固定在固定部(70A)上。
文档编号B62K11/00GK1927637SQ20061012812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5日
发明者五十岚刚, 池田幸太 申请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